揭阳阳姓分布(揭阳姓氏概略之)

  元代,一位蒙古族月姓官员,到浙江行省台州路上任,见该路各县无学校,便在台州首建孔庙作为学校,聘请儒士为师,教育后生——月彦明,载于元史中的名字为月鲁不花,系蒙古族逊都思氏彦明是他的字,因他从小学习汉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给自己取了汉名为字,也常用月彦明这一名字,是14世纪上半叶接受汉文化较深的、最早用汉文写诗的蒙古族诗人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揭阳阳姓分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揭阳阳姓分布(揭阳姓氏概略之)

揭阳阳姓分布

揭阳姓氏概略之——月

  元代,一位蒙古族月姓官员,到浙江行省台州路上任,见该路各县无学校,便在台州首建孔庙作为学校,聘请儒士为师,教育后生——月彦明,载于元史中的名字为月鲁不花,系蒙古族逊都思氏。彦明是他的字,因他从小学习汉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给自己取了汉名为字,也常用月彦明这一名字,是14世纪上半叶接受汉文化较深的、最早用汉文写诗的蒙古族诗人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月鲁不花从小就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作文“下笔立就,粲然成章”。著有《芝轩集》,其诗潇洒利落,富有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多描写高山古寺,友情交往,流露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情。

  月鲁不花年少随父亲脱帖穆耳在江浙时,拜韩性先生为师,能下笔成文。参加江浙行省乡试,中右榜第一。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授官将仕郎、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蒙古语“掌印者”,意为督官)。他见该路各县无学校,他首建孔庙为学校,聘请儒士为师,教育后生,为台州一带教育工作做出了贡献。

  后来,月鲁不花的父亲去世,他辞官服丧于家。至正元年(1341),朝廷设立行都水监,选月鲁不花为行都水监经历,不久升为广东廉访司经历。朝廷议定治理黄河,召他回京任行都水监丞,但刚到又改任集贤待制,后委任为吏部员外郎。月鲁不花在任吏部员外郎期间,奉命到江浙购买粟24万石。到江浙后,他按家产之贫富来定籴粟之多寡,这样不扰民而能把粟收买上来。后来因军饷不足,他再度奉命到江浙收买粮食,不到一月就完成了这次征粮任务。

  后来,月鲁不花任监察御史。上任后首先提出“天子应亲自至南郊祭天,常到太庙祭祖”,又建议“任命老成重臣为太子辅导,以培育太子的德行”,这些意见都受到顺帝的嘉奖并加采纳。再往后,他升吏部侍郎,去江浙选任官吏,当时人都称赞他大公无私。

  月鲁不花后历任工部侍郎、保定路达鲁花赤、中奉大夫、详定使、大都路达鲁花赤、吏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江南行御史台中丞、浙西肃政廉访使等职。

  再往后,月鲁不花改任山南道廉访使,他自庆元从海路北上,在铁山遇倭寇。月鲁不花率同舟人与倭寇大战,被俘遇害,同舟死者共80余人。朝廷闻讣,赠月鲁不花摅忠宣武正宪殉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谥忠肃。

  月(yuè,潮音ghuêh8(艳))姓,在全国约有人口6万,在各姓中排在第500位以后,占全国人口的0.005%.

  月姓在揭阳只有3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505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045%.月姓来源有三:1.出自古代夕月官职,属以祖职为姓。据载,古代有夕月的官职,专门为帝王祭月,夕月官的后代,有以祖职为氏者,称月氏。2.出自古代民族月氏(rùzhī或ròuzhī),属以部族名为姓。月氏,亦写为月支、禺知,秦汉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后两度西迁至伊犁河、妫水(阿姆河)一带,建立大月氏王国。汉代起,陆续有月氏人落居中原地区,以部落名为氏,称月氏,但读音逐步改为yuè。3.出自傣族,属以排行为姓。月在傣语中有长女的意思,傣族女子在未生子女之前的名字构成是“排行+名”,因此,大女儿往往称为“月某”,后有以母名为氏者,遂演变为月氏。4.出自蒙古族许兀慎氏,为元朝将领月阔察儿的后代,属以祖名为姓。月阔察儿是元初大臣博尔忽的后代,官至平章政事,至正十五年(1355)加封为太尉。至正十六年月阔察儿去世,不久,改朝换代,元朝为明朝取代,月阔察儿两个在江西赣州定居的儿子以父名为姓,自此改为月姓。

  今月姓主要分布于江西、四川和湖北等地,3省月姓人口约占全国月姓总人口的44%.月姓的历史名人,除上述的月彦明外,还有:明初武昌(今属湖北省武汉市)训导、诗人月文宪;明代四川江油(今属绵阳市)知县月辉、河南裕州(治所在今南阳市方城县)知州月正。

  揭阳的月姓居民落居于揭西五云、凤江和良田3地。

作者: 阿龙

来源: 揭阳日报(2020.11.1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