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问智(论语求知子语鲁大师乐)

3.23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如(5)也,皦如(6)也,绎如(7)也,以成。”

论语孔子问智(论语求知子语鲁大师乐)(1)

【注释】

(1)杨伯峻:语,去声,告诉。

(2)杨伯峻:大师,大音泰,乐官之长。

(3)翕,音西。陈晓芬:翕如,形容乐声始起的热烈。

(4)陈晓芬:从,音纵。放纵,展开。

(4)陈晓芬:纯如,形容乐声和谐。

(6)陈晓芬:皦(音皎)如,形容乐声清晰。

(7)陈晓芬:绎如,形容乐声的连绵不断。

论语孔子问智(论语求知子语鲁大师乐)(2)

【译文】

杨伯峻先生译文:孔子把演奏音乐的道理告给鲁国的太师,说道:“音乐,那是可以晓得的:开始演奏,翕翕地热烈;继续下去,纯纯地和谐,皦皦地清晰,绎绎地不绝,这样,然后完成。”

钱穆先生试译:先生告诉鲁国的太师官说:“乐的演奏之全部进程可知了。一开始,是这样地兴奋而振作,跟着是这样地纯一而和谐,又是这样地清楚而明亮,又是这样地连绵而流走,乐便这样地完成了。”

陈晓芬译文:孔子把演奏音乐的过程告诉鲁国太师,说:“奏乐的过程是可以知道的:演奏开始,乐声热烈振奋,随着演奏的继续,乐声纯净和谐,清晰明亮,连绵悠长,乐曲就这样完成了。”

论语孔子问智(论语求知子语鲁大师乐)(3)

【求知】

这段文字中,孔子似乎是讲乐曲演奏的一般规律。怎样开始,怎样继续,怎样结束。乐曲虽然不同,但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大多人不是都懂乐理,所以对“翕如”、“纯如”、“皦如”、“绎如”等词汇的翻译未必中肯。对比三家译文,也难以体会出乐曲的一般性。这段文字的解读有困难。

钱穆先生讲解如下:

如作,翕如也:古者乐始作,先奏金,鼓钟。翕,合义。翕如,谓钟声既起,闻者皆翕然振奋,是为乐之始。

从之,纯如也:从,亦可读为纵。钟声既作,八音齐奏,乐声自此放开。纯,和谐义。其时器声人声,堂上堂下,互相应和,纯一不杂,故说纯如也。

皦如也:皦,清楚明白义。其时人声器声,在一片纯和中,高下清浊,金革土匏,各种音节,均可分辨明晰,故说皦如也。

绎如也:绎,连续义,相生义。是时一片乐声,前起后继,络绎而前,相生不绝,故说绎如也。

以成:一套乐声,在如此过程中完成。

这些论述可供学习时参考。

论语孔子问智(论语求知子语鲁大师乐)(4)

【参考文献】

杨伯峻 《论语译注》

钱 穆 《论语新解》

陈晓芬 《论语译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