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珍惜时间两句话(不妨读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这句佛系中带着正能量的话,出自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家训《诫子书》。
全文只有八十六个字,却是诸葛亮对人生经验的总结。
寄予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国学大师南怀瑾从小熟读此篇,并将此视为做人处世的训条。
他学贯中西,做学问几十年,一直提倡这篇古文,在课堂上讲了无数次,因为其中包含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哲理。
重读《诫子书》,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
一个人想要做成大事,想要获得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力量。
宁静的力量,让人始终听清内心的声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走至人生尽头,最后的叮咛,语重心长,“静”重复出现了三次。
在诸葛亮看来,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不论做什么,首先得保持一份宁静淡然的心境。
修行一生,筹谋一世,他最大的感悟或许可浓缩成一个字:
静。
光合四年,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一个名门望族,家里世代有人从政当官。
可他实在是个苦命娃,3岁时母亲病逝,8岁时父亲病逝,从此跟随叔叔生活。
17岁那年,相依多年的叔叔也去世了。
之后他搬到湖北一个叫隆中的小山村,过起归园田居、躬耕自足的生活。
天高地阔,繁华三千,在无人问津的安静一隅,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他一边种地养活自己和姐弟,一边坚持读书,学习圣贤之道。
这一蛰伏,就是十年。
这十年,他以卧龙之姿,博观厚积,日复一日,砥砺深耕,年复一年,为日后终将到来机会做准备。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诸葛亮27岁那年。
为兴复汉室招兵买马的刘备来到隆中,三顾茅庐,听完三分天下之计,诚邀这位有志青年出山。
从此,诸葛亮将积蓄的能力全都用在匡扶大业上,缔造出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一个又一个神话。
怀才的人,终会遇见良机。
宁静的心,才能超越自己。
年轻的时候,曾国藩是一个毛头小子,脾气火爆,和别人一言不合就开撕。
他为此碰壁,也为此误事,奈何习性难改。
后来他听从一位大师的教导,专门在“静”字上做功课,下功夫,每天坚持静坐,借此反思自己,审视自己。
久而久之,曾国藩改掉了心浮气躁、夸夸其谈的毛病,最终成为一个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大人物。
所谓静,并非心如死灰,亦非老气横秋,真正的静应该是这样的:
平常,藏器待时;遇事,气定神闲;时时做着养精蓄锐的准备。
通过多年练习和内省,曾国藩悟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有这样一条箴言: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相比澎湃,安静藏着更大的能量和热情。
只有安静下来,才能于势力纷华中有所取舍,去芜存菁。
只有宁静致远,才能明心见性,始终听清内心真实的声音。
俭约的力量,将精力集中于想做的事业
“俭以养德。”
除了静,俭,是诸葛亮留给儿子的第二个大字。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又平定益州,他对功臣论功行赏。诸葛亮因此获得金银万两,锦帛无数。
换一个人,大概会拿这笔钱财享乐一番,再给子孙置备家业。这也无可厚非。
诸葛亮是怎么做的呢?
他觉得家中田地已能够确保子孙衣食无忧,至于自己,衣食住行由官府供养,就算双十一搞活动,也没什么必须抢购的。
所以,将这笔钱投入国家建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一生廉洁,死后没有留下多余的衣物、多余的财富,只留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美名。
除了《诫子书》,诸葛亮还写过一篇《诫外甥书》,教育外甥如何成为一个担当的人: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
他认为,克制情欲,去除俗念,抛开琐务困扰,过一种物质和心灵的俭约生活,才能有所作为,奋发成才。
在电视剧《天道》中,商界鬼才丁元英,同样是崇尚俭约的高人。
凭借专业技能和远见,他通过私募基金赚得巨额财富,凭此实现财富自由。
他能够运用聪明头脑和博学见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心爱之人写一出杀富济贫的现代神话。
这样一个钱财不缺、人脉甚广的人,选择怎样一种生活呢?
回国,隐居于小城。拒绝无效社交,独来独往,也不追逐灯红酒绿,高朋满座的浮华。
简朴的居所,简洁的房间,简约的布置。一杯茗茶,一张唱片,一根油条,一碗豆浆,足以让他怡然自得。
这种自得,是因为活得清醒。这份清醒,源于对人生与欲望的看透。
庄子早就说过,鸟儿累了栖在树上,深林再大,不过占一树枝;鼹鼠渴了想喝水,河流再广,不过喝满肚子。
一个人,再富有,也不过住一间房,睡一张床。又何必苦心孤诣贪求过分的身外之物,作为生命的负累?
关于俭约和奢靡,《菜根谭》中写道:
饮宴之乐多,不是一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
俭约,是不贪,不执,放下虚名俗利,对过分的欲望和多余的物质做减法,过一种物质极简、内心丰盈的生活。
唯有如此,才能返璞归真,抵御外来诱惑,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想做的事业和理想。
自律的力量,解决人生各种问题的工具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告诫儿子,做人呢,要戒骄戒躁,切勿放纵任性、懒散怠慢。
时间飞驰,快得很呐,若在纵欲放荡中碌碌无为,蹉跎一生,你小子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世人皆叹他的神机妙算,呼风唤雨,却没看到他的克己复礼,高度自律。
诸葛亮小时候生活在岘山脚下,这里青山绿水,风景怡人。
他是上进心很强的少年,从不耽于玩乐,自觉开启闻鸡起舞、寒窗苦读的求学生涯。
他天资聪颖,但不因此偷懒,反而比别人更加勤奋好学,更加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叫醒他的,是公鸡的打鸣,也是心中的理想。
他会叫醒弟弟诸葛均,兄弟俩结伴去山上晨读,温习前一天在学堂所学的知识。
这样的好习惯,后来带动了很多小伙伴。
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老师要求之外的读物——诸子百家的著作。
窗外,夜色沉沉。
窗内,一灯莹然,一枚布衣少年在一平米内的温暖下埋头苦读。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年。
南怀瑾先生说:
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这一点,不知是否从他的精神偶像诸葛亮的人生故事中悟取。
自律的人,才会惜时。唯有惜时,勤奋学习,才能有所精进。
《人生需要自律》一书中,作者庞金玲将自律分为:
咸鱼状态的零自律、外界刺激下产生的间接性自律、唤醒肌肉记忆的持续性自律,以及最高境界的习惯性自律。
所谓修行,就是走出舒适区,学会时间管理,从零自律改变到习惯自律。
作为撰稿人,庞金玲自己就是自律的践行者。
一年四季,她每天坚持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锻炼身体,七点去公司。
不管多忙,工作一小时,她都会起身活动十分钟。晚上十点,喝完蜂蜜水,准时入睡。
这种高度自律,让她拥有好皮肤、好气质、职场好口碑,十多年来持续出书近百本,成为名利双收的畅销书撰稿人。
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说过一句: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自律与不自律,必然收获南辕北辙的人生。
世界那么辽阔,诱惑那么多,你若躺平,怎会躺赢?
自律的人,终将获得想要的自由。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读书静心。
当你的心静不下来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这篇《诫子书》,字字珠玑,却又深入浅出。
读进去了,你会明白,做人做到极处,天下种种道理可以归为三个字:静、俭、学。
宁静的力量,让人始终听清内心的声音。
俭约的力量,将精力集中于想做的事业。
自律的力量,解决人生各种问题的工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