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

1627年10月2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

1 1627年12月22日,魏忠贤自缢而死, 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阉党灭亡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2)

蝗灾

2.陕西等地持续大旱,并延续十多年

崇祯元年(1628),十九岁

东江镇断饷

在崇祯上台后,出现的各边镇普遍性的断饷事件,东江军也没能例外。而且因为东江军没有屯田,形势更加严峻。毛文龙在崇祯元年三月上疏,东江军民因为断饷出现了大面积的饿死事件。崇祯元年五月,毛文龙上疏,一连用三个“皇上知之否”来诘问崇祯。并以后金议和为饵,诱捕后金大臣希望邀宠于崇祯

南赣起义军建国号

崇祯元年(1628)四月十一日,南赣(今江西省南部)起义军夺天王,建号永兴元年,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巡抚洪瞻祖报闻。

蒙古攻明

林丹汗于1628年六月大举入侵大同,杀死明朝军民数万人,差点攻占大同城。

起用朱燮元准备对贵州叛乱作战

1628年六月,明廷起用朱燮元为兵部尚书,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移驻贵竹司(治今贵州贵阳),招流移,广开垦,恢复经济;据险要,立营垒,充实军伍。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3)

袁崇焕

袁崇焕复出

七月,召对袁崇焕于平台,袁崇焕提出5年复辽,帝心大悦,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将其赐给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五地军务, 并赏赐蟒袍玉带、银币。

蓟镇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日,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始解散。至八月初,顺天巡抚请先发欠饷三月,以安军心。下所司速行。并任都督赵率教为总兵官,镇守永平、蓟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

嘉兴、绍兴等大风海潮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宁远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五日,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缚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八月初,袁崇焕与兵备副使郭广密谋,诱捕其首恶张正朝、张思顺,斩首十五人,平定了兵变。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4)

皇太极

后金犯黄泥洼

崇祯元年(1628)八月二十二日,后金犯黄泥洼。袁崇焕令总兵官祖大寿击郤之,斩一百八十级,获马骡百二十。

郑芝龙招安

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家。

锦州兵变

1628年十月,锦州因为欠饷兵变

毛文龙兵掠登莱山东

崇祯元年十一月,东江饷定额由天启七年的100万,裁减为24万。随即,毛文龙在崇祯二年春率军纵兵掠登。袁崇焕为了彻底解决毛文龙与登莱集团因军饷问题产生的军事对抗,上疏请求在宁远设东江饷司,改由宁远发饷,从而绕开了登莱集团把控的东江饷利益链。

明末农民暴动爆发

崇祯元年十一月十七日,白水县民王二首举义旗,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接着,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并起,攻城堡,杀官吏。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复聚众响应,迎祥自称闯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固原兵变

明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固原(今宁夏固原)发民兵变,当时边兵缺饷,士兵乘农民起义爆发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诿,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起义队伍。明年正月,固原兵攻泾阳、富平,执游击李英。

崇祯2年(1629),二十岁

陕西延安府等地大饥

崇祯二年(1629)四月二十六日马懋才奏: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

陕西起义军攻三水

起义首领王二、王大梁虽先后被杀,但继起者日众。崇祯二年(1629)闰四月初八日,起义军七千余人攻三水,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二千余人。

驿站被裁

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5)

毛文龙

毛文龙被处死

六月,袁崇焕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后金无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后金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内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

贵州奢安之乱平定

崇祯二年八月,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自号“四裔大长老”,合众十余万攻永宁,被总督朱燮元(动用了贵、川、湖、滇、粤五省兵马)在红土川擒杀。,叛乱中,贵阳被围半年,兵民相食,据传逃入贵阳城内四十万,最后吃到还剩2万多人,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人肉四斤值银一两。“奢安之乱”和后来的“沙普之乱”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震撼了当时的西南各省,牵制了蜀、楚、黔、滇诸省的军事、经济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对后金的防御能力,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减缓明朝廷对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的压力,,明政府不得不将辽东战事的支出由770万两减少到680万两,而平定西南奢安之乱的军费支出则由400万两增加到500万两 。使明朝廷处于三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明王朝封建统治的覆亡。

后金兵入关

崇祯二年(1629)十月二十七日,后金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入大安口,参将周镇死亡;一路攻入龙井关,一路攻打洪山口,明参将张安德等败逃,张万春降。蓟州被围,十一月,京师戒严。

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初四日,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卫(今松潘)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即小河守御千户所)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压死军民数人。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

山西援兵溃于良乡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宣大总督及宣府、保定、河南、山东、山西巡抚,闻京城戒严,都奏请率师入卫。山西巡抚耿如杞与总兵张鸿功也率五千人赴援。军队曾有令曰:“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给饷。”山西援兵既至,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后日又调良乡。驻地累更,三日没有给军饷,军队乃发生哗变。事发后,耿如杞、张鸿功被捕入狱。时四方援兵先后集,以缺饷故,多肆剽掠

崇祯3年(1630),二十一岁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6)

秦良玉

后金陷永平

后金兵自通州东行,攻克香河,进逼永平。崇祯三年(1630)正月初四日,黎明,城破,副使郑国昌自缢于城上。知府张凤奇等皆死。接着陷滦州,知州杨濂自刎,太仆寺卿冯运泰先遁。再攻抚宁,参将黄维正力守,四日不克。转攻昌黎,还永平。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崇祯亲自写下四首诗;袁崇焕昼夜兼程,驰援京师,并收复永平四城

明军袭击遵化

崇祯三年(1630)一月初九日,后金兵攻下滦州后,分兵自抚宁向山海,离关三十里列三营。山海北路副总兵官惟贤与参将陈维翰设两营拒敌。后惟贤奉马世龙命,率陈维翰及游击张奇化等往袭遵化。城中兵出击,惟贤军先锋死战,后队乘势进攻,城上矢石如雨。惟贤、张奇化皆战死,士卒死伤三百余人。崇祯彻底对五年平辽袁崇焕失去信任。(从此以后崇祯不在真正信任任何大臣,变得多疑)

杨鹤剿匪

春,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部分农民军流动至山西。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7)

明荷海战

明荷海战

1630年2月9日,荷兰人利用海盗内讧之机偷袭厦门湾。后被崇祯拒绝退回印尼

贵州奢安之乱余部全部剿灭

经过100多天的围剿,斩叛军万余人。三年(1630年)春,安位遣使乞降,平叛战争结束。

五月,后金军返辽东

白莲教活动于北直山东河南等地

崇祯三年(1630)三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按吴甡疏奏:开封、归德之间,近河诸州县,与山东、直隶接壤。原有“邪妖”借白莲、金禅之教,煽惑村民,勾结亡命,分布号召,在在有之。近日所获“大盗”,皆挟“妖书”,称王号,纵横闾左,跨州连邑,布满三四百里之内,声称紫微星失道,谋举大事。章下所司核议。

农民起义军攻入山西

山西自河曲至蒲津一千五百里,皆与陕西为邻,河最狭。崇祯三年(1630)三月二十八日,陕西起义军由神木渡河,进入山西,攻襄陵、吉州、太平、曲沃。从此起义烽火燃遍山、陕。

皮岛兵变

四月,岛上明将刘兴治发动兵变,杀陈继盛等,割据皮岛;十一月,明廷派黄龙接任都督

袁崇焕被处死

1630年9月22日 ,“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袁崇焕被处极刑,京城百姓喜而分食之。

加税

十二月,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加派“辽饷”共计680万余两。

崇祯四年(1631),二十二岁

后金制造红衣大炮

崇祯四年(1631)正月初八日,后金铸造红衣大炮,炮身上镌曰:天祐助威大将军。并有铸造年月,督造官员及铸匠、铁匠的姓名。后金原无火器,铸炮自此开始。

赈延绥饥

正月,赈济陕西灾民,定议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

福建起义军攻瑞金

崇祯四年(1631)二月二十二日,福建起义军数千人自长赖坑突攻瑞金县。教谕王魁春署邑事,谕民兵力守。起义军走福建古城。

皮岛再次兵变

三月,皮岛再次发生兵变,刘兴治被杀,黄龙赴任,趁乱来袭的后金兵也被驱逐。同年冬,皮岛第三次发生兵变,黄龙被绑架并软禁起来,实权一度落入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手中。

皮岛海战

1631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任命总兵楞额礼为右翼主帅,喀克笃礼为左翼主帅,率骑兵千五百人,步兵四千五百人,征南海岛(皮岛),明军方面,由上任东江总兵不久的黄龙指挥。九日,他派遣副总兵张焘率军赶到身弥岛,与后金兵展开激战,明军掌握大量火器,又有成批船只,习于水战,给予后金兵以重大杀伤,“毙尸成绩”,被迫从身弥岛退却,双方激战十余日,后金终究敌不过明军的猛烈炮火和海上用船之不便,被迫放弃进攻,“畏缩奔于八十里之外,不敢复近海岸”。六月二十八日,后金自朝鲜撤兵,七月二日回到沈阳。

湖广武陵、澧州地震

崇祯四年(1631)七月十七日夜,湖广长沙、常德、宝庆、岳州、衡州等府地震。

公元1631年,七月十八日,南昌地震,十月十六日,南昌地震。

后金兵围大凌河

八月,后金军围攻辽东前线重镇大凌河,至冬十月,大凌粮尽,后金兵招祖大寿降,祖大寿杀副将何可纲、张存仁等降后金。

杨鹤下狱

九月,杨鹤以召抚不效被逮治,召抚政策失败,陕西、山西农民起义更炽。

孔有德叛乱

十一月,登州游击孔有德等叛乱,骚扰山东各地。

云南土司再次叛乱

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在从征“奢安之乱”后,实力大增,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叛乱,后被招抚。

崇祯五年(1632),二十三岁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8)

黄河决堤

黄河决于孟津

崇祯五年(1632)六月初六日,黄河于孟津决口。崇祯年间,黄河多次决口,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莱州解围

崇祯五年(1632)八月,朝廷命朱大典巡抚山东,救莱州。大典率兵数万及关中劲旅抵德州,杀叛敌陈有时,后兵分三路,金国奇率兵从中路进昌平,总兵陈洪范率兵从南路进,参将王之富等从北路进。诸军皆带三天粮至沙河,孔有德迎战,被打败,二十日莱州城围始解。

农民军群聚山西

崇祯五年(1632)九月,农民军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击。连续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朝廷乃令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巡抚许鼎臣驻汾州,分地守御。十四日,李自成攻陷修武县,杀知县刘凤翔。

遣贺人龙等赴关中围剿农民军

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朝廷又派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关中,助张宗衡、许鼎臣围剿农民军。兵至,张、许争三将兵为己部,而贺人龙等无所适从。农民军趁机入据磨盘山,分其众为三:阎正虎据交城,进逼太原;邢红娘、上天龙据吴城,进逼汾州;紫金梁、张献忠攻沁州、武乡,陷辽州。知州李呈章、乡官杨于楷、张友程、举人赵一亨、侯标并死之。

明军围登州

崇祯五年(1632)十二月,官军围登州,筑围墙以困孔有德,其城三面距山,一面临海,墙有三十里长,东西俱抵海。明将分番戍守。孔有德军不能出,开炮击官军。李九成出城与官军战,死于阵。孔有德欲弃登州入海。官军龚正祥等率舟师拒于海口,时大风突起,舟破,孔有德军突至,俘龚正祥,然孔有德亦不得出海。

云南土司之妻在叛

崇祯五年(1632年)普名声死后,其妻万氏仍领其众,继续为乱滇南

崇祯六年(1633),二十四岁

农民军入河北

崇祯六年(1633)二月十一日,农民军进入河北,参将杨遇春率兵追之,中伏死。义军连陷赵州、西山、顺德、真定等。又于邢台摩天岭西下,至武安,败左良玉军;守备曹鸣、主簿吴应科等皆战死。农民军在河北势力大震。

克登州水城

崇祯六年(1633)二月二十六日,参将王之富、祖宽等克登州水城。当时孔有德等在围城中,粮绝,但恃水城可逃,故不降。王之富等夺其水城门外护墙,孔有德与耿仲明遂逃。官军攻水城未下,乃采用游击刘良佐之策,以火药炸城。城崩,将士涌入。副将王来聘先登,受伤而死。城破,俘千余人,自尽及投海死者不可胜计,山东平

孔有德降清

1633年四月,孔有德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

川兵溃于林县

崇祯六年(1633)六月,川兵邓玘奉诏授剿农民起义军,到济源,射杀义军首领紫金梁,义军乃退至林县。杨遇春追杀之,中伏而死。义军乃用其旗,诱杀其他官军,川军大败,初五日土司马凤仪一军也被义军击败于候家庄。

明荷料罗湾海战

明朝崇祯六年农历六月初一(公历1633年7月6日)开始起至九月二十(公历10月22日)明朝水师及郑芝龙联军方面与荷兰及海盗刘香联军在闽南金门岛料罗湾海域发生大规模海战,最终明郑联军以火船海战术击败荷兰与海盗刘香联军结束。荷兰赔偿损失并每年缴纳过路费离开。

后金兵取旅顺

崇祯六年(1633)七月十四日,后金兵在得到孔有德支持后取旅顺。当时,总兵官黄龙驻守旅顺,因鸭绿江有战事,黄龙派水师往授,孔有德等侦知旅顺空虚,遂带领后金兵袭其城。黄龙数战皆败,弹药俱尽,遂自刎。游击李惟鸾自焚其家属,力战而死。

徐光启逝世

崇祯六年十月初九日逝世,赠少保,谥文定,徐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译著甚丰,主要有《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崇祯历法》及《徐文定公集》等。

袁可立逝世

十月十一日,心力交瘁的原辽东督师袁可立(毛文龙的后台)薨逝于睢州

十一月,农民军大批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

农民军攻下伊阳

崇祯六年(1633)十二月初一日,农民军乘胜攻陷伊阳,伊阳知县金会嘉弃城逃跑。乡官故兵部车驾司主事李中正,集家人及里中壮士奋击,众寡不敌,全部战死。卢氏生员常省身,占据险地与义军战两昼夜,力不支,令其妻子自缢,己拔剑自刎而死。

农民军入四川

崇祯六年(1633)冬,崇祯帝再令保定、河南、山西诸路官军围剿农民军。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农民军乘黄河冰冻飞渡冲出合围;连克渑池、卢氏、伊阳(今汝阳)三县,从陕西进入河南。河南巡抚元默重兵堵截,农民军转而南下,经汝州(今临汝)至淅川、内乡、光化、南阳。此后,农民军由合营而分军,老回回等五营农民军攻入湖广。崇祯七年正月初五日,罗汝才等部农民军,由郧阳渡汉水,次日攻襄阳,连克平利、白河等处。十四日南破凤县入四川。

崇祯七年(1634),二十五岁

陈奇瑜升总督

正月,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

农民军攻占夔州

崇祯七年(1634)二月初五,农民军攻陷兴山,杀知县刘定国。十五日,下瞿塘。二月二十一日,又攻下夔州府(今四川万源、宣汉、达县、梁平以东地区及湖北建始县)、大宁,围攻太平。由于土司秦良玉率军阻断了农民军前进的道路,崇祯七年三月,入川之老回回等数营义军又自阳平关(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入秦州,复返陕西。

农民军入汉南

崇祯六年(1633)冬,农民军突破官军的合围,入河南境。攻占南阳后,起义军分军,老回回等五营攻入湖广,李自成等入汉中,张献忠率部赴信阳。崇祯七年正月,张献忠自信阳西去商、洛地区。李自成与张献忠合兵攻取澄城,直逼平凉等州县。二月二十八日,张献忠等十三营义军自河南、商洛西出武关进入汉南。三月,老回回等部也由川返陕,农民起义军重又联合一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山西、陕西大饥

崇祯七年(1634)四月,给事中吴甘来请发粟以赈饥。时山西、陕西自去年八月至于是月不雨,赤地千里,民大饥,人相食。民饥而乱兴,而明将多杀良冒功。中州诸郡,畏官兵甚于“贼”。疏入,初六日,崇祯帝诏发帑赈饥。

车箱峡之困

崇祯七年(1634)六月,总督陈奇瑜与郧阳抚治卢象升合兵于上津。时农民军各部多入汉南,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四集,误走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车箱峡(今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时天雨两旬,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谋诈降,以重宝诱奇瑜左右及诸将。奇瑜许。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余人。

后金军入宣府

崇祯七年(1634),后金汗皇太极为统一漠南蒙古,二次西征察哈尔。是年秋七月,后金军回师,以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七月初八日入上方堡,进围宣府。宣府守兵发炮击之,乃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等守紫荆,雁门。

后金军入灵邱

崇祯七年(1634)七月,后金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是时沿边城堡多失守,后金军攻灵邱。灵邱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守备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并战死。城破后,知县蒋秉采自缢死,其家合门殉之。远近震惊。

湖广兵败洛南

崇祯帝以农民军聚集陕西,下令河南兵入潼、华,四川兵由兴、汉,山西兵出蒲州、韩城,湖广兵入商、洛,合剿农民军。崇祯七年(1634)十月二十七日,湖广兵援汉中,被农民军击败,副总兵杨正芳及部将张士达战死。

十一月,陈奇瑜以剿抚无效罢职逮治,改任洪承畴为五省总督。

农民军入河南

陈奇瑜被逮后,洪承畴以兵部尚书受命兼摄陕、晋、楚、豫、川五省军务,准备更大规模地围剿农民军。崇祯七年(1634)十二月,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等部由陕东出终南山,进入河南,连克陈州,灵宝、汜水、荥阳等地,声势复震。崇祯帝急令洪承畴出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合力围剿农民军。

荷兰在台湾据点成功建立

荷兰军于台南建造的热兰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崇祯八年(1635),二十六岁

凤阳皇陵被掘

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1635年1月——洪承畴率主力出潼关,在河南信阳大会诸将,准备对起义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八月,以卢象升为总督,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

十月,下诏罪己。

满清灭喀尔喀蒙古林丹汗

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崇祯九年(1636),二十七岁

年初,农民军主力高迎祥等部纵横于豫、皖、川、陕各省。

初八日,总理卢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等诸道兵驰援滁州,与农民军大战于城东五里桥。农民军战不利,连营俱溃,北退五十里,被斩一千二百余级,从朱龙关至关山,积尸埴沟委堑,滁水为不流。农民军失利后,北渡逼泗州、徐州,复转入河南。月末,部分起义军自南山还商、雒。二月十一日,卢象升奏捷,斩六百七十六级,夺马骡四百余匹

山西大灾

2月,山西遭受连年的旱灾、虫灾2月10日,明驻守宁夏(今宁夏银川)士兵,因兵饷无措,发生兵变。饥兵群起围攻官署。巡抚右佥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饷,饥兵索饷无着,乃鼓噪而杀之。兵备副使丁启睿率军镇压,捕获为首者七人,立即处斩,兵变才被抚定。

河南大灾

三月,又发生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山西、河南南阳饥荒尤为厉害。唐王朱聿键奏河南南阳饥,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崇祯帝乃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河南南阳,并免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

3月台湾萧垄社被荷兰攻破。

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清军第三次入京

七月,清军第三次入塞,攻掠京畿地区。九月返回。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9)

高迎祥处死

高迎祥在陕西作战失利,被俘。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0)

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轮番更放西洋铳图

杨嗣昌剿匪

崇祯十年(1637),二十八岁三月,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提出“十面张网”的对农民军作战计划。

闰四月,加派“剿饷”280万两。以熊文灿为主理,主持“十面张网”会战。

满清攻入朝鲜

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顺路攻破皮岛,

崇祯十年(1637),二十八岁

朝鲜向满清称臣

1月30日,朝鲜仁祖向清朝皇帝皇太极投降的事件。因1637年是丁丑年,故而得名。今日韩国人将此次事件看作国耻,称之为“三田渡之屈辱”。1636年,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12万大军入侵朝鲜,是为丙子胡乱。朝鲜仁祖不能敌,逃往南汉山城。随即皇太极率兵包围了南汉山城。在数次交涉之后,朝鲜仁祖于翌年正月三十穿青衣出城投降,到达三田渡(今首尔松坡区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1)

农民军再次反叛

3月,张献忠率军自潜山出,连破太湖、蕲州(今蕲春南)、黄州(今黄冈)等地。二十五日,张献忠率军与明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献忠以数万兵围明军数重。又遣将统军阻击史可法等援军。时天雨,农民军从四面进攻,短兵相接,斩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明军大败,损兵六千余。献忠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六合等地。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2)

李自成

降将在满清获封

5月15日,清封明降将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忠顺王。麻登云督催粮草使。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3)

明英海战

明英炮战

8月8日,英船到达虎门亚娘鞋停泊,虎门炮台守军鸣炮示警。威德尔蓄意挑起事端,下令扯下圣佐治贸易旗,升起英国国王的军旗,摆出一副准备战斗的架势,随即指挥船队炮轰虎门炮台。攻上炮台后,英军扯下中 国 军 旗,挂上英王旗帜,并拆下35门大炮,作为战利品搬到船上。广州 当 局派葡人诺雷蒂(Pallo Noretti)交涉,威德尔才把大炮归还,同时派出两名商人随同诺雷蒂前往广州。8月-11月,中英双方在虎门近海多次交战。

李自成围攻汉中

9月27日,李自成、过天星等围攻汉中府城(今南郑县)。会洪承畴来救,撤围向西南走。二十八日,闯将自成等攻克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准备入川。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4)

明英虎门海战

英国赔偿明国政府

11月22日,英商在广州答应中 国的要求,赔偿白银2800两。30日,威德尔向中国官员提交了一份保证书,对虎门事件表示歉意,并保证完成贸易后即行离去。

英国船队撤离澳门

12月29日,威德尔船队离开澳门,启程回国。中英之间充满火 药味 的第一次交往就此结束。

崇祯十一年(1638),二十九岁

农民军入川失败

1月4日,李自成等部闻洪承畴率军入川,齐聚川北。洪承畴檄川中诸道兵严守要害。农民军据险守川北,久粮乏,承畴以川师诱之,亲率陕兵设伏于梓潼。十三日,自成在梓潼被困,与承畴战不利,率余部走还陕西。

福建开海通商

1月14日,从工科给事中傅元初所请,开福建海禁,通商佐饷。

农民军严重失利

3月,李自成率部从川入陕后,自洮州出番地,总督洪承畴令曹变蛟与贺人龙追歼。自成率军与曹军连日苦战,转战千里。番地人稀粮乏,农民军无以得食,力不支,战死、饿死者众。自成洮州败后,率军复入塞,赴岷州及西和、礼县山中。曹变蛟追剿之,李自成等潜伏于山中不出。

张献忠暂降

5月21日,张献忠在谷城向明军熊文灿伪装投降。

清军第四次攻京师

9月,清兵入寇。崇祯帝召宣、大、山西三总兵入卫京师,又三赐卢象升尚方剑令督天下援兵。9月22日,清军再次入寇。清军分二路进至墙子岭、青山口,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逃走。清军遂长驱直入,兵屯于牛栏山。时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丁忧,候代未行。帝乃诏督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诸军入卫。二十四日,京师戒严。扫荡畿南、山东。

洪承畴大破农民军

10月,总督洪承畴大破李自成于潼关南原。洮州兵败后,除李自成亲统的六队,混天星、过天星等先后降明。洪承畴料李自成必奔潼关,与孙传庭定计,设三伏于潼关南原,每五十里立一营,令总兵官曹变蛟追李自成后。李自成军至潼关南原,伏起,军溃,死伤无数。李自成身受重伤,妻女、辎重俱失,仅与刘宗敏等七骑突围,匿于商洛山中。此后潜伏于川、陕、楚交界山区。农民起义一度陷入低潮。

卢象升战死

12月,洪承畴入卫。督师卢象升兵败钜鹿,身死。时高起潜拥关、宁重兵近在五十里外的鸡泽,不赴援。及闻象升败,起潜惊恐失措,欲西逃,竟率军东逃二十里,遇敌伏军大溃,仅只身逃逸。自请督察军情的枢辅刘宇亮至保定闻败,也仓惶退入晋州,而清军即乘胜长驱直入,分陷昌平、宝坻、平谷等地,京师震动。二十日,崇祯帝下诏徵总督洪承畴率军入卫。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郎督侍援军同行。

崇祯十二年(1639),三十岁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5)

洪承畴

洪承畴升为督师

1月19日,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率军北上入卫京师。崇祯帝从枢辅杨嗣昌议,进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6)

孙传庭

正月,清军克济南,掳德王。

满清退回东北

2月,满清睿亲王多尔衮率军饱掠后,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渡运河东归。三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是役,清军入关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三月,清军班师。明廷以“五大法案”杀各级失事官员36人。

张献忠再次反叛

五月,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再度起义。

增加练饷

6月23日,明廷因东事愈重,乃决策抽练各镇精兵,复加征“练饷”。辅臣杨嗣昌定议: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兵由各总镇、巡抚、总兵分练,东西策应,闻警即至。六月,加派“练饷”730多万两。

明军左良玉被农民军击败

七月,农民军在罗猴山大败明军左良玉等部。

杨嗣昌剿匪

八月,以杨嗣昌为督师,主持围剿农民军。

清军在攻宁远

10月,清军再次进攻宁远(今辽宁省兴城)。时宁远守将为都督同知金国凤,统军近万人。清军攻宁远,明将士胆怯。国凤愤,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与清兵苦战,矢尽力竭,与二子及众亲丁皆战死。

凤阳地震

崇祯十二年冬十月丙戌:“凤阳地震。”

崇祯十三年(1640),三十一岁

农民军惨败

2月7日,总兵官左良玉,总督陕西三边侍郎郑崇俭等大败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当时义军分为三路,西路张献忠据楚蜀界、东路革里眼、南路曹威、过天星等。

江南水灾

5月13日,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而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富家多闭粜,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乡村闭户人情汹汹。

中原大旱大灾

5月16日,崇祯帝告谕户部、都察院:直省告饥,而畿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又有百姓茹土食菜,并无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泽量,言之堕泪。

蒲州府大饥

崇祯十三年(1640)大饥,草木皆被吃光,官府于城门外掘坑以埋饿死者,埋且满,饥甚无食的人争到坑内割食其肉,至有父子夫妇相食者。

山东沂州蝗灾

崇祯十三年(1640),蝗遍野盈尺,百树无叶,赤地千里,斗麦二千。民掘草根剥树皮,父子相食,骸骨纵横,婴儿捐弃满道,人多自竖草标求售,辗转沟壑者无算。1641年春疫疠继起,死亡过半。

农民军失利后汇合

7月14日,罗汝才与明总兵孙应元等战于兴山之丰邑坪,被官军斩二千三百余级,俘五百余人,罗汝才帅旗被秦良玉夺走。罗汝才率其众逸走巫山,与张献忠队伍会合。

农民军入川

七月,张献忠虽累败,然气犹盛,立马江边,有不前者,辄斩之,官兵乃退,张献忠渡江后,屯驻万顷山,此时杨嗣昌才自夷陵朔舟而上。而张献忠势力已盛,连续攻下大昌、开县,北攻剑州,将入汉中。又攻绵州、泸州,至开县。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7)

杨嗣昌

杨嗣昌入川

8月,杨嗣昌出师入蜀,其时监军万元吉先入蜀,令蜀将把守巴、巫等险要之地。召贺人龙、左良玉来援,皆不至

李自成战败自杀被劝阻

9月,李自成从郧、均进入河南。起初李自成被围于鱼腹山中(四川奉节县东),时义军中人多出降于官军,李自成欲自尽,为养子双喜劝止。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杀己妻对李自成说,要誓死从君。军中壮士闻之,也多杀妻子誓从李自成。李自成乃尽焚辎重,轻骑入河南。

明军战败于川

九月初六日,明军兵败于观音岩。当时万元吉驻守巫山,邵捷春驻于大昌,互相声援。后捷春用其部将之言,认为大昌上、中、下马渡,水浅地平,难以把守,乃兵分三处,各派三四百人以守,义军突至,先破上马渡。元吉急令诸将汇于潭家岭、七篝坎、乾溪等处,又派张奏凯兵屯净壁。捷春派罗洪政、沈应龙二将助之。而张献忠已攻破净壁,趋大昌,遂攻陷大昌。。当时万元吉驻守巫山,邵捷春驻于大昌,互相声援。

明军在川重新部署作战

11月,杨嗣昌率军进重庆。监军万元吉擢前总兵猛如虎为正总统,张应元为副,率军趋绵州,分派诸将把守要害之处,元吉自小路至射洪,在蓬溪处以待义军。义军分驻安岳界,侦知官军至,乃退至内江,如虎追之,元吉、应元则在安岳城下扼守。秦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

崇祯十四年(1641),三十二岁

李自成复出

1月,李自成攻克汝州。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为义军往来之要道,山中又有土寇。知州钱祚征,招募壮士千人,夜半攻入其巢,土寇大败。遂令民千家立一大寨自保,土寇乃降。后李自成军攻汝州,祚征登城拒守,身中箭。月余,大风起,炮炸楼焚,城乃陷。

福王死

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正月二十四日杀福王朱常洵

张献忠击败明军

1月15日,官军追张献忠至开县。杨嗣昌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张献忠登高望见无秦军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出。

李自成攻开封

2月3日李自成攻开封。城坚厚五丈。义军以洞车掩护士兵挖穴,巡按高名衡婴城固守。周王恭枵拿出库金百万两,招募壮士杀敌,并做米饭以饷军。开封副将陈永福背城而战,杀义军二千,李仙风督将游击高谦驰救,又杀义军七百人。李自成军遂退走密县。开封解严。

清军包围锦州

春,清军对锦州实行包围,明廷调集13万大军出山海关救援

张献忠攻克襄阳

2月5日,张献忠攻克襄阳城。当时,杨嗣昌以襄阳为军府,饷金、甲器各数十万皆聚于城内。每门设副将防守。张献忠出川后,一日夜驰三百里,道上杀杨嗣昌使者,取其军符,以二十八骑进入襄阳城。夜半火起,居民望见火,以为满城皆贼,夺门出城,城溃。张献忠执襄王翊铭于南城楼曰:“吾欲借王头,使杨嗣昌以陷藩伏法。”襄王朱翊铭与贵阳王朱常法皆被杀。

张献忠攻随州

3月,张献忠攻随州。知州徐世淳知道张献忠军必至,集士民誓以死守。张献忠攻城,徐世淳住于南城谯楼,日夜把守,援兵未至。守城月余,援尽力穷。张献忠乃佯攻南城,潜兵自北城攻入。世淳巷战,死于军,城遂破。。

吴江旱灾蝗灾

4月至8月,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天。官令捕之,日益甚。米价每石银四两,流丐满道,多枕藉死。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各处设厂施粥,吃者日数千万。

中原六省旱灾蝗灾

6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大旱,蝗虫起。当时山东等省连岁告灾,给事中左懋等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李青山遂率领民众起义,阻断漕运,明廷大震。。

明清国运大战——松锦决战

7月,洪承畴为援锦州率马科、吴三桂等八大将,兵十三万驻松山。清皇太极闻之,于八月二十日亲率大军陈于松山、杏山之间,横截大路。洪承畴惧,欲战则力不支,欲守而送粮之路已被截断。于是马科、吴三桂等相继逃走,诸镇兵皆溃。洪承畴所率兵十三万,先后失亡五万三千余人。锦州之围益急。而松山外援亦绝。,蓟辽总督洪承畴等被迫困守于松山、锦州等4城中。明国所有精锐全部覆灭。也是满清使用火炮数量首次超过明军。

左良玉大败张献忠

8月,总兵左良玉于信阳击败张献忠。张献忠自玛瑙山之败后,屡破数郡,颇为得意。遂再攻信阳。被左良玉击败,降将数万。张献忠受伤,乘夜东奔。左良玉急追,会天下大雨,江溢路绝,张献忠逃走。将至英山又被左良玉副将王允成所击,所从者止余数十骑。张献忠遂投于李自成,李自成欲以其为部属,张献忠不从,在罗汝才的帮助下逃走。

李自成大败明军

9月15日,李自成、罗汝才攻打叶县,副将刘国能守叶县。刘国能初为义军,与李自成、罗汝才结为兄弟,后归顺明官军,李自成等深为仇恨。力攻县城,城陷,国能被俘,遂被杀。李自成部于项城聚歼明军数万人,杀陕西总督傅宗龙。

李自成攻破南阳

11月4日,李自成攻南阳(河南南阳市)。时总兵猛如虎从杨嗣昌下荆州,移驻南阳。猛如虎据城而守,杀敌数千,后食尽援绝,城被攻破,如虎与参议艾毓初、知县姚运熙俱死。又副总兵刘光祚自项城来,唐卫聿镆邀与共守,城陷,亦死之。

李自成部再围开封

12月27日,李自成乘胜再攻开封,连续攻陷其所属许州、禹州、陈留、通许、尉氏、洧川、鄢陵、临颍、长葛、新郑、汜水等十余城。李自成攻城,巡抚高名衡、总兵陈永福竭力抵抗,而永福射李自成中目,李自成遂撤围而去

崇祯十五年(1642),三十三岁

明清谈判

受陈新甲之命以郎中的身份,穿二品朝服与参将李御兰使清言和,然而因清朝认为敕书为改边吏所作,认为此次言和非诚意而失败。于是马绍愉留在塔山听候命令。后4月29日清兵进攻塔山,马绍愉劝说清朝不要进攻,清朝不听。城即将攻破时,清军保护马绍愉出城,城中兵民自焚死,没有一个人投降。

洪承畴降清

2月18日,清军攻克松山。松山被清军围困已久,崇祯命顺天巡抚杨绳武督师救洪承畴,又派兵部侍郎范志完,皆敛兵不敢出战。副将焦埏赴援,刚出山海关即败。此时全城食尽。副将夏成德乃遣子至清军做人质,与清军相约攻城日期,己为内应。清军至期攻之,城破。巡抚丘民仰及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等皆死。洪承畴、祖大寿被俘。后二人皆降清

农民军声威大振

2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3月,张献忠攻克舒城。舒城无县令,参将孔廷训同编修胡守恒率民共守。后廷训降,乃教敌以车穴城,城穿数处,守恒督民补塞之。张献忠射书令其投降,守恒烧其书于城上

5月19日,张献忠攻克庐州。张献忠攻克舒城后,从六安至庐州。知府郑履祥、通判赵兴基,经历郑元绶等人分门把守。时提学御史徐之垣到庐州会试士子。张献忠派人伪装成儒生,带儒冠以入。半夜纵火,城中大乱,城遂破。

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

山西地震

6月3日,夜半山西平陆地大震。震坏城垣民居,山崖崩裂

明军朱仙镇大败

7月1日,开封告急,崇祯令左良玉赴援。左良玉及杨文岳、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镇兵驻朱仙镇。左良玉见敌势盛,乃拔营而逃,襄阳诸军皆溃。左良玉军逃至半路又遇李自成伏军,左良玉军大乱,弃马骡万匹,监军佥事任栋死于阵,左良玉则逃至襄阳。寻以朱仙镇之败总督杨文岳免职,总督丁启睿逮下狱。

陈新甲被杀

对清和谈机密泄露,兵部尚书陈新甲为此被杀。和谈彻底中断。

安庆兵变

8月13日,安庆兵变。其初,副总兵廖应登领三千人,汪正国、李自春各领千人,到处骚扰,黎民重怨。巡抚徐世荫新到任;又值刑科给事中光时亨疏伦廖应登宜正军法,邸报先到;于是兵遂发难,杀都指挥徐良寇。世荫急从南京赶到安庆,徙应登兵太湖,正国兵桐城,乱乃定。

荷兰占领台湾基隆

8月21日,荷兰上尉哈劳西指挥690名兵士,在鸡笼港登陆,向圣萨尔瓦多城发动进攻。

李自成决黄河攻开封

9月24日,开封城被围半年,食尽。巡抚高名衡等仍固守。高名衡等议决朱家寨口河灌李自成军。李自成知之。移营高地,亦驱难民数万决黄河,河水自北门入贯东南门出,水声奔腾如雷。城中百万户,皆被淹。惟周王妃、世子及巡按以下,不及二万人得以逃脱。李自成军也被淹死万余人,遂拔营而走。开封佳丽甲中州,城初围时百万户,后饥疫死者十二三,至是尽没于水。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

10月24日,开封失陷后,孙传庭军入河南,遂趋南阳,在南阳与李自成军战。李自成军兵败东走,遂追至郏县。李自成军弃甲仗军资于道,官军忙于拾取,军乱。李自成军乃乘机攻击,官军大败。

清军入塞

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俘获人口36万多。崇祯第二次下诏罪己

李自成占领襄阳

12月4日,李自成攻陷襄阳。左良玉自朱仙镇战败后,退驻襄阳。李自成乘胜攻左良玉,至白马渡。左良玉移营于南岸,守浅洲,李自成军十万争渡,左良玉乃拔营而逃,走武昌。李自成军渡过白马渡,遂长驱进至襄阳,襄阳官吏都已逃走,李自成军遂趋宜城。

清军攻入山东

12月8日,清军攻兖州(山东兖州市)。兖州知府邓藩锡劝鲁王以派散积储以鼓士气,城犹可存,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以派不听,清军到,各将分门死守,力不支,城破。鲁王自尽,乐陵、阳信等郡王都死。邓藩锡等战死。

崇祯十六年(1643),三十四岁

农民军建立政权

正月初二——李自成攻陷承天(今湖北钟祥),建立政权(大顺)。

正月二十五——张献忠攻打蕲州。

京师瘟疫

二月起,京师瘟疫流行。驻防明军彻底失去战斗力。

三月二十五——张献忠攻入黄州

四月,清军出塞去

左良玉部叛乱

五月初一——张献忠陷汉阳,武昌大震。时武昌城中空虚。三十日张献忠攻陷武昌及旁近属邑后,乃于武昌立国。设五府六部,铸西王之宝。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据楚王宫,设尚书都督巡抚等官。开科取士,下令发楚邸金,赈济饥民。

明军收复皮岛被朝鲜击退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明朝有意收复皮岛,以黄蜚为东江总兵。 [24] 同年八月,发生九艘明朝船只侵入皮岛附近海域并被朝鲜击退的事件。

凤阳地震

九月到十一月,凤阳连发地震

农民军发威

八月初五日——张献忠陷岳州(湖南岳阳)。

九月,张献忠攻占永州,兵威所震,使广东南雄、韶州属县的官兵“逋窜一空”。明分巡南韶副使王孙兰吓得自缢而死。

十月初三——李自成攻克潼关。孙传庭战死

十月,张献忠占领杨嗣昌老家常德府武陵县

十月十二——李自成攻克西安。

十月二十——李自成改西安府曰长安,禁乡民短后衣,明年粮每石征一两三钱,今冬每石折草六千斤,输长安。各县遣骡三百,征粟千石,大其斗,榜掠巨室助饷。

十一月初四——李自成攻克延安。李自成改延安府曰天保府,米脂曰天保县,清涧曰天波府。

十一月十四——李自成遣试郡县诸生,上等任六政府从事,次任守令,又次任佐贰。

十一月二十九——李自成攻克榆林。

十二月初二——张献忠攻克建昌。

十二月初七——张献忠攻克抚州。

十二月二十一——李自成攻陷平阳。

十二月二十四——东阳诸生许都起事。

十二月二十六——李自成攻克甘州。

崇祯十七年(1644),三十五岁

李自成称帝

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2月8日,李自成建立“大顺”国,以崇祯十七年为永昌元 年。随即分兵两路向北京进军。

正月初一,大风霾。凤阳地震

李建泰为督师

正月二十六日,李建泰为督师,崇祯帝行遣将礼。驸马都尉万炜用三牲告祭太庙。李建泰调来了得意的下属,甚至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但行军到京南涿州,逃散三千多人。不久“兵食并绌,所携止五百人”。时李建泰惊闻老家曲沃陷落,家中资财散失一空,预期的粮饷打了水漂。他一急就病了,行动顿时慢下来,每天不过走三十里,手下士兵也纷纷逃散。走到广宗,守城知县一连三天不准李建泰入城。李建泰老羞成怒,下令官兵攻城。城攻破后,杀死乡绅,鞭笞知县。堂堂宰辅重臣兼督师的李建泰,出京第一仗,竟然攻打自家县城,竟然屠杀庶民、鞭笞知县,此举违背出师初衷。

张献忠入川

正月,张献忠率部向四川进发。农民军攻克夔州,“至万县,水涨,留屯三月”。接着,连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曹英,破佛图关,明朝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兵来战,亦被农民军击败。农民军攻克泸州后,但因惧怕秦良玉,不敢入石柱

农民军发布诏书

二月,大顺军克太原,发布《永昌元年诏书》。第四次下诏罪己。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8)

崇祯自杀

三月,李自成部兵临北京城下。

十八日,下诏罪己,下诏“亲征”。当夜在宫中屠杀妻妾、女儿。

十九日凌晨,自缢于禁苑煤山。结束了他悲惨的帝王生涯(也是唯一一个不被唾弃的末代帝王,包括他的对手 李自成 多尔衮,顺治甚至称他为 兄)

崇祯上吊明国灭亡自杀殉国名单

东阁大学士,曾在崇祯二年任河南巡抚,率兵勤王的范景文在城破前一天投井而死。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自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自杀。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

兵部右侍王家彦自杀。

大理寺凌义渠自杀。

庶吉士魏学濂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自杀。

吏部许直,兵部成德全家,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还有没有记载下具体官职的,有吴征,王章,于腾蛟夫妇总计不下百人自杀殉国全家自杀有马世奇,刘理顺,周凤翔,汪伟不下百家,

太监自杀者以百计,大部分连名字也没留下,战死在千人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

皇亲国戚自杀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刘文炳全家十六口, 卫时春全家十八口,

明末自然灾害

1618年,万历46年,广东下起了大雪,这标志着“小冰河时期”的开始,从这时开始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到1638年,崇祯11年,漕河干枯,1640年,崇祯13年,黄河干枯了,而长江和淮河竟然已经全部封冻。朝末年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进入小冰河时期,全国性的旱灾蝗灾和鼠疫长年反复上演。对于一个庞大的农业国家根本无力抗拒这种打击。伴随着自然灾害而来的是内部的暴动,东北和西南地区发生的叛乱。崇祯10年-14年,中国华北地区连续4年大旱。50%的崇祯年份都是大旱,大旱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体质严重下降,卫生条件极度恶化。在这一年崇祯14年,中国内地还是普遍大旱,在河北春季几乎无雨,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明朝为何在崇祯手中灭亡)(19)

明末北方大灾时间统计

明末瘟疫

山西鼠疫也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七八年间兴县人民因避疫而逃之一空,有可能将鼠疫传播到相邻的地区。从兴县过黄河,就是陕西的延安府和榆林府,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如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崇祯十三年(1640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情进一步发展。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死亡人口的比率相当高。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10] 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

崇祯十五年,天津开始爆发大鼠疫,有朝染夕死者,日每不下数百人。排门逐户,无一保全。崇祯16年,疫情还在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秋间发生的腺鼠疫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转化为肺鼠疫。崇祯十六年京师大瘟疫,疫情很严重,发生在北京城破前一年的二月到九月到崇祯十六年四月时,北京每天死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户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门口的最多,街头连玩耍的孩子都没有了。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估计在80 万到100 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堪称是一场超级大瘟疫”,不但是士兵、小贩、雇工大批倒毙,北京城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崇祯17年4月,北京这座被鼠疫折磨了超过1年的帝国京城早已元气大伤。京军三大营的军队因为鼠疫死亡过多,正所谓“大疫军死者众”,而京军的2.7万匹战马,也只有1千匹可以骑乘,京军已彻底失去野战能力。北京内外城墙15.4万个垛口,只能由5万名羸弱士兵据守,这些大疫之下,侥幸存活下来的士兵们“衣装狼狈,等于乞儿”。士兵们全都身体虚弱的坐在地上休息,以致鞭子的抽打都不能让他们站起来。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5亿人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北京人有四分之一被鼠疫夺去生命,20万人命赴黄泉。 时人记载崇祯16年“疙瘩病”“羊毛瘟”盛行,呼病即亡,不留片刻,八九两月,死者数百万。 而据曹树基估计,明末的崇祯年间,死于鼠疫流行核心区即山西、直隶、河南三省北部的疫死人口,要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根据外国学者估算,明末经过持续的干旱,蝗虫,鼠疫,天花和饥荒造成全国损失了40%的人口,整个国家元气大伤。就是到1651年,清朝顺治8年,全国也仅有1036万壮年男丁,全部人口在6000万左右。

你若是崇祯,你能挽救明朝?

本文系蜀山精灵原创稿件,作者石明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