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变遗产继承(取款当存款变遗产)

案例故事银行网点积极协助客户支取遗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存款变遗产继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存款变遗产继承(取款当存款变遗产)

存款变遗产继承

案例故事

银行网点积极协助客户支取遗产

2019年9月,李老先生在某支行办理一张定期存单,存入人民币5万元,期限为1年。2020年3月,老人突发脑溢血去世,儿子小李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存单,但没有相应的密码。2020年4月,小李持李老先生身份证来到支行,称父亲已去世,要求代理取出存款。因不是本人、操作又无密码,银行无法直接为其办理代取款手续。

时值疫情期间,小李比较着急,情绪不稳定。支行经办人员详细耐心地向客户小李解释无法仅凭客户李老先生本人身份证办理业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点,告知小李办理取款需携带公证书,并主动帮助其联系公证处,告知小李前期需完成的准备工作。后续小李在支行的帮助下,顺利接洽公证处,公证处依照法定程序,对李老先生已经死亡的法律事实的真实性予以证明并进行了继承人认定。最终小李依据公证书及其他必备凭证,顺利完成了该存单支取。小李对支行既坚持原则又设身处地为客户主动作为,积极指导解决困难的规范动作点赞。

法律分析

取款时银行应尽审慎审查义务

取款时银行应尽审慎审查义务。根据银行的相关制度规定,存款需要存款人本人持存折或存单凭证、身份证件、密码支取,如果他人代办则需由代办人持存折或存单凭证、双方的身份证件和密码支取,以保障资金安全。

存款人去世后储蓄即成为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存款人去世之后,其储蓄即成为遗产,就产生了继承,如果留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时按法定继承。本案例中李老先生没有留下遗嘱,应当由其配偶、子女、父母进行法定继承。

取款人有效凭证不全情况下,银行无法直接给付。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储蓄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犯储户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例中,银行对李老先生继承人的情况并不了解,在小李无法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及其他子女等亲属是否参与继承等法律文书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仅凭小李的单方说辞就允许他取走加密存单中的款项,无疑存在侵害其他子女等亲属继承权的可能,也会给银行带来潜在风险。

案例启示

与故人逝去后产生的遗产继承问题,继承人首先要证明其具有合法继承权

一般而言,如若存款人死亡后,该存款人的所有合法继承人均对继承遗产无异议,可通过当地公证处办理继承证明书后,凭该证明书,直接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如若继承人对遗产继承有异议,可通过诉讼或调解的方式确定继承权,而后凭生效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定书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也就是说与故人逝去后产生的遗产继承问题,继承人首先要证明其具有合法继承权。

银行在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保障存款人资金安全的同时,也应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以专业、真诚的服务与客户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感受度,进而达成有“温度”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目标。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业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