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

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1)

墨斗收藏也闪光

王寿庆

墨斗是传统的木工用具,相传是春秋时期能工巧匠鲁班发明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它仍是传统手工艺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墨斗多用不易变形、不开裂的松木或柏木制成,也有部分紫檀花梨等贵重红木,还有以水牛角或金属铜铝制作的,石头或陶瓷的较为少见。

墨斗虽然只是木工用的一个小工具,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一部分,它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收藏各个时期的墨斗,挖掘它的文化艺术资源,增强墨斗文化特色,进一步传承木工文化的载体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墨斗收藏还属于众多收藏品中的“冷门”,不被藏家和大众收藏所关注。但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实用传承的文化是其他民俗藏品不具备的。它也是木工用具中,唯一能称的上艺术品的工具。

在收藏墨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只有半尺长的小物件却包罗万象,造型各异。

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2)

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3)

墨斗一般多为木匠亲手所做,而且颇费心思。每一个墨斗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或明或暗地宣扬着木工艺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许多墨斗造型取材于狮子、老虎、蟾蜍、貔貅等兽类,也有船、鞋、鱼、葫芦、水井、棺材、如意、碾台等造型。棺材寓意生官发财,鞋与邪同音,墨斗打线要直,它要“避邪”,做人要有“准绳”。

因墨斗历史悠久,先秦文献《吕氏春秋》、《庄子》《管子》《孟子》及《商君书》都有记载。如《庄子 外篇 马蹄》中:匠人曰,吾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又《管子 形势》中:奚中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宋代《梦溪笔谈》和明代《天工开物》两部书对墨斗的产生和使用也有比较详实的记载。

成语“墨守成规”“是非曲直”“不可能吊着墨线说话”都来源于人们对墨斗的认知。

可以说墨斗在两千多年的应用中是相当普遍的,为推动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和著名画家乍其典都是木工出身。他们在钩线中发现了绘图之美,正式走进了绘画艺术殿堂。估计他们用的墨斗也成了文物或艺术品,只可惜没有见过。

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4)

汉代玉谷纹勒子拍卖记录(大平原一百五十九)(5)

我之所以对墨斗偏爱,源于我曾学过几年木工。当时教我的师傅和我用的墨斗都很简陋。后来村里有个农场主发了财,要盖大门楼,就去外地请了个会雕刻的大木匠。我被叫去给人家打下手,当我看到大木匠用的墨斗时,我简直惊呆了,雕功真是太精制了。墨斗两侧是两朵盛开的莲花,栩栩如生。我拿在手里看了半天,大木匠笑着说:“小王走神了,这墨斗可是我家的传家宝,它是我爷爷亲自雕刻的,用的可是好料。”从此我记住了那个漂亮的墨斗。

十年前在青州古玩市场淘宝,在一个地摊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墨斗。我仔细看了看它的图案,确定无疑就是当年大木匠用的那个,只是更加破旧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裂纹。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呢?我揉了揉眼睛又没有花。摊主见我看的仔细,就说:“这墨斗雕得不错,想要吗?”我试探着说:“啥价位?”“刚才有人岀二百没卖。”我漫不轻心地说:“太贵了,都裂了,木质也不好,根本值不了那么多。”“你能岀多少?”摊主有些心虚反过来问我。“一百块,我能拿。”说着我装出要走的样子,刚走了几步又被叫回来,这个我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属于我了。不过我想,大木匠要是还活着的话他肯定不卖。估计他已经不在了,后代没有人稀罕就把所有木工用具处理了。以后在古玩市场上,寻找精制墨斗也成了我的偏好,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我收藏的一二百个里边,有元明时期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居多,最晚的岀自文革时期。

有五星、齿轮、麦穗图案或“支农”“为人民服务”等字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紫檀、花梨等名贵木料也有几件,柏木、楸木最多,也有生铝铸造的碾型墨斗。

前些日子跟一个生产红木家具的老板谈了我收藏墨斗的事。这个人脑子活,对此很感兴趣,只是不舍得花钱购买。另一家乡村记忆馆和旅游景点的负责人也慕名前来欣赏观看,商谈合作事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墨斗收藏会成为一种新宠,它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