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的十大基本知识 喝茶买茶十坑你曾倒在哪一坑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老衲不老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文字及图片皆为“老衲不老”本人原创,未经许可,盗用必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品类丰富,品种繁多,各地饮茶习俗习惯也大相径庭,再加上“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端长期的信息与认知不对等,导致广大茶友,尤其是新手茶友在选茶购茶以至喝茶过程中都存在不少避之不及的“坑”。
这些坑,有概念认知的坑,也有信息不对称的坑,更有商家故意设置的“陷阱”坑。
这里,老衲简单的将其归纳总结为“喝茶/买茶十坑”,希望大家在提升认知的同时,也可以做到针对性的避坑,少花冤枉钱,少交智商税。为了简明清晰,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 ,大家可以截图下载收藏。
一、价格坑说是价格坑,其实是“价格不透明”的坑,你永远不知道你买的茶为商家贡献了多少利润。
价格坑(图:老衲不老)
二、树龄坑现在越来越多的茶都在讲树龄,什么古树普洱,老枞岩茶,老树白茶等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树龄是一个很“玄幻”的东西,尤其是动辄几百上千年的树龄,基本都是“盲估”出来的,参考一下就得了。真正有据可查的能证明精确树龄的古树/老枞真的不多。
树龄坑(图:老衲不老)
三、口感坑茶叶的口感,永远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极具个人化,同一款茶,在不同的人口中可能获得完全相反的评价,但在卖茶平台(网店、直播间,甚至线下店等)上,无论高端或是低端茶,优质或是劣质茶,口感描述永远是正面的、赞美式的表述,包括一些热心茶友或商业营销号的“开汤品鉴”对一款茶的口感描述可能跟你自己的真实体验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在买茶的过程中,还是要警惕这其中的“语言陷阱”。
口感坑(图:老衲不老)
四、包装坑作为在市场流通的商品,包装是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包装”以及“误导性”的包装信息则是我们每个茶友都需要警惕的部分。除非特殊的送礼需求,日常品饮或存放的茶叶,不需要过度豪华的包装和包装上过度浮夸的产品描述信息,在一定诚度上讲,这会给普通消费者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是一种“虚假宣传”。
包装坑(图:老衲不老)
五、外形坑在一些商家售卖茶品的过程中,尤其在一些茶叶带货直播间,主播们特别喜欢给客户展示茶叶的外形和条索,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从茶叶的条索外形基本上无法获取跟品质相关的有效信息,条索粗壮、茶毫丰富、饼面紧实、内外一口料等等,都不能作为“高品质茶叶”的证据,但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则会认为,卖家如此主动的展示条索外形,“肯定是好品质才会这样勇于展示”的解读就顺理成章,但这时却往往恰好中了商家预设的心理陷阱。
外形坑(图:老衲不老)
六、产区坑谈论茶叶就无法回避“产区”,买茶叶更无法忽视“产区”。对茶友来说,希望购买“知名产区”乃至“核心产区”的茶品,对商家来说,喜欢强调自己的产品“出身名门”“根正苗红”,所以我们最常看到的卖茶场景就是,几乎所有茶商(包括线下店和线上网店或直播间等)都在强调自己的茶品来自知名产区,即便9.9包邮的茶都声称自己来自老班章或冰岛老寨。
产区坑(图:老衲不老)
七、工艺坑众所周知,好茶的源头是好原料 好工艺,所以我们在买茶的过程中,商家往往都喜欢强调他的茶“工艺好”。工艺过关是对一款茶的基本要求,所以商家们为了凸显自家茶的工艺“与众不同的好”,又会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包括但不限于“匠心手制”“大师工艺”“制茶世家传统工艺”等等。
工艺坑(图:老衲不老)
八、故事坑讲故事,是广大茶商们另一项职业天赋。作为商业品牌来说,动人的品牌发展故事是企业获取用户好感的重要工具,但在卖茶的过程中如果过度强调茶叶的“故事性”,则往往需要我们倍加小心其背后的动机。“故事茶”很多时候恰恰是“事故茶”,需要我们在选购茶品的过程中谨慎辨别。
故事坑(图:老衲不老)
九、假茶坑假茶,几乎是所有茶友都不希望碰到的东西,但在目前的茶叶市场,假茶几乎无处不在。当然假茶不是指不能喝的茶,而是名不副实的茶以及“以次充好”“以外围冒充核心区”等“弄虚作假”的茶。
假茶坑(图:老衲不老)
十、功效坑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茶叶文明发展史中,茶叶被赋予了很多“功能”,在某些领域甚至被无限放大。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茶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不仅具有令人沉迷的滋味,更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种种益处。茶叶是“健康饮品”这一点毋庸置疑,现代科学也早已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物质,但这并不意味着茶叶可以实现很多“神奇的功效”。
功效坑(图:老衲不老)
十一、结语饮茶,是一项健康且有益身心的爱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茶友的行列。
但在我国目前的茶行业市场来说,市场混乱、信息不透明、茶商内卷、恶意竞争等现象愈发严重,尤其在流量为王的直播电商日益爆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不守规矩、放弃原则的茶商对缺乏基础常识的新茶友进行无情的收割,这也导致无数想尝试喝茶的年轻小白茶友望茶却步,好像只要向前迈进一步就随时面临着踩坑的风险。
在这里,老衲也呼吁茶行业的从业者们,为了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坚守住自己的良知和底线,用品质竞争而不是用欺骗竞争,用品质内卷而不是用低价内卷,因为低价必然带来低质。
同时也建议广大的新手茶友,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学习一些茶叶常识,提升辨别虚假信息和无良茶商的能力,尽量避免多花冤枉钱,少交认知税,早日成为一名拥有识茶、识人慧眼的优秀茶友。
【原创图文,盗用必究】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用,还期待您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