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

前言: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儒家中庸之道的产生早于孟子学说。在儒学兴起初期,孔子所代表的士人阶层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当时,儒学士人处于最善于思考社会问题的阶层顶端,由此他们对各方面的现象皆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由此逐步产生了自我意识。由于这种意识仍然处于初期,因此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此时,士人阶层自我意识虽然产生,但并不强大,除了由于其仍处于初期这一时间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儒家讲究的君子人格,限制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孔子讲究的是君子人格,即他认为,做人要守礼、谦恭而平和、处事中庸,按孔子的话说,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人格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认为即便是尧舜这种人格已经十分高尚的圣人,在人格上也有不足之处,这更不要说是其他凡人了。在这种人格要求下,个人不应过度讲究自我,因此士人阶层的自我认同或称为自信,并未出现长足的发展,也未达到较高的境界。

孔子之后,孟子出现了。孟子所代表的士人阶层的自信,或称自我认同或自我意识,远超孔子时代,且不断提高。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1)

孟子

一、孟子的强烈自信(或称自我认同)

1、孔子之后,到了孟子时代,所代表的士人阶层自我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拥有强烈自信

关于这一点,孟子在所著的《梁惠王上》中写道:"人如果没有恒产但有恒心,那么这样的人只有士这一阶层的人能做得到;如果只是普通民众,那么没有恒产就不会有恒心。"他又在《滕文公下》一文中写道:"有志之士即便处于坎坷失意时,也不忘其志,而勇士更不会丧失其元气"、"士人们如果失去应有的地位,就如同诸侯们丧失了他们的国家一样"、"士人当官致仕,就如同农夫们耕地一样是正常的事情"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2)

典故.进梁惠王

此外,在《万章上》一文中,又这对所代表的士人阶层表达出其强烈的自信或自我认同,创造出许多概率,如"士不托于诸侯"、"一乡之士"、"天下之士"及"一国之士"等。所有这些,都表明孟子认为"士"这一阶层应处于社会顶端,对这一阶层有强烈的自信,认为他们应成为国家的主导力量。在这一点上,相较于孔子对士的观点,显然更为自信且已打破了中庸观点,把士这一阶层的地位提高到了国家管理者的位置上,甚至与诸侯国王相提并论了。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3)

《万章上》

2、孟子发展了孔子对士人阶层的自信

孔子的儒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乌托邦体系。关于这一点,对本文关系不大,我不想具体展开说明。这里只说一下,孔子在中庸思想的作用下,其乌托邦精神并不是明显突出的,而是具有隐含性。但孟子对此有了突破,孟子对于当时社会制度的理想并付诸实施,表现出来的是纯粹乌托邦构建。

对此,他谋划出了所谓的"制民之产"(即"五亩宅而田百亩")的经济政策;在君主管理上主张"与民同乐";对于人与人的关系,则称人人应当"老吾老与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于天下的统一,称应该用"仁义"式的"王道"去感化他国。他的这些想象,显然都不可能实现,看起来虽然很是美好,但也仅是乌托邦而已。那么,对于这个乌托邦的设想,孟子对士人阶层就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信了。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4)

乌托邦体系

二、孟子对其所代表的士人阶层的自信,以诗论的形式来表达

在《孟子》一书中,引诗论表达孟子对其所代表的士人阶层的强烈自信或自我认同意识。这里最有代表意义的有两处,分别如下: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5)

《孟子》

1、"知人论世"之说

孟子所著的《万章下》一书中写道:"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是尚友也。"这一描述,在有古化历史上就是十分著名的"知人论世"说了。

关于孟子的"知人论世",前人对此有许多的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孟子想要表述的真实的用意在于"交友"之道。在孟子写下"知人论世"之前,他在回复万章要怎样交友这一问题时,说过"不挟长......不挟兄弟而友......不可以有挟也。"之后,他接着阐述到贤明君王的那些以有德之士做老师做朋友的众多例子,直到最后,才提到有德的众人之间结成朋友的道理。

人总会亡故,过去的德之士虽已亡故,但他们的品德不会消失,因此活着的有德之士也应同亡故的那些交朋友。活着的人同死去的人如何交朋友呢?根本的方法就在于把古人当成平等的精神上的主体。而这种交友的目的,自然在于向古人学习,以便让自己的品德变得更加高尚。

我认为,孟子通过了他的"知人论世"的论断,其实是用诗论的形式,要求士人们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行德行品格,只有品德更加地高尚,才能让整个士人阶层更有自信,更能自我认同。而这种提高品德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法。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6)

"知人论世"

2、"以意逆志"之说

孟子引诗论表达对士人阶层的自信,有另一段十分有名的叙述:在《万章上》一书中,记载了孟子的弟子咸丘蒙问道:"《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舜既然已经是天子了,为什么瞽叟却不是他的臣子?"对此,孟子答道:"原因在于诗中说,并不仅仅在于"臣"的称呼;对君王的事务劳心费力,但却没时间供养父母。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此说到诗,不能用整体诗文损害词,不要用词句去损害志向。......如以辞而已矣,"

在这里,孟子讲述了如何正确地深入了解诗歌的含义,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以意逆志"。那么,什么是"以意逆志"呢?古时候各家的解释,比如汉代儒家赵岐、宋代儒家的朱熹直到清代儒家焦循等众人,基本都认为这里的"志",指的是诗人内心重要的表述的意旨;而"意"则是说诗者的"心意"。由此,"以意逆志"的涵意在于说,说诗者使用他自我的心意去揣测诗人心中的意志。

对于"以意逆志",我认为孟子所要表述的真正意思,并非在于解释说诗者与诗人之间对话的客观性,而在于他们进行对话的有效性。由此,我认为"以意逆志"的解释是,说诗者与诗人二者在"意"或"志"的这一层面上进行了有效沟通,这种沟通是有效的,并不被二人沟通所使用的媒介,即文辞阻隔。因此,唯有进行了这种有效的沟通,才符合"尚友"之境界,即平等进行对话。而这种沟通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诗歌文辞含义的理解上,那么就丧失了说诗者之主体特性,因此自然就算不上是"尚友"了。

孟子通过"以意逆志",其实表达出了对自身及其代表的士人阶层的意志是十分自信的,因此强行将其加入到对于"尚友"的评判标准中。这也正是他以诗论的形式表达自信或自我认同的另一个典型的例子。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7)

"以意逆志"

三、在士人阶层的意识形态建构中,确立了诗歌意义的基本思路

1、领导阶层应以"仁"待人

《公孙丑上》一书记录了孟子关于领导阶层受到侮辱后,应守"仁"的记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今此下民,或敢辱予?'孔子曰:'为此诗者,......谁敢侮之'......"

这个例子讲的是,在领导阶层怎样避免受到侮辱呢?其方法本质上就只有一条那就是用"仁"。怎样用"仁"呢?那就是领导阶层要"贵德而尊士"。

2、为"怨"辩护

另一则基本思路,在《告子下》有记录。其中,公孙丑问孟子:"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回答称:"何以言之?"公孙丑回答:"怨。"孟子说:"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仁也......高叟之为诗也!"又问道:"《凯风》为何不怨?"孟子答:"《凯风》......亲之过大而不怨......"

"怨"指的是人们对领导者失职或失德所表现出来的埋怨。孟子认为,"怨"能让领导者警醒,对其行为品德加以修正,才能走向正途。

上面的这一记述显示,孟子认为"怨"本无错,因此极力为其辩护。在孟子看来,"怨"不仅合理而且十分合法,从"怨"中,能反映出"亲亲"之情。

上述通过"仁"与"怨",在意识形态的构建中,就确立了诗歌意义的基本思路了。

孟子人生的七大优点(孟子一改中庸之道)(8)

孟子对话弟子咸丘蒙

结语:孟子说诗的原则,体现出了他自己的道德价值的观念他用诗论的形式,对他自己所代表的士人阶层拥有强烈的自信,有深厚的自我认同感。纵观孟子上述的一系列观点,我们发现孟子对其所代表的士人阶层并非无端自信,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上的。他告诉士人们要不断修德,不仅同活着的士人们学习品德,也要向已经死去的士人学习。并在其中提出了两种方法,即"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

孟子认为,"士"的地位应当提高到管理国家的层面上,而对于国家的领导阶层,要用"仁"来避免被人怨恨及侮辱。另一方面,他认为人民可以有"怨",来促进领导阶层更有"仁"并以此来修德。这样一来,就能提高"士"这一阶层在人民中的地位,因此让士阶层能更有自信,更能具备自我认同。

上面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在自信上较孔子的中庸之道下的自信,要更加深入,且态度更坚定明显。这对于当时我国传统文化的提升,也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

参考资料:

《孟子》

朱熹:《中庸章句》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

孔颖达:《毛诗正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