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

还记得陆游的梦想是驰骋沙场,连睡梦里也是“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又何尝不是!辛弃疾在北方沦陷区长大,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转眼间,距南宋小朝廷建立已六十年过去了。

六十年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都在以屈辱换得苟安,把临都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他们早就忘了夜夜期盼解救自己的失地百姓,整日歌舞升平,直把他乡认作故乡。

辛弃疾给朝廷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始终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1)

虽然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干得很出色,但显然与他的理想大相径庭,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他长期不得任用,最后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1188年冬天,陈亮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词寄给他,《破阵子》就是这一时期两人的唱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亮,字同甫,南宋爱国词人,才气豪迈,世称龙川先生。他主张复国,力主抗金,也受到投降派的嫉恨,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2)

在这首词里,词人追忆了当年在起义军中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

这正是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如今只能出现在梦中。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麾,军旗。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军乐。

在军营里,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与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词人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他仍十分难忘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4)

下片描绘一场战斗: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三国时代,有这样的故事:

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发觉这个阴谋后,便从宴会上逃出。蔡瑁去追赶他,当时他所乘的马名叫的卢。在他骑马渡襄阳城西檀溪水时,的卢溺在水中,走不出来。刘备非常着急地说:“的卢,今天有生命危险呵,应当努力!”于是,的卢马一跃三丈,渡过溪水,转危为安。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5)

这是一场壮烈的战斗: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快如“的卢”,风驰电掣,神速奔赴前线;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

接着,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他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的功勋、身后不朽的英名!

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6)

然而,在词的最后,他却喟然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他根本报国无门,只能任岁月虚度。

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重重。“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功名未就,头发就白了,人也老了,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一曲《破阵子》,一股英雄气!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不愧为“壮词”,句句震撼人心,最后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低徊,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里留下苍白的呐喊。

苏轼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多大年龄(最豪壮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