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

临近春节,我们一行几人再次踏入丹炉。不是游山玩山,而是为了扫尾全年最后的工作。

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1)

丹炉以山上唯一幸存的古代炼丹炉遗址而闻名四海,山下的村寨也以此为名至今,古代南丹地域的命名据说也与此息息相关。山顶上的炼丹炉、修道宫殿和古营盘遗址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仙人炼丹的传说在这里得到有力的佐证,由此衍生的丹文化千年流传,延绵不断。丹炉山已经失传的古代炼丹术渊远流长,神秘未解。好奇的人们趋之若鹜,仿佛登临此境就触摸到了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此,我也曾几次登上山顶,站在远古的炼丹炉上,远远地眺望古人护送仙丹入京进贡的古道,久久不肯离去。那时刻,古人炼丹艰辛的汗水和炼丹成功后狂喜的表情,交替在眼前浮现。耳旁拂过的轻风,吹响两重曲调——左耳哀曲,右耳欢歌。飘飘渺渺,如歌似泣……

今天,我们一路逐村督查美丽乡村、核桃种植、交通安全等工作落实情况,不经意间抵达丹炉。完成工作后,随意信步在环绕村寨的小河畔,竟被沿途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这里原来另是一片天地!美女藏深闺,好景隐山中!

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2)

丹炉这个小村寨犹如一个幼小的婴儿,静静地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父亲是伟岸的大山,母亲是温柔的小河。雄伟的大山环抱着田野,弯弯的小河围绕着小村,嫩黄的油菜花簇拥着民房。山脚下,几只牛低头悠然吃草,偶尔哞叫几下,鸣叫声在山谷间悠扬回荡。田野中仿佛铺着黄色的地毯,油菜花在春风里婉约开放,花枝轻轻摇曳,竞相争抢春天的阳光雨露。小溪里流水潺潺,欢快的鸭子争先恐后钻入春江暖水追逐鱼虾,不时扑腾双翅,嘎嘎两声。路边,叫不出名字的小花也初吐春蕾,含苞待放。走近田头,春虫在油菜花上惬意地憩息。春到人间,万物复苏。春风拂过大地,早醒的动物植物们在恣意呼吸早春的气息。该安祥的安祥,该热闹的热闹,该快乐的快乐。一切是那么无忧无虑,一切是那么无拘无束,一切是那么无牵无挂,一切是那么自然清新!

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3)

油菜花香一直陪伴我们前行。花香涤荡我们连日的疲倦,拂平我们浮躁的心灵。不知不觉驻足坎上,远处已炊烟袅袅。

这是我们四处寻找的田园牧歌么?这是我们到处寻觅的世外桃源么?

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4)

上车后,我仍禁不住回头望望。这时,同事提醒我,今天是立春,三天后是大年除夕了。我挠了挠头,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日子给忘了呢?!要知道,同事们在我的紧迫之下,一直忙于完成工作任务,还来不及去筹备年货呢。内疚之余我在想,这山、这水、这花、这虫、这鸭、这牛……这一切,他们可有困扰自己的烦恼?可有担心受怕的懦弱?可有自己热闹的春节?他们可知道三天后就是大年除夕了?!

想想,我不由笑了。

2016年2月4日(农历腊月廿六)于吾隘

日出燕山湖散文(春到丹炉散文)(5)

丹炉山简介:丹炉山土司城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昌里村丹炉屯北面的丹炉山上,因古人在此山上设炼丹炉而得名,半山之上连筑三道城墙,山坳上的平缓地带有若干处规模较大的建筑遗迹,可看出当年曾设有司衙大堂、兵营、官邸、观星台、点将台、水井和配置有水牢的监狱。据说,丹炉山土司城是明代洪武年间那地土司罗黄貌所建,万历年间罗谦端重修。丹炉山不仅遗存了明代那地土司城遗址的三道规模宏大的石城门、石城墙以及占地面积宽大的城基,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至目前全国最早最为确切的炼丹遗址,是其他省土司遗址没有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