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

文 | 任平生

有家长向我诉苦:

孩子暑假放学在家没什么自觉性,

就等着开学,家里的混世魔王就有人接手了。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2)

很多家长都会困惑,

如何在暑假的时候,

帮助孩子建立好的规律作息,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这6个养娃法则,

囊括孩子的安全感、学习管理、情绪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帮你解锁孩子的成长密码,

养出一个幸福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3)

懂得“关注”,换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孩子上幼儿园为啥闹情绪?”“孩子怕黑睡不着要怎么办?”

其实,每个孩子的安全感,都是由父母的“及时回应”而建立的。

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

只能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判断自己是否获得足够的爱。

足够有安全感,才能腾出精力来做更多的事情。

父母做好这4点,安全感将伴随孩子一生。

1、抚养人和成长环境的稳定。

如果孩子还比较小,

尽量由固定的抚养人带,最好是父母亲自带,不要频繁更换抚养人。

2、抚养人的情绪关注。

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肢体语言。

不要一边跟别人谈话、玩手机,

一边敷衍他,这会让他感觉自己被忽视。

和孩子说“晚安”时,不妨再加上一句“妈妈爱你”。

另外,类似“怎么了,宝宝?妈妈在这,妈妈爱你”的话,说再多也不过分。

父母的爱意会让孩子心中种下“稳定客体”的种子。

3、夫妻关系的稳定和谐。

如果长期感受到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形成灾难性思维:

认为世界充满不安,一切都会往最坏发展。

孩子只有感觉身后是稳定安全和谐的,

才能有勇气真正走向更大的世界。

4.情绪问题处理得当。

无论孩子是哭泣或表现出脆弱,

父母都不要推开ta,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会自己安抚自己,只要感到焦虑,便会烦躁和大哭。

妈妈们需要帮ta平静下来:

抱起来,安慰ta,帮ta放松,懂得仔细询问孩子当下的情绪,

并一步一步给予安抚。

在以后,ta她才会知道如何安慰自己。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4)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5)

学会让爸爸介入,孩子才能学会向外探索

父亲的陪伴,

应当贯穿孩子整个童年。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

爸爸多和孩子一起专注地聊天、阅读,

孩子入学后很少出现行为问题和学习障碍,

青春期也很少误入歧途。

也因为父亲的引领,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发生兴趣,

获得自信,发展创造力和向外探索的能力。

1、父亲陪孩子玩耍,激发孩子大脑的潜力。父亲身上的力量感、空间感、游戏能力,

更适合陪伴孩子运动。

而懂得“玩”的孩子,更善于创新,

在“玩得好”的状态下长大的孩子,

不畏缩,也不木讷,活力十足。

2、父亲的出现,帮助孩子和妈妈从心理上分离。

孩子大多数和妈妈更亲,

父亲的出现,

有利于孩子从二元关系里离开,

建立向外发展的支持力量,

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3、爸爸帮孩子更加健康地向外探索。

男性的理性与逻辑化指向秩序,而男性所代表的威严和秩序感,

也容易帮助孩子去建立各种规则。

所以,爸爸的介入,能帮孩子更加健康而合理地向往外探索。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6)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7)

敢于“慢下来”,孩子才能有好习惯

养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是一个需要倾注大量耐心的过程,

过度焦虑、太多催促,

只会扰乱孩子成长的节奏,

智慧的父母,

都拥有敢“慢”下来的勇气。

1、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时间表。

用闹钟、手表等工具把时间“视觉化”,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

什么时间玩玩具,什么时间看书,增强孩子做事情的目的性,尽量保证规律作息。

2、适当让孩子体会一下磨蹭产生的自然后果。

当他因为磨蹭,而丧失了做某件事情的机会,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提高速度。

3、利用"秩序敏感期"建立好习惯。

叮嘱孩子把玩具放回原处,

使用的东西要归类放好,

利用孩子对秩序的严格需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4、给孩子简单明晰地布置任务。

因为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较差,当你发出一连串的指令,比如“擦桌子、收拾书包、穿鞋、赶紧出门”时,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要快点”,而是“我到底要做哪个?”

所以,要把指令清晰化。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8)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9)

告诉孩子这4句话,孩子懂得交朋友

交朋友是孩子生命里很重要的主题,

他们将在团体生活里学到如何珍惜自己,

同时也尊重他人。

有的孩子在交友过程中会遇到挫折,

比如害怕别人不和自己玩,又或者在关系里过度委屈求全。

这个时候就很考验家长的做法了。

1、如果孩子感到委屈,要教会孩子懂得选择。

告诉孩子:自己是可以选择朋友的。

如果关系不公平,那种朋友是可以放弃的。

孩子会明白:

友谊是双向的,别人有权力不和你玩,你也有权力拒绝别人的要求。

2、如果孩子不愿意出去交朋友,要判断孩子是不是“被孤立排挤” 。

评估孩子是否缺少应有的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被孤立,

父母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

如果别人故意孤立你,排挤你,不管“理由”是什么,一定是ta错了,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

3、教会孩子主动一点。

给孩子提供广泛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

条件允许的话,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或者鼓励孩子参加某个聚会,

并告诉孩子:

如果喜欢某个小伙伴,自己可以勇敢邀请对方来自己家玩。

4、告诉孩子强大自己,才能收获好的友谊。

一个50分的人很难和90分的人成为朋友。

一定要告诉孩子:

只有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人。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0)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1)

掌握这4个技巧,培养出学习好的孩子

“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三年级开始分化,四五年级差距拉大。”

在教育界,“三年级现象”很出名。

不同于一二年级时的“临时冲刺”,

三年级对孩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孩子进入高年级后,

想让孩子在学习上有稳定的进步,

父母要记住这4点。

1、把目标定得小一点。

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

形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比如:一天背下来10个单词。

这样,学习就会变得相对简单,孩子就不会排斥。当孩子一次又一次完成小目标时,家长记得给予孩子奖励或者鼓励,或让孩子休息10-15分钟,

然后逐渐延长一次性集中做事的时间。大脑感到快乐,才能形成正面的高峰体验。

2、感到难以进入状态时,可以用视频来学习。

文字虽然适合深度学习,

但图像和语言组成的视频,

是最直观、最接近本能的学习方式。

3、帮助孩子学着画思维导图。

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画思维导图,把书本的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大纲梳理出来。

这能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大概的知识框架或目标,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4、学着复述每天学习到的知识。

只有当孩子把知识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才真正做到了理解、内化。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2)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3)

养成“运动习惯”,收获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李玫瑾就曾建议: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呆家里学习,不然他的大脑高度兴奋,小脑得不到刺激。脑部神经没有兴奋透,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帮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1、爱运动的孩子,会赢在“专注力”上。曾有研究显示,国外1.9万名学生,上课之前都要晨跑。对比同龄人,他们不但更健康,而且更聪明。为什么呢?因为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帮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充沛精力,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2、爱运动的孩子,心理素质也会更好。运动是肌肉的更新换代,也会有各种磕磕绊绊。孩子的意志力,也会因此得到锻炼。而且,儿童在运动后,血清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都会改变,这有利于孩子释放压力、保持快乐。

为此,加拿大科学家制定了《0-12岁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

4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过早跑步跳跃,但可以多去公园和游乐场;

4-6岁的孩子,需要家长示范如何跑步、跳跃,言传身教中锻炼身体;

6岁之后,是孩子培养体育特长的最佳时间,滑雪、游泳、骑车、踢球都不在话下;6-12岁,在家长的榜样作用下,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运动模式。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4)

学会“激励”,收获一个自信的孩子

想要让孩子足够自信,

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反而不用要求孩子太懂事,

要多多支持孩子去折腾、尝试。父母懂得“激励”,

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表达的勇气和能力。

1、 为孩子寻找一个年长的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它能帮助女孩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有内涵的女性;也能帮助男孩明白自己赞同和支持什么,最关心什么;

当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更好地适应未来。

2、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孩子表达时,少“评判”。

和孩子聊天,最忌讳说教。

尽力对孩子的话题保持高度兴趣,

做到两点:

多询问、少评论,

多说“你”,少说“我。需要多教导、多解释、多询问。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5)

3、多多观察并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相比于夸孩子聪明的天赋,你更需要夸夸孩子的耐心、毅力和他的努力。

分享一个夸奖模型,叫FFC模型,翻译成中文就是三步:

事实(Fact) 感觉(Feeling) 比较(Compare)。

孩子成绩差,但总有做对一道题的时候吧,你就可以这么说:“这道题不用妈妈教,你自己做对了,妈妈很欣慰,现在的正确率比之前高太多了。”父母强调过程的意义,孩子才能真正从中得到享受。

写在最后:

相比给予孩子物质抚养,

心理抚养更为重要。所以,把文章【转发】出去吧在孩子18岁之前,

多给孩子补充好的营养,

打好底子,

孩子走向未来时,

有了力量和安全感,

也多了一份自信和自律。

愿我们育儿育己,

都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祝每个孩子健康长大!

—— End ——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6)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培养孩子主动性(培养一个自觉的孩子)(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