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已尽天命难为(虽曰人事岂非天命)

对我们国人而言,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寻找一个榜样;对美国人而言,他们总是能在电影里找到idol偶像。很多时候,这些榜样和偶像是一盏明灯,或者是一面镜子,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的智慧和成就成为我们的目标,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向前,努力、自律、不懈。。。仿佛,这样做,我们就能够成为那样的人。但是,那些人,那些榜样和偶像,甚至是领袖,他们的光芒、他们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的深深印记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人事已尽天命难为(虽曰人事岂非天命)(1)

司马迁在《史记》里常常翻来覆去地说着八个字,但这八个字的顺序颠倒,意思却大相径庭。有时候他说“虽曰人事,岂非天命”,我想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人生充满了偶然与巧合,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总是被天命所左右;第二,总结导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成功人身上可能有勤奋、自强、沉着、忍辱等等;失败人身上可能有懈怠、抱怨、无恒心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根本,而是天命导致了成功人具有了那些优点而是失败者拥有那些缺点。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成功与失败是通俗意义上的。

人事已尽天命难为(虽曰人事岂非天命)(2)

但有时他又讲“虽曰天命,岂非人事”。这个理解起来也很容易,就是说,虽然冥冥中有定数,但这个定数,是靠我们人自身的所言所行而导致的。尽管不能说“人定胜天”,但我们讲究的是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天动地,从而导致了相对应的结果。正如我们文化中的那些精髓“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老天爷愿意帮助的人是那些自强自立的人。不管是我们的奋斗与拼搏,还是我们的懒惰或找借口,一旦形成一定的时间量,也许就是那个“一万次定律”,自然而然地或正或反达到了命数,进而导致了结果。

人事已尽天命难为(虽曰人事岂非天命)(3)

这两个说法,到底你支持哪一方呢?

列子那么智慧的人也同样不知其解,而且他提出的疑问涉及到的人和事,更加大胆。他说道:“造化的魔力,其中的道道儿虽然深邃奥秘,但结果和功效与我们普通人做的事情也没什么两样。三皇五帝的功德那么巨大,不见得是由于他们的勇气与智慧造成的,没准儿是造化弄人,命运使然。有谁能够说得明白!”

《列子》原文【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