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大病专项扣除规定(最容易被遗漏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

一年过去了,到3月1号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申报又要开始了。

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总共包括六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在前两年的申报中发现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项‬是容易被人误解和漏掉的,从而错失了退税的机会。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项”的定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一、大病医疗专项容易被遗漏的原因分析‬

(一)医药费用范围的误解

有人误解大病医疗专项只有得了“大病”住院的人才能享受大病医疗专项扣除,没得过大病没住过院就把这一项忽略了。

大病医疗专项扣除的费用,包括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的所有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不只是住院,还包括平时去药店买药、门诊等,是基本医保相关的费用都算。只要个人负担累计数额超过15000元,在80000元限额内,即使全是药店买药(当然必须是医保内),也可以申报,据实扣除。

(二)人员范围的误解

误以为只有个人的医疗费用能享受大病医疗专项,不知道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医疗费用也可以从自己的个税扣除。

夫妻双方可选一方申报,尤其是其中一方无收入或收入低无税可退的情况,要选择在收入高的一方申报。注意父母不在扣除范围。扣除额每人分别计算,8万元/人。

(三)不能设置预扣预缴

其它扣除项都可以提前设置预扣预缴,而大病医疗专项只能在第二年进行上一年度的个税汇算清缴时自行申报不能预扣预缴,往往也被遗忘了。

(四)完全依赖单位

有些人完全依赖单位,自己不了解政策也不操心,以为单位发工资时已经全给办了。而单位一般也只是简单发个通知,最多发个操作说明,具体申报还要靠个人。

二、医药‬费用‬查询‬

有人说每年零零散散地买药看病,不知道总共费用是多少,国家都帮你记着呢。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可一键查询,首页“年度费用汇总查询”功能,见下图1。

个人所得税大病专项扣除规定(最容易被遗漏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1)

图1: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首页“年度费用汇总查询”入口

把家人设置成“亲情账户”,即可查询家人费用,见下图2。

个人所得税大病专项扣除规定(最容易被遗漏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2)

图2: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首页“亲情账户”入口

每年申报时,先到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自己和家人的费用,超过15000元,即可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退税。

去年跟几个朋友闲聊天说起大病医疗扣除的事,一位朋友因自己没得过大病所以一直以为大病医疗专项跟自己没有关系,听大家一聊恍然大悟,赶紧把全家一年来的医疗费用查了查,汇算清缴时录了进去,退税三千多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