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

又到了一年一度写春联的时节了,大家忙活着买红纸或是送春联,但关于春联普通大众了解的并不多,今天希望用一篇短文简略的介绍春联!

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1)

春联的由来

春联最早称之为桃符,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

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2)

而比较详细地记载这种桃符文化及其演变的是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礼典第八·桃梗苇茭画虎》:

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仲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故用苇者,欲人子孙蕃殖不失其类,有如萑苇。茭者,交易,阴阳代兴也……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缚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悟虎皮饮之,系其瓜,亦能辟恶,此其验也。

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3)

后来人们逐渐简化不再是在桃木板上画神像,而是在上面写二神的名称,这并有了文字桃符。到后来不只是写二神的名称,而是在桃木板上书写祈福祛祸的吉祥话,慢慢的演变成在 两块桃木板上面书写对偶的诗句,挂在门的两旁。这便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也就是楹帖。根据谭蝉雪先生在 《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的撰文指出,我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根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云: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经由朱元章的推行春联才开始进入普通百姓。这便是春联的演变!

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4)

春联的贴法
  • 原则一:仄起平收

春联是对联中的一种,贴法上仍然讲求仄起平收,指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音即三四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定的音为一二声。

  • 原则二:上右下左

古人尚左,以左为贵,在家中大堂面向大门左边是尊位,也就是我们从外往进入家门右手。所以贴对联时上联贴在面向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面向大门的左边。

春联小知识20条:春联的3点知识(5)

贴春联的时间

农历除夕日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为贴春联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