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

一、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

田径场地是由古代奥运会的竞技场地逐渐演变而来。体育场的英文为“stadium”, 意思为露天运动场。据考证, 古代奥运会的竞技比赛最初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山宙斯神庙前的广场上举行。随着竞技比赛项目不断增加,竞技场地不断细化和分类,田径场地逐渐演变为目前奥运会使用的田径场地。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1)

古代奥运会采用的是一个弯道、两条直道的“马蹄形”运动场。这种场地一直沿用到1896年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第1届现代奧运会主会场是在雅典古运动场废墟上重建而成的。在1900年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现代奥运会上,由于当时没有一块修建好的田径场地,不得不将当时的田径比赛安排在巴黎郊外布洛尼一个林区的赛马俱乐部的跑马场举行,而且场地分散、设备极差,观众席只有500个座位。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2)

跑马场跑道长500米,由于土质松软潮湿,地面坎坷不平,而且布满草皮,使田径比赛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投掷比赛是在树林中进行的,链球项目几乎无法比赛。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3届现代奥运会使用的是双半径的椭圆形跑道,跑道周长为536.45米,直道长220米。20世纪初,出现了半圆式田径跑道。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3)

191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5届奥运会就是半圆式田径跑道,跑道周长为383米,接近现代400米的标准跑道。这条跑道首次用煤渣和石灰混合铺成,而且跑道外侧高于内侧,这在田径场地的发展史上是很大的进步。自此,各国开始修建周长为400米的半圆式跑道,并用煤渣、石灰等混合土铺设跑道。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4)

1928年第9届奥运会后,田径场的周长正式确定为400米,一直沿用至今。尽管其后又出现过篮曲式、三圆心式、尖圆式田径场,但在实践中,田径运动场地的半径逐渐固定为35~38米。20世纪80年代前,田径场地的建设多采用36米的半径,这种田径场有两个长为85.96米的直段跑道和两段长114.04米的弯道。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世纪90年代末多见半径为37.898米的田径场,这种田径场的直道和弯道都是整数,即直道长80米,弯道长120米。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5)

1968年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9届奥运会首次使用了一种全天候田径跑道合成面层,塑胶跑道田径场正式走上田径运动比赛的舞台。合成面层田径场地的使用对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及田径场地的项目布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合成面层跑道与煤渣跑道相比是田径场地建设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对田径运动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它解决了雨天无法进行田径比赛的难题。

田径场东西宽度(田径场地半径与周长的发展与演变)(6)

合成面层跑道的使用,不仅引发了运动员跑动技术的改进和跑鞋的创新,还对在田径场上比赛的大部分项目的技术和成绩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墨西哥奥运会田径场地为半圆式场地,半径为37.70米,跑道宽为1.25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