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

一部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神话史诗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创作来源及美学分析

一、创作来源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音乐与歌词都是瓦格纳本人根据北欧传说独立创作完成的。据传说:从前有一个荷兰的航行者,冒着巨暴的风浪要想绕过好望角,并发誓说必须完成其壮举,虽作一世的航行亦所不惧。魔鬼听了他的誓言,就判了他的罪,罚他终生在海上漂流,直至世界的末日;他将永远不得解脱(除非他能找到一个女子忠心爱他),直至他的死日。每七年许他登陆一次,让他去寻觅那愿以忠贞的爱为他赎身的女子。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

二、歌剧概说

《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继《黎恩济》之后创作的一部重要歌剧,所以《漂泊的荷兰人》的原名为德语,荷兰语是De Vliegende Hollander,英语则是经常被错误地翻译成“飞翔的荷兰人”、“荷兰飞人”的The Flying Dutchman。《漂泊的荷兰人》讲述了一个在海上长期漂泊的荷兰船长寻求解脱的故事:一艘永不靠岸的幽灵之船,一段注定漂泊的命运之旅。当狂风暴雨都已经历,真爱却在那瞬间来临。这个故事,带有奇幻色彩。作品含蕴着阴郁迷幻的色彩,只是偶尔夹杂着一些轻松悠闲的情调。这部歌剧的问世,使作者首次感到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卓越不群,其中的情趣始终不懈。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

这部歌剧的材料来源于海涅著作。海涅在《施纳贝勒沃普斯基的回忆录》(1834年)一书中,把中世纪幽灵船的传说小说化了,另外在他的《诺尔德奈旅行记》中对这一传说也有所记载。这一传说先后曾被很多浪漫派作家所采用,瓦格纳从海涅的小说中受到启发后,下决心把它改写成歌剧。写作中主要是根据海涅的小说,但另外也参照了威廉·豪夫的《幽灵船的故事》(1826年)。不过主要的情节还是来自海涅的作品,其他部分是由他自己创作出来的。上场人物中称做埃里克的猎人,是瓦格纳为了增强戏剧效果而设想出来的。据说1839年夏天,瓦格纳去伦敦的航海途中曾遭遇暴风雨的袭击,这一亲身体验中所得到的印象,对这部歌剧的音乐创作有很大影响。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3)

歌剧的结构虽然遵循了过去歌剧的规则,但也采用了宣叙调式的旋律,重视使用主导动机。这是向下一代的乐剧方向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作曲经过从1841年5月搬到巴黎直到夏天这一段时间内,完成了除序曲之外的大部分作曲,当年的11月间,完成了包括序曲在内的全部总谱的写作。在完成这一作品时,瓦格纳高兴极了。他在总谱的最后一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在黑夜贫困之中,通过荆棘的道路,走向光明的世界。神啊!请您保佑吧!”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4)

三、前后演出

他本想早日在德国的剧院上演此剧,但在莱比锡这一歌剧被认为过于阴郁而遭到拒绝,另外,在慕尼黑也以不是专为德国剧院而写的,不合乎观众趣味为理由,把剧本退了回来。最后,借助于在柏林逗留的迈耶贝尔的力量,才得到了柏林剧院的答复,同意接受这部作品。但事实上这次上演是很不顺利的。《黎恩济》上演成功之后,于1843年1月20日在德累斯顿首演了这部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曲家原认为这完全是一部以德国人为对象而写的作品,可是却没有像《黎恩济》那洋受到欢迎。仅仅上演了四次就被撒掉。当时的观众都在期待着能够再看到一部像《黎恩济》那样的歌剧,可是这次上演的《漂泊的荷兰人》舞台场面却是那样的单调而冷清,观众对此很不感兴趣,也表示很不理解,这种情况是不难想象的。有一些评论家对这部歌剧抱着嘲弄的态度,而且还给了极为苛刻的评论。在柏林的上演也极不成功。然而,1865年,在德累斯顿再一次搬上舞台时,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那以后,上演的次数倍增。1884年8月13日,在当地创造了百次公演的记录。1899年1月2日,举行了第200次公演。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5)

四、作品分析

1.剧情介绍

第一幕

挪威南部峡湾海岸边

一艘挪威船为了躲避海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暂时驶进挪威南部的峡湾海港中避难,船长达兰德指挥水手们安定船只,待风雨过后再出发。他吩咐舵手留守在甲板上观察后续状况,便和其他水手下船舱休息。舵手为了打发时间、同时避免自己打瞌睡,于是唱起思念家乡情人的短歌,但没多久,就因体力不支而陷入梦乡。就在此时,一艘有着血红色大帆、漆黑色船桅、看来气氛诡异的船只逐渐靠近挪威船,这就是传说中的“幽灵船”。待幽灵船停妥后,船上走下一位面容憔悴苍白的男子,他就是受上天诅咒的荷兰船长。荷兰船长感叹自己受上天的命运,虽然他曾尝试以自杀、或是将船开向礁石猛力撞击,但都达不到解脱的效果,因为上天所赐予他的,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长期折磨。他何尝不希望能够找到一位真心爱他的女子,但这么多年来(荷兰船长在海上漂流已经有许多年头了,这又是一个七年的时期),他早就不抱任何希望,现在只祈求永恒的毁灭、一了百了。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6)

挪威船长达兰德休息过后,回到甲板上视察状况,却见到旁边停了一艘气氛鬼魅的大船,还有一位面容憔悴的男子。他询问起对方的来历,荷兰船长幽幽地说:他来自遥远不知名的地方,这次上岸只求再次寻得一位真心爱他的女子。同时荷兰船长也问及:达兰德是否愿意邀请他到家中小歇一番?如果愿意的话,荷兰船长将有金银珠宝相赠。达兰德眼见财宝当前,满心欢喜就答应了下来;荷兰船长在谈话中得知达兰德有一个女儿还未曾出嫁,便又提出了第二个请求:达兰德家中是否有女儿?有的话,可否引见介绍,还望允许向她求婚,并说愿以全部的财物作为报偿。如能牵成一段姻缘,到时我身上的诅咒就可得到破解。达兰德心想,他只不过是为了避海上风雨来此暂歇,却意外地得到了一笔财富和这位“准女婿”,于是他也就满口答应将从中搓合。这时挪威船上的舵手高喊“南风又起!”,于是水手们忙着收锚启航回家,在挪威船长的带领下,荷兰船长的幽灵船也尾随在后,前往达兰德家中“提亲”。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7)

第二幕

挪威船长达兰德家中

村庄里的女孩们齐聚在达兰德船长家中,在森塔的乳娘玛丽的带领下,忙着纺纱织布,等待水手们的归来。森塔在一旁望着墙上荷兰船长的画像出神,乳娘要森塔不要浪费青春时光在一幅画像上面,其他的女孩们则是半开玩笑地嘲弄着森塔:“居然会为一幅画多愁善感!”森塔是个多情的女孩子,《漂泊的荷兰人》的故事很早就在她的心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顿时,森塔则是不服气地唱出一段“叙事曲”,告诉大家有关荷兰船长的传说故事:“一位被上天诅咒的航海人,必须在海上长期漂泊,每七年才有一次上岸的机会,如果他遇见一位真心爱他的女子,诅咒将会解除。”森塔愈唱愈投入,最后竟当众宣布:“我就是那位解救荷兰船长不幸命运的女子!”众人一听,大为吃惊。此时,猎人埃里克进来通报挪威船返回的消息,女孩们则是忙着准备迎接水手们的工作,只留下森塔与埃里克两人。埃里克对森塔痴情已久,始终未得到森塔的一颗爱心,而森塔的父亲又嫌埃里克出身低,只是一名猎人,并不赞成两人的交往,而当埃里克听见森塔又当众宣布即将要献身解救荷兰船长,让埃里克更加气馁。不过埃里克也向森塔提出一项“警讯”:他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天来了一艘异国船只,船靠岸后上来了两位男子,一位是森塔的父亲达兰德,另外一位则是身穿黑衣、面容忧愁的外国人,森塔则是热情地上前拥抱外国船长,而后两人还搭船离去。森塔为埃里克的梦感到欣喜不已,这表示她之前所预感的果真没错。埃里克闻言大为惊恐,他在愤怒与伤心之下匆忙离去,而森塔一个人望着荷兰船长的画像继续沉思。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8)

就在这个时候,达兰德也带着荷兰船长悄悄地进门来,正迷惘地注视着墙上那张传说的故事中不幸主人公画像的森塔,无意间回过头看见他们,吓了一跳。那位客人的相貌,与画中人惊人地相像,她就立刻被他迷住了,她的忠贞之爱无形中已贯注在这位客人身上,她感觉到有赎救他的使命。当时,达兰德也热心地为女儿森塔与荷兰船长相互介绍,他告诉森塔这是一位“既慷慨,又富有的男士”,同时他又向荷兰船长称赞自己的女儿是“世间少见,又美丽、又善良的女孩”,他肯定森塔绝对会是荷兰船长眼中最好的选择。当达兰德在游说“双方当事人”的同时,森塔和荷兰船长彼此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对方身上,而达兰德则是识趣地暂时回避,让这“小两口”单独交谈。荷兰船长与森塔相互注视了一段时间,两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荷兰船长认定森塔就是他的救赎天使,而森塔也热情地宣告:她将献出永恒的忠贞与爱情,来征服撒旦的魔咒。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9)

当达兰德再次回来的时候,原本陌生的小两口,似乎成了相知相惜的终生伴侣,而达兰德也兴奋地拥着森塔和“准女婿”,高兴地去参加宴会。

第三幕

月夜的海洋码头岸边

挪威水手在平安归来之后,和心爱的女孩们在海洋码头举行庆祝晚宴,他们也邀请同样停在岸边的荷兰船水手加入他们。他们向荷兰船呼唤多次,都没有得到回音。于是,开始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幽灵船”。顷刻间,岸边风浪大作,荷兰船上传出鬼魅般的歌声,挪威水手试着以快乐的饮酒歌声压过对方,但最后终被荷兰船上的幽灵歌声占了上风,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0)

挪威水手在恐惧中一哄而散。随后,森塔与埃里克上场。埃里克不相信森塔竟然答应一位素未谋面的男子的求婚,他请求森塔回心转意,不要忘记当年曾经许下的相爱诺言,但森塔心意已决,婉拒了埃里克的要求。就在两人言谈之间,荷兰船长悄悄登场。他以为森塔背叛了拯救他的誓言,在心灰意冷之际,遂毅然而去,返回到自己的船上,准备再次起航,继续漂泊的生活。那时森塔急忙追喊,说她是忠心爱他的。森塔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贞与爱意,她攀上岸边一块高耸的悬崖边缘,两臂向着那荷兰人张开,纵身跳入海中。这时,荷兰人的幽灵船也破碎而一同沉没了。海水涌起了高浪,旋又落下,激成了急流的漩涡。一阵汹涌狂涛后,海面上浮现了荷兰船长与森塔相拥的身影。接着,在朝阳的光辉中,两人紧紧相拥,升天而去。

2.美学鉴赏

序曲 有活力的快板,d小调,6/4拍子,圆号和大管奏出“被诅咒的荷兰人的动机”(谱例1 A),上面加上弦乐高音的震音表现波浪滚动的声音。整个弦乐组以半音阶的进行来表示波涛的高峰以及暴风即将来临的情景(谱例1B)。这期间依然由管乐器继续吹奏着“荷兰人的动机”。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1)

暴风情景的部分结束后,转为行板,由管乐器呈示出F大调优美的第二动机,象征着森塔的出现(谱例2A、B,但这一谱例是第二幕中出现时的形态)。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2)

开头的“诅咒的动机”(即“荷兰人的动机”,谱例1A)再次出现,暴风再次大作。达到了ff的强度。在中途稍微平息时,传来了水手们的合唱(谱例3B,是第三幕中出现时的形态)。

暴风仍不停息,此时森塔的“拯救的动机”同“荷兰人的动机”不断地相互交替反复着,进入D大调,2/2拍子的活板(“拯救的动机”是以乐谱2 C的形态出现)。构成了最后的高潮之后,在f的强奏中乐曲结束。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3)

第一幕

挪威南部峡湾海岸边

第一场 引子。激烈的暴风雨在拼命地吹打着。挪威的船随风飘流,刚刚到达了这里的海岸。

弦乐器表达出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水手们一面唱着歌,一面进行船上的作业(谱例3A,水手的呼叫声)。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4)

船长达兰德让舵手观察情况,自已同其他船员一起到船舱里睡党去了。舵手一个人唱起了乡愁之歌(谱例4)。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5)

不久,为睡魔所袭沉睡过去。这时,一.艘漆黑的、桅杆上挂着血红帆的帆船也正要在这里通过,同样也被暴风雨推到这个港湾里来了。在这里抛锚,捲起了蓬帆。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6)

第二场 咏叹调。 一个面色苍白、发须漆黑的人登上了陆地,唱起咏叹调,悲叹着自己一生的遭遇(谱例1A,在管弦乐上出现谱例1 B)。“时光在流逝,七年的光景又过去……”。即使投身大海,或者船触上了暗礁,都不允许他死去,他是一个必须永远在海上漂泊流浪的人。而且从来不曾有过一个愿意给他忠贞的爱的女人。正因为如此,恶魔才允许他每隔七年可以上岸一次。

第三场

场景唱段、二重唱以及合唱。睡醒了的达兰德同荷兰人相遇。看到荷兰人有那么多的宝石,立刻垂涎三尺,非常羡慕。荷兰人听到达兰德有一个女儿时,就向他提出求婚。被欲望所诱使,达兰德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不久,乘着南来的顺风,两艘船一起驶向达兰德的故乡。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7)

第二幕

挪威船长达兰德家中

【引子】 庄严的快板,降B大调,4!4拍。是由表示水手呼声的动机和表示波涛翻滚的弦乐动机所构成的。下面有纺织姑娘们合唱动机所构成的连接部。

第一场 歌曲。场景、唱段、叙事曲以及合唱。在达兰德的家里,少女们一面纺着纱,一面唱着“纺纱歌”(谱例4)。只有森塔人坐在沙发 上(谱例2A),一面望着后面墙上挂着的漂泊的荷兰人的画像,一面陷入了沉思,她产生了一种不能不搭教这一不幸人的心情。在少女们的催促下,她唱起了漂泊的荷兰人的叙事曲(谱例6)。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8)

不久,她为之感动,说出自己要以忠贞搭数这个人(谱例2A、B)。

第二场 二重唱。这时,爱着她的猎人埃里克上场,听了她讲的话,瞥告她说(谱例7,埃里克的爱情之,歌):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19)

梦中见到她的父亲领着一个奇怪的、同这张画像一模一样的男人,从海里归来。森塔同那男人拥抱接吻,然后两人一起向大海走去。森塔竞听得出了神,为他所讲的梦景而神魂颠倒,情绪激动(谱例2A)。埃里克见到这般光景,大失所望地离去。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0)

第三幕

月夜的海洋码头岸边

【间奏曲】 从谱例2 的变形处开始,出现谱例5和谱例3的部分动机。在前景旁边有达兰德的家,背景上有点着灯火的挪威人的船和一片漆黑、鸦雀无声的荷兰人的船。

第一场 水手们的合唱和合奏。在挪威的船上,水手们边喝边唱地喧闹着(谱例3B)。岸上的少女们向荷兰船打招呼,可是荷兰船里却仍是鸦雀无声,连一点灯光都看不到。不一会儿,海上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荷兰船里却奇怪地活跃起来了。听到船员唱起这支船的奇怪命运,大家都毛骨悚然地躲起来了。过了不久,风平浪静,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寂静景象。

第二场 终曲,森塔上场。埃里克从后面追赶上来,哀叹着自己被抛弃的悲伤。他回想起过去她曾为爱情对自己宣誓的情景(谱例10):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1)

荷兰人在暗地听到这歌声,喊出绝望的声音跳了出来,让手下做好开船的准备,然后对森塔叙述了自己所受到的可怕的惩罚,公开了自己正是人们所害怕的那个漂泊的荷兰人。劝说森塔与其同自己分担这灾难,不如留在此地渡过幸福的日子为好。说完之后就离开这一群被吓的目瞪口呆的人们,开船而去。当他的船正要开走的时候,森塔用力甩开了正在用力拉着她的父亲和情人的手,登上海岸的岩石,

在宣誓要对荷兰人忠贞的同时一跃投入大海之中。就在此时,荷兰人船也破碎而沉没了。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2)

在漂浮着船的碎片的大海中,庄严而神圣地出现了荷兰人和森塔的身影。此时,朝阳升起,在耀眼的曙光中,两人紧紧地拥抱着,向着天空上升而去。

五、剧本特色

瓦格纳在这部歌剧的序曲里运用了全剧的主导动机,把剧中的情节借音乐做了很美丽而动听的叙述。开始是描写暴风雨的句子,从中展现出了有力、但阴郁的、代表荷兰人的动机。管弦乐正如暴风雨中汹涌澎湃的海洋,在这暴乱的声浪中,代表那荷兰人的主导动机一再浮现,仿佛在狂乱阴惨中看见了他的影子一样。他站在那里,希望等死的降临,但他却死不了。激怒的乐声消逝后,就听见一缕平静而稍稍动荡的句子,这正是在剧中荷兰人的船驶进平静的挪威港时听到的句子。这时,又听到了那荷兰人的主题,但这回听起来柔和多了,好似那风吹浪打的苦命人终于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一样。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3)

这时,我们立刻又可听出他这片刻的安宁是谁的赐予,因为就在这时出现了剧中第二幕森塔叙述《漂泊的荷兰人》的故事曲。但这里只是那歌曲第二部开始的几句,而不是那首歌曲的全部,这可当作森塔那质朴天真的美丽的写照,所以就说它是代表森塔的动机,也不为过。紧接着是写荷兰人的船驶向港口停泊的句子,然后代表荷兰人的动机,渐渐低弱,直至完全消逝。突然管弦乐又卷入澎湃的惊涛骇浪中,随着带来了荷兰人在第一幕所唱的哀愁的调子;荷兰人的动机再度出现,乐声也好像写着那因暴风雨而愈加汹涌起伏的海洋。甚至当我们听见那水手的句子时,管弦乐声仍激荡不已,使人如闻水手呐喊于暴风雨的海上。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4)

六、演出精彩

《漂泊的荷兰人》是瓦格纳艺术开始走向成熟时期的第一部歌剧代表作,也是他向“乐剧”迈出的第一步。瓦格纳根据自己在海上遭遇暴风雨的真实经历并结合流传已久的北欧传说,创作出了这部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神话史诗作品。《漂泊的荷兰人》因其阴郁迷幻的色彩中掺杂着偶尔流露出的轻松优雅格调,人声与管弦乐完美融合的创作手法,爱情与命运交织的情节冲突,牺牲与拯救的深邃哲学命题,使得自问世之日起便成为了瓦格纳作品中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5)

《漂泊的荷兰人》作为“2012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开幕大戏,同时也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一部瓦格纳歌剧。2013年是这位艺术巨人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以这部作品率先开启纪念瓦格纳的盛大序幕。《漂泊的荷兰人》秉承着国家大剧院所一贯坚持的集结世界顶级艺术人才的国际化先进创作理念,主创团队沿用以天才歌剧导演强卡洛为核心的黄金班底,剧中全部主要角色都特邀有着丰富演绎德奥歌剧演出经验的优秀艺术家加盟演唱,舞台呈现方面则运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出堪比3D魔幻史诗大片的壮观效果:阴森恐怖的幽灵船,薄纱、丝绸与12块大幅投影幕布结合高科技手段的巧妙运用,逼真表现出大海上波涛汹涌、狂风肆虐的场面,

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影响(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26)

结合着大气磅礴的音乐,散发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荷兰人那天涯孤旅漂泊的凄惶、永无故乡的绝望,以及最终经受纯洁爱情救赎后一切动荡与苦难烟消云散的悲悯与平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