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笑的错字故事(耐人寻味的错字)

汉字书写要规范正确,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在古今名人的题墨中,有一些刻意缺写某字笔画的情况,或故意把字写错,或将字写别,其意义深刻,有的成为独特的传世佳作,却显得幽默诙谐,意趣盎然,兴味无穷,耐人寻味。

最好笑的错字故事(耐人寻味的错字)(1)

孔府位于曲阜老城的中心,坐北朝南。红边黑漆大门的正中上方,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

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对蓝底金字的对联,人称“天下第一联”。联曰: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的布局,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所以这副对联,上联写的是官衙,衍圣公府之第;下联写的是内宅,圣人之家。

咸:都,全;休:喜乐、吉祥,福禄。大意可以解释为:

在我国一些名胜古迹的墨宝中,也有一些明显的错字,这些错字都寄寓着深刻的用意。

东岳泰山上,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虫二”两个醒目的大字。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个叫刘延桂的人题镌的。许多游人不解其意。其实,此中隐藏着一个有趣的谜语故事。相传,明代才子唐伯虎登岳阳楼,用笔在楼上写“虫二”二字转身而去。有好奇文人追上讨教。唐伯虎告之乃寓意“风月无边”之意。原来繁体字“風”字去掉外边的边儿和里面的一撇,就是一个“虫”字,“月”字去边儿便是一个“二”字。后来,有人将这个隐谜搬上了泰山,供天下人欣赏。

扬州平山堂里,悬挂着一块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为追怀欧阳修而题的“风流宛在”的横匾。这块横匾中“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让人领悟到欧阳公风流仍在,一点也没有让时光流走。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景名碑上,“鱼”字底部的四点少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港观鱼”四字是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崇尚“好生之德“。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遇水而生,遇火而死,便将碑文中“鱼”字下面的四点改成三点,意在鱼儿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中,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最好笑的错字故事(耐人寻味的错字)(2)

杭州西子湖的岳飞墓前,一堵洁白的墙壁上题写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引人注目。但是,那个繁体“国”字却少了一点。传说北宋末年,岳飞的母亲看到国家沦亡,皇帝被俘,心情无比悲痛。为了激励儿子抗金救国,报仇雪耻,便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岳母将“国”字少刻一点,取国一日不可无君之意,借此激励岳飞救国。后人为岳庙题字时,特意将“国”字少写一点,正式沿袭这一历史传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