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晚上海滩(大连台山-夏夜的蛐蛐声)


台山晚上海滩(大连台山-夏夜的蛐蛐声)(1)


台山晚上海滩(大连台山-夏夜的蛐蛐声)(2)


台山晚上海滩(大连台山-夏夜的蛐蛐声)(3)


台山晚上海滩(大连台山-夏夜的蛐蛐声)(4)

小时候我住的大连台山街没有楼房,人们全部住在由平房围建的四合院里,每家的四合院都有砖或石头砌的围墙,夏秋之季,天天都可以在院子里听到墙缝里蛐蛐的叫声。

蛐蛐属蟋蟀总科,学名也叫蟋蟀,是鸣虫,昆虫纲,直翅目。蛐蛐是蟋蟀的俗名,又叫夜鸣虫,因为它在主要在夜晚鸣叫。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有1.4亿年的历史。蛐蛐还叫斗虫,两雄相遇,会发生争斗,古代和现代,都有养蛐蛐玩斗赌输赢的活动。

每年的夏秋之节,院子里到处都有蛐蛐的叫声。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也没有电视,每到晚上家家都很早睡觉。如果天热睡不着,坐在院子乘凉,就会听到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有的声音尖细,有的声音洪亮,

“唧唧吱--唧唧吱--”,“蠼蠼蠼蠼--”,“嗞嗞嗞--嗞--嘟嘟--嗞----”。这些声音是由不同品种的蛐蛐在不同情境下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开联欢会似的,你争我抢,唱个不停。

如果有人走到蛐蛐鸣叫的地方,它会立即停止发声。过了一会儿,如果它听不到人的走动声音,它会再次叫唤起来,而且会叫得更响。

蛐蛐生性好斗,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起翅膀鸣叫一气,相互示威,然后就会头对头,牙对牙地互相对咬,打斗几个回合之后,败者会立即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长鸣,十分得意。由于蛐蛐能鸣善斗,唐代就有养蛐蛐互斗之风,据说一只善斗的蛐蛐能卖好多钱。

我读小学的时候,街道上有很多人养蛐蛐并训练蛐蛐咬斗。有些人用小盒子养蛐蛐,有的人小罐养蛐蛐。斗蛐蛐的时候,人们会把蛐蛐事先放在一个不透光的竹筒里或者是纸筒里,双方约好相斗的时候,会把蛐蛐罐放在地上,罐上留一个小孔,可以观察到罐内情况。然后双方把小筒打开伸到蛐蛐罐里,把蛐蛐放进去。当两只蛐蛐在罐里相遇之后,就会面对面示威、鸣叫,然后扑上去进行撕咬、扑斗。如果蛐蛐放进罐里不打斗,主持斗蟋蟀的人就会用一根茅草挑动蛐蛐打斗,直到分出输赢时为止。

斗蛐蛐的时候,周围会围上一群人或小孩,争着往罐里观看。有时围观的人会下注押蛐蛐斗输赢。那时候,很多小孩或青年都养活蛐蛐或斗蛐蛐,还有人捉蛐蛐卖钱。

蛐蛐生长在院落四周的墙缝里,那些喜欢鸣叫并且好斗的蛐蛐在居民区根本捉不到,偶尔能够捉到的蛐蛐都是不太好看,也没有战斗力的灰白色的蛐蛐,那些长相凶猛,能叫善斗的蛐蛐只能到野外去寻找,野地里长大的蛐蛐颜色一般是青黑色或青黄色,放在蛐蛐罐里,只要不打扰它,它就会振开双翅不停地鸣叫。如果把别的蟋蟀也放到蛐蛐罐里,两个蟋蟀不打出个输赢,一方是不会退缩或逃跑的。不过,在蟋蟀罐里一方一旦斗输了,输的一方很可能就会被赢的一方咬得断肢残臂的。所以,斗蛐蛐时,输的一方基本上就废了,主人也不会继续养活它。

因为街道上许多青年人和小孩都风行养蛐蛐、斗蛐蛐,我也经常去野外捉蛐蛐。我没有钱买蛐蛐罐,就去捡罐头盒自己做,蛐蛐筒用纸卷,虽然不那么高雅,但功能并没有什么差别。

我经常到台山水源地后面狗碑旁边和老麻沟种地,干活累的时候,会坐在田边休息。干到下午三四点钟以后,也会坐在地边听蛐蛐叫,欣赏不同的蛐蛐声。蛐蛐在没有干扰的时候,会发出鸣叫声吸引配偶,两只雄性蛐蛐相遇的时候会发出相互威胁的叫声。捉蛐蛐只能寻音而找。

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和范树信到老麻沟捉蛐蛐。沟里到处都能听到蛐蛐的叫声,我们不知去找哪一只蛐蛐。正在这时,离我们很近的一座坟头传来“嗞嗞……嗞嗞……嘟嘟……嗞……”的蛐蛐叫声。

这只蛐蛐的声音特别响亮,我和范树信相互一对眼色,便向坟头轻轻地走去。根据这个声音我们判断,蛐蛐应该在外面叫唤。我俩在草丛中和石头缝里慢慢地仔细寻觅着,终于在坟头旁边的乱石堆上看到了一只正在“嗞嗞”唱歌的蛐蛐。这只蛐蛐呈黑褐色,个头极大,正振翅高唱。我把手掌屈成扣状,猛地扑了过去,却没有扣住。蛐蛐一下子跳起来,迅速钻进坟头的石缝中。我和范树信非常懊恼,站在那里默默地等着蛐蛐再次叫唤。果然,不大一会儿,这只蛐蛐又发出嗞嗞的叫声,它似乎向我们示威:怎么样?你们抓不到我吧。

范树信看着我,我看着范树信,谁也没有办法。过了一会儿,范树信说:“这坟快塌了,肯定没主,把坟头拆了。”

拆就拆,我一点也没有犹豫,就和范树信动起手来。拆了半天,终于把坟头拆掉了。那只蛐蛐又钻到另一堆乱石里,我们俩继续追踪,翻石头找它。由于我们是两个人配合,蛐蛐终于被我们捉到了。我把带着的纸筒拿出来,把捉到的蛐蛐放进去。

回到家里,我把蛐蛐装到事先准备好的罐头盒里,精心地养活着。这只铁青色的蛐蛐个头大,长相凶猛,非常爱叫。每天我都可以听到蛐蛐“嗞嗞嗞……嗞嗞嗞……嘟嘟嘟”的叫声。

当这只蛐蛐养熟之后,我也拿出去和别的小伙伴斗蛐蛐。由于我的这只蛐蛐非常凶猛,几乎每战必胜。有一次我拿这只蛐蛐与西街一个叫小锁的人斗蛐蛐,一不小心,蛐蛐从斗蛐蛐罐里跳出来,一下子钻进的街旁边的一个砖缝里再也没有出来。因为这是别人家房子的砖缝,我无可奈何,只能自己伤感。这只蛐蛐逃掉之后,我在那户人家的墙根下守了好几天晚上,始终没有找到这只给我带来许多快乐的蛐蛐。

现在城市里很少能听到蛐蛐的叫声了,但童年时代这些小精灵的歌声是非常美妙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