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句我担心胜过所有情话(给咱捎个话托付的是信任)
给咱捎个话
(本文所有照片来自网上)
小时候的村里,人们心里有很多讲究,却都有一个不太讲究的口头禅:给咱干个啥。比如,走在街上,常常会听到有人说,给咱捎个东西,给咱捎个话。
捎东西大概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捎着买,比如代买一把菜、一斤盐,一瓶醋等。另一种是捎着带,把锄头捎回家、把书包捎到学校、把馍笼子捎给亲戚等。这些行为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趁着方便,图着省事,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更省事的是捎话。话在嘴里,不用肩扛或手拿,张口就可以捎过去。
那时候,通信的末端大都在镇上。要往外寄个信、打个电话、发个电报,都得往镇里跑。同一个镇的人相互联系,就很少写信、打电话,更不要提发电报。有事了,紧急又重要的话,骑上自行车,或者迈开双腿,出门直接跑过去,十里八里都不是问题。不太重要的事,先搁在心里,等着机会,看谁顺路,把话捎过去。家里有了白事,黑天连夜地会朝不同方向派出人,分片上门去给亲戚报丧。喜事的通知则要从容许多,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就可以定下来。重要的亲戚朋友得当面去说,不重要的就可以让人捎个话。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捎话除了告知某件事情,做出某种约定,有时就只是一种牵挂或问候。有人要上集,老太太会给人家说,“你如果见了俺二女婿,问问他,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村里有人参军要到新疆去,出发之前,有人会上门来央求,“你到了新疆,如果见到我们家的军娃,给他捎个话,说我们都好着,让他放心。”
无论捎信儿还是捎问候,看似简单。有时也会出现情况。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男女老少都爱说这句话。可是,要捎的话无影无形,不是具体的东西,可以看在眼里,放在手边,提醒着人们,有时真会存在肚子里,忘得死死的,误了人家的事。有时候则会因为耳朵听岔了,或者心里记乱了,把日子说错了,把事情说偏了,给人帮了倒忙。慢慢地,大家会发现,捎话并不是一件可以随便的事。要知道村里谁记性好,谁忘性大,谁能靠得住,谁又靠不住,得找一个更靠谱、更知己的人来捎话。否则,真闹出情况来,村里人不会说那个误事的,反而会笑话托事的,说你长个啥脑子,竟然会找他来捎话。
“东西越捎越少,话则越捎越多”。能让捎东西的关系都很近,让人捎一斤水果糖,免不了要拿出几个让人家尝尝,捎带的熟人也会给自家孩子再捏上几个。一路捎下来,东西只能越捎越少,没见过哪个捎东西的人还会往里添加。捎话则不一样。话在嘴里,不像印在报纸或者写在信上,那样交给别人,转身就走,任人去读。一般会把要捎的话想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说清楚意思。除了把意思说清楚,往往还会加上一些感情因素,比如托付口信时的情形,托话人近日的状况,以及自己对相关人员、谈及事情的感受和建议等。有时候,一句话的事,会说上半天。经常还有人心里觉得不踏实,会再找捎话的人,请人家把捎的话再说说,把相关情况再问问,一件事情有时会反复好几次。
话传多了,难免言多有失。有时捎话的人,无意中会说一些托话人没有让说的,甚至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多说了半句,让接话的人担心或猜疑半天。有时捎话的人出于好心,会主观地进行猜测,结果猜错了,把话说反了。再有时,所托非人,明明捎的是一句关心话,却被捎出不相信的意思,闹出一些是非。更有甚者,把本应两个人知晓或者小范围内掌握的事,到处张扬,传得路人皆知,让托付者十分尴尬,有时还会生气埋怨。所以,那些被大家公认靠谱的人,除了对托付的事上心、有个好记性,还得心里明白、嘴巴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不说,更不会说给无关的人。
比起这种“给咱捎个话”,还有一种情形让人不那么愉快,“给他捎个话”。能用这种口气说出的,往往都带着消极的情绪。或者是基于不满的提醒,或者是出于责备的警告。比如,你给他捎个话,让他赶紧把欠我的钱还了,或者让他不要再到处嚷嚷,或者让他不要再四处逛荡等。这样的话,让捎的人很为难。不捎吧,眼前这个主,能用这口气交待的,不是二大爷,就是亲老子,不敢不应,也不敢拧次。捎吧,让别人不愉快的话,怎么都难以出口。原模原样讲吧,不小心就会入戏,好像自己对人有意见,把自己捎进是非中。常常是,接话的不是个善茬,会把反击的情绪和意见冲他而来,对他嚷嚷。到最后,还会让他把话再捎回去,你也给他捎个话,他不要这么咄咄逼人、不要这么自以为是、不要这么……让捎话的人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现在通信方便了,老人小孩都随身带着手机,随时可以与人联系。沟通交流方便了,让人捎话的现象就越来越少,相互间借捎话聊聊天,哪怕惹出笑话的机会也就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