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1)

早已拍摄完成的70集电视剧《霍去病》直到现在,依然还不能播出,甚至于许多网友一听说这个电视剧,就恨得牙痒痒的。

那么,情况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这倒不是观众讨厌霍去病,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喜欢霍去病这个民族英雄了,所以才不希望他被歪曲和丑化,拍电视剧来亵渎他。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2)

(编导们是认真的吗?汉武帝会和匈奴和亲,霍去病是为了一个女人才出征匈奴?)

看到这个故事情节简介,简直就是震碎三观!

原来霍去病攻打匈奴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真是荒谬绝伦!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3)

真实历史中保家卫国英雄气概,被某些人矮化成了儿女情长。

说到底,这根本就不历史正剧,只不过是打着历史正剧名头的古装爱情片!

而且,剧中又多了一个女扮男装上战场出谋划策的“女诸葛”而已。

真实的历史中,霍去病哪需要什么人出谋划策,他自己就是决策者、指挥者,天生军神!

但在编导看来,这样的人是不应该存在的。

于是乎,霍去病是在边境的忍冬营当一个小卒,有女主这个女扮男装的师兄,不知道卫青是自己舅舅、汉武帝是自己姨夫。

在《史记》里面,司马迁批评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霍去病年幼之时,正是皇后卫子夫最为风光的时期,正所谓“爱屋及乌”,汉武帝对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另眼相看,这个外甥霍去病也是宠爱有加,所以才会将霍去病带在身边,重点培养。

可在电视剧中,霍去病竟然什么也不知道,还跑去当了一名小卒。

据说这还是导演考究了8年、耗资数亿、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改编得出来的。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4)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5)

(真是搞笑至极!)

说白了,编导就是不相信霍去病是“天生战神”,再加上想要娱乐性,于是乎就在剧中掺水,加入好几个女性角色,让她们和霍去病发生爱情纠葛。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6)

其实像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天才并非个例,纵观世界历史,这样的天才也是比比皆是:

瑞典的查理十二世18岁领军征讨四方;

拿破仑24岁打赢土仑战役升为准将;

勒班陀海战时天主教联军的统帅唐·胡安也年仅24岁;

17岁的农家女贞德,出道即是巅峰,指挥军队大败英军,拯救了法国;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7)

(少女贞德17岁出道即巅峰,其实这样的军事天才比比皆是)

……

既然这样的天才到处都有,为什么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个17岁的天才战神霍去病,就要被这些无耻的编导抹黑呢?

就连司马迁都没对霍去病的战绩提出什么疑义,但这些编导都根本不信,昧着良心说从《史记》、《汉书》的记载里挖掘出来的,司马迁和班固若是泉下有知,非得再气死一遍不可!

《汉书》的作者班固跟随着另一个天才战神窦宪,一个从未打过仗的纨绔子弟,顶级外戚,第一次出击就打穿了匈奴,跑到现在的外蒙古搞了个燕然勒石,如今碑文的原件还在蒙古境内。

其实这就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翻版!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8)

(窦宪“勒石燕然”,受封“冠军侯”,这样的天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也是层出不穷)

这剧1620 年拍摄,2017年杀青没上映就是因为被举报了,无数人对此群情激奋。

许多人本以为可以看到霍去病痛击匈奴,展现汉家男儿保家卫国的风采,可没想到却是霍去病和几名女主卿卿我我,甚至于就连攻打匈奴的动机竟然也是为了女人,这又怎么不让人义愤填膺呢?

当时,历史圈那边联名举报,举报信写了二十多页附上了不少历史佐证资料直接发给了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决定不通过审核。

所以这部戏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矮化民族英雄的问题,而不是某些演员的粉丝说的什么民族团结问题。

如果真是所谓的民族团结问题,那么为什么在15和16年前后,央视大力推荐宣传描写汉武帝、张骞、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等的《河西走廊》吗?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9)

这部剧是因为打着历史正剧的头衔乱改历史人物被举报了,和民族团结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就是看不惯某些人歪曲真实的历史,矮化我们的民族英雄!

话又说回来,其实像霍去病这样的人物,一生没有任何的波折,如果以他为主角,只适合拍纪录片,而不适合拍影视剧!

这其实也就是为何以他为主角的影视剧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

可某些人偏偏不信邪,想用电视剧的手法,加入大量的虚构的儿女情长这些东西,或许他们的本意只是想要赚钱,无底线地讨好某些人群,而置真实的历史于不顾。

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简介(霍去病出征匈奴竟是为了女人)(10)

(这种辣眼睛的爱情戏,还是少拍为妙)

这样的一种行为,必然会惹众怒,连基本史实都不顾,又岂能让人不心生反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