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里实测(3.3秒百公里加速的Model3有水分)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人上传了一张截图,说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3.3秒,但是右上角打了个星号,然后在截图的最下方用不起眼的灰色字写着“减去了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于是下面的评论区就炸锅了,很多人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减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里实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里实测(3.3秒百公里加速的Model3有水分)

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里实测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人上传了一张截图,说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3.3秒,但是右上角打了个星号,然后在截图的最下方用不起眼的灰色字写着“减去了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于是下面的评论区就炸锅了,很多人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减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时间,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特斯拉的官网上,Model 3 Performance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确实有一个“减去起步时间”的备注,而标准续航版的5.6秒却没有备注。这个起步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减去,减去以后的加速成绩还真实吗?坦白说,这个问题同样也在我的知识盲区,为了弄清楚,我查阅了很多英文资料,算是大体上理清了来龙去脉。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成果,六级水平加上时间仓促,难免出错,欢迎大家一起来指正交流。

什么是“起步时间”?

零百公里加速,简单说就是看一辆车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最短需要多长时间,大部分车企都会主动公布性能车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在北美流行一种粗暴的竞速赛,叫做Drag racing,也就是直线竞速赛,小伙伴们可能在游戏里体验过。一般两辆车一组,PK直线加速。虽然这种比赛听起来很街头,但实际上非常专业,直线竞速赛的鼻祖NHRA就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比赛规则,特斯拉所说的“起步时间”就源于专业直线竞速赛中的Rollout。

所谓的Rollout就是“实际加速时间和观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但这只是高度概括的概念,要想完全理解我们还必须了解直线加速赛的计时方式。

直线加速赛在起点使用的是一个叫做“圣诞树”的发令灯,为什么叫做“圣诞树”呢,因为它长这样。圣诞树有左右两列指示灯,分别用来对应左右两辆赛车,下面的黄绿红灯是发令灯,而最上面还有两排小灯,上面叫做PRE-STAGE,下面叫做STAGE,方便记忆我们叫它们轮后线和轮前线,因为它们反映的就是赛车前轮后方和前方两条感应线的触发状态。当赛车进入起点时,需要把前轮的位置调整到这两条感应线中间,并且同时触碰这两条线,此时圣诞树上的两排灯就会同时亮起,车手和裁判就知道车轮已经到位了。当比赛开始时,赛车的车轮会先驶离轮后线,此时圣诞树上的第一排灯会灭掉,然后车轮继续转动小半圈驶离轮前线,此时圣诞树上的第二排灯也随之熄灭,两排灯熄灭的间隔时间大约是0.2-0.3秒,这就是Rollout,也就是起步时间。

如果从轮后线熄灭就开始计时,得出的就是车辆的实际加速时间;但如果从轮前线熄灭才开始计时,那么得出的就是观测时间,而特斯拉所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用的就是这个。

减去起步时间有什么意义?

之所以要设置两条感应线,并减去起步时间,一来是为了让车辆在起点的位置足够精确,二来是为了充分排除起步瞬间的干扰因素,比如轮胎变形打滑,机械旷量,甚至车手的反映等等,所以不含起步时间的观测成绩可以更纯粹地反应一辆车的加速能力。

用双感应线来计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起步时间的长短会受到车轮大小和胎压的影响,车轮越大,胎压越低,车轮驶离前方感应线的时间就越晚,起步时间就越长,所以对于不同的车来说,这个Rollout其实是不一样的。后来随着GPS测速技术的发展,现在直线加速的测试设备都换成了高精度GPS测速仪,但为了延续起步时间的设定,北美相关机构对它进行了标准化,把车辆开始加速后的第一英尺设定成起步距离,换算过来大约就是0.3米,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第一英尺起步时间”的由来。

特斯拉算不算是在玩文字游戏?

目前百公里加速的测试方法并没有统一标准,理论上特斯拉的确可以根据自己认可的标准去测试,但基于我的理解,我还是认为其中还是有玩小聪明的成分。首先,减去第一英尺起步时间的测试标准源自北美专业级的直线加速赛,这个标准并非是全球通行的,即便放在北美也仅局限于很小的专业圈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车企、机构和媒体在测试百公里加速时都不会把起步时间减去,如果消费者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用这个成绩去做横向对比,很容易被误导。

其次,这个标准诞生于燃油车时代,而电动汽车的起步扭矩远大于燃油车,在短短1英尺距离内车速已经可以提升到9-10km/h左右,如果减去,就等于测的不是0-100公里加速,而是10-100公里加速,成绩就会失真。现在有很多汽车媒体反映怎么测都测不出特斯拉官方给出的成绩,大概率就和这个原因有关。

第三,特斯拉既然要用这个标准,那就应该自己全部车型都用,但我们看到Model 3的标准续航版却没有使用,为什么高性能版要用,而标准版不用,大家可以自己琢磨琢磨双标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不光是汽车,现在很多企业在宣传产品的时候,都会引入一些超出消费者认知范围的专业词汇,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各种复杂的保险免责条款。严格来说企业确实也履行了告知义务,它可以指责你看不懂是你的事,然后还阴阳怪气地建议你多读书。但换一个角度,企业是不是也应该主动去打破信息不对等,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去宣传你的产品呢?毕竟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有时间和精力天天去查阅专业英文资料的不是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