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陈光林彪重伤后(为什么是陈光林彪重伤后)
1938年,抗日战争正处在全面胶着阶段,山西的抗战形势则更加复杂,此时的国共两党虽然已经全面合作一致抗日,但猜忌矛盾甚至是阴谋仍然在潜滋暗长。
3月2日这一天,驻防山西隰县千客庄的国民党阎锡山部一名哨兵突然发现一队“日军”正在袭来。
擒贼先擒王,当时已是风声鹤唳的哨兵毫不犹豫地对准身穿日式黄呢大衣,腰跨武士刀的“日军小队”头目进行了射击,“日军”头头中枪后应声落马。
而这名哨兵做梦也想不到,他打中的并不是什么“日军”头头,而是时任八路军115师师长的林彪,而他这一枪不仅造成了林彪平生最严重的一次受伤,还险些改变了八路军甚至整个抗战的历史进程。
林彪重伤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延安总部,毛主席、周恩来等在深感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赶紧考虑115师师长的后备人选问题。
都说时势造英雄,就在林彪重伤被迫“伤退”之时,身为115师343旅旅长的陈光则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长征途中屡立奇功的功勋将领
陈光何许人也?大家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当听到“平型关大捷”、“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直罗镇大捷”等等这些我军历史上声名赫赫的战役时,一定都不会陌生。
而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彪炳军史的著名战役,都与陈光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就是他直接指挥和主导的。
用颇具将才、能征善战、累建奇功来形容陈光一点都不为过。
1928年,年仅23岁的陈光拿着自己在“马日事变”埋藏的12条枪参加了朱德、陈毅在湖北宜昌组织的“年关暴动”,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井冈山时期,身为当时红军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的陈光曾率部在梅县三进三出、浴血奋战,顺利解救了被当地反动武装围困多日的林彪,而他自己却身负重伤。
当时林彪还专门到战地医院看望陈光,并对他的英勇和仗义当面表达了感激和感谢。
早在长征时期,陈光就已经担任了红二师师长职务,我军最为根正苗红的“红一团”就隶属于该师。
而长征也成为了陈光大展拳脚的主战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5年5月,红军长征来到了大渡河安顺场,这个曾经让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折戟沉沙之处。
当时整个红军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绝境,大部队被阻隔在大渡河沿岸,身后就是杀气腾腾的十几万国民党追兵,情况十分危急。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甚至多次扬言,要将红军彻底解决在安顺场,让安顺场变成红军的“坟场”。
红军当时遇到的状况也不佳,连日的大雨导致大渡河水面暴涨,红一团几次尝试架设浮桥都以失败告终,而渡船仅有4条,一次只能运送几百人,这对几万红军主力来说,杯水车薪。
从当时的情况看,唯有绕道夺取泸定桥,才能挽救危困的局面,而这个重任就落到了陈光率领的红二师身上。
红二师是当时整个红军长征队伍的先头部队,之前在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占领遵义、娄山关大捷等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夺取泸定桥的重任非陈光和红二师莫属。
后面的剧情相信每个国人都耳熟能详,陈光带队走山路,愣是用红军战士的两条腿跑赢了国民党军的四个轮,创造了一天一夜狂奔240里的行军奇迹,在生死关头,为红军打开了生命之桥。
1935年9月,带着极度疲惫走过毛尔盖草原的红军到达了甘南境内,距离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仅一步之遥。
然而,当时红军所面临的窘迫境地并不比飞夺泸定桥时轻松多少,红军后方是川军刘文辉,胡宗南的国民党中央军也即将杀到,在甘南一带还盘踞着当地的军阀势力,可以说是四面受敌。
而横在红军面前的还有一座海拔不高甚至不太起眼的小山峰——腊子口,然而这个“寂寂无名之地”却凭借着其独特的地形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面对此情况,毛主席在勘查地形后直接下达了2天之内攻克腊子口的“死命令”,在众多的红军队伍中,接过重任的又是陈光和他的红二师。
在与林彪、聂荣臻等勘查地形后,陈光定下了正面强攻加攀登悬崖侧面包抄的战术,而正是这个侧面包抄的战术在后来的战斗中起到了奇效。
很快陈光亲自带领突击队,身先士卒一举拿下了腊子口,从此红军面前一片坦途、再无天险,陈光也再次在红军最关键的时刻力挽狂澜,创造了我军历史上出奇制胜、以弱胜强的又一个经典战役。
此后,陈光在“直罗镇战役”以及针对甘南本地军阀的若干战斗中都取得中大的胜利。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中央高层曾评价陈光“长征北上渡险,陈光功不可没”。
到达延安后,中央红军进行了精简整编,并恢复了战功卓著的红一团编制,由林彪任红一团团长,后来林彪调任延安红军大学校长,陈光就接过了红一团团长的职务,这也是陈光第一次替代林彪担纲要职。
回顾整个长征过程,陈光数次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红军的危困局面,在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著名的战斗很多,而作为红军主力作战部队的红二师也多次崭露头角。
陈光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充分认可,在抗日战争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都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要说陈光军旅生涯的最为高光的时刻,还得是接替林彪继任115师师长职务这件事。
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国民党阎锡山部友军“误伤”事件发生后,身负重伤的林彪,不得不接受延安的安排,前往苏联进行治疗和恢复。
对林彪个人来说,此次误伤给他留下了终生不愈的后遗症,对当时的八路军115师来说,更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是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115师有多重要?这里我们只需要举一个例子便可知晓,我们都熟悉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这一战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极大的鼓舞了国内的抗日士气。
而这一场辉煌胜利的缔造者便是115师。可以说,把当时的115师比作整个八路军部队的“王牌”和“拳头”一点也不为过。
三军不可一日无帅,林彪受伤后,按道理来说,最有希望接替林彪的就是副师长(实际相当于政委)聂荣臻,但那时他已经离开115师,按照中央的安排独立前往开辟晋察冀根据地了。
所以,摆在延安和八路军总部面前的继任人选就一共四个: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周昆、此时已经提任115师343旅旅长的陈光、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
要选“王牌师”的师长,中央自然要进行资历、军功、才干等方方面面的通盘考量。
陈光的资历和军功自不必言,而就在林彪受伤前,陈光还刚刚率领部队在山西广阳地区成功伏击了日军第二十师团,以我军伤亡不到300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广阳大捷是继平型关大捷后我军对日作战的又一次辉煌胜利,而身为广阳大捷的指挥官,陈光在军事作战上的大胆和才略更是名贯全军,可以说在八路军中风头正劲。
而作为师长职务竞争者的其他候选人也同样是要资历有资历、要军功有军功的优秀将领,这里我们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
罗荣桓大家都很熟悉,不仅擅长指挥作战,在我军政治工作上更是独树一帜,建国后位列“十大元帅”,是一名老成持重、不可多得的复合型军事将领。
罗荣桓当时的职务虽然只是政治部主任,实际上在聂荣臻转战晋察冀根据地后,罗荣桓一直在履行着相当于政委的职责,在115师内部也颇有人望。
徐海东在红军东征抗日、新四军皖南作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还主持编纂了二十五军战史,也同样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
但徐海东当时率领的344旅一直是由八路军总部垂直指挥,所以他实际并未参与过115师的管理,对各级指挥员和战斗要素也并不熟悉,所以并不是师长的最佳人选。
比较特殊的是时任115师参谋长的周昆,他从秋收起义开始参加革命,也算是红军早期有所建树的资深将领,但就在115师群龙无首的关键时期,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某天,周昆疑似在私自截留了3万元的军饷后离奇潜逃,从此踪影全无,这也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一宗悬案,而他也自然退出了师长的竞争。
剩下的陈光和罗荣桓似乎是旗鼓相当,而在如何“二选一”的问题上,当时还曾出现过一个“乌龙”事件。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由于当时日军和伪军的封锁围剿,八路军基本都是采取化整为零的应对策略,各旅、团,甚至是连队为单位各自为战。
这样一方面确保了有生力量的保留,最大限度拓展了兵员,同时隐藏了实力,但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部队高度分散,因此有时就会出现沟通滞缓、指挥不畅的问题。
这不,在115师师长的人选问题上,延安总部和八路军总部在同一天就发出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任命状。
延安毛主席的命令非常简练:“林彪职务罗荣桓暂代”;而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则更加具体完善,不仅明确了陈光代理师长之职,还进一步明确了343旅旅长的候补人选。
之所以出现这个“乌龙”事件,除了当时八路军信息闭塞、指挥不畅的问题外,还有延安方面和八路军总部针对“师长”人选的不同角度的考量。
延安毛主席之所以推选罗荣桓,是因为其在115师的时间最长,资历最老,而且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在部队内部的威望较高,在林彪出事后,他继任有利于迅速稳定人心,鼓舞士气。
而八路军总部选定陈光的理由则比较直接,就是因为他很“能打”,在战争时期,这种考虑似乎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最终,虽然命令多头下达,出了个小插曲,但经延安和八路军总部的商议沟通,决定陈光任代师长,罗荣桓任政委,这可以说是既考虑了作战能力又做到了稳定军心,真正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而事实证明,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关键时刻敢于大胆起用陈光、罗荣桓,可以说取得了奇效,甚至直接改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局面。
而成为115师师长,陈光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山东立威,日军丧胆在确定了“主心骨”之后,115师也重整旗鼓,在陈光和罗荣桓的带领下,按照毛主席“到敌人后方去”的最高指示,转战齐鲁大地,建立了著名的山东抗日根据地。
当时,由于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整个山东都已沦陷,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可以说是军阀土匪遍地有,你争我夺闹不休。由此可见,要在山东建立根据地何其难。
但在陈光和罗荣桓的带领下,115师从山东南部起家,一路边作战边拓土,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有力的打击,也赢得了山东群众百姓的一致拥戴。
而八路军打入山东的这个“楔子”,也一度令日军最高指挥官尾高龟藏非常头疼,他很快集中8000余名日军和日伪军兵力开始了疯狂的反扑,妄想把115师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终在陆房地区,我军与日军正面相接,面对数倍于我的日军兵力,情况一度十分危急。但陈光凛然不惧,果断指挥师部主力和机关特务连攻其不备、趁夜突围。
在陈光的指挥下,这一战我军以伤亡360人的极小代价,歼敌1200余人,可以说创造了辉煌战绩,这一战后来也被称为“陆房突围”,就连蒋介石都专门为此发电鼓励。
陆房突围后,115师逐渐在山东站稳了脚跟。而日军岂会善罢甘休,新一轮更为猛烈的反扑也随之而来。
1939年8月,陈光和罗荣桓正在梁山根据地参加驻地军民联欢活动,一名侦察兵神色匆匆地跑进会场,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日军一个600人左右的加强大队正向我方根据地扫荡而来。
眼见敌人竟然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陈光不由怒从心起,在简单勘查地形后,擅长伏击的他命令部队在青纱帐、独山庄一带设伏。
很快,日军和伪军就进入了我军伏击圈,并很快就和我军短兵相接,但出乎预料的是,这股日军似乎异常冷静并且装备特别精良,在受伏击的短暂慌乱后,就有条不紊地利用装备优势进行果断还击。
此时的陈光预感到,这支不寻常的日军队伍里可能有“大鱼”,于是,他迅速调集负责外围增援的部队火速驰援,最终将敌人围困在了独山庄一带。
最后的决战很快到来,面对这波异常凶狠的日军,素来以不怕死、敢于硬碰硬著称115师战斗人员也毫不示弱,日军几次意图利用优势火力突围,都被我军顽强阻击。
气急败坏的日军大队开始向包围圈四面无差别地进行炮火攻击,造成了我军阵地不小的伤亡。面对此情况,陈光迅速调整战略,调集更加机动灵活的骑兵连正面突进,很快取得了奇效。
最终,陈光率领的115师在昔日“梁山好汉”群雄聚义之地取得了又一次重大胜利,而更为惊喜的是,战败自杀的日军大队长竟然是名叫长田敏江的日本皇族精英。
长田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外甥,来华作战前还专门得到了天皇的召见和鼓励,指挥此次“扫荡”本来也是想赚点经验、立个名头,因此装备才会如此精良,最终却仍被陈光绝杀于此。
消息一出,日本军内举座哗然,虽然极力避免消息泄露,但很快还是被我军知晓,这一战也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党政府褒奖为“模范歼灭战”。
此后,在山东多地,我军又与日军进行了多次遭遇战,最终都在陈光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
风水轮流转,这回轮到了日军节节败退,不甘心的日军甚至还专门制作了《陈光部作战研究》下发部队,可见他们对陈光和他率领的115师的恐惧到了何种程度。
山东立威后,陈光又随林彪转战东北,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如果不是建国后英年早逝,1955年的授衔仪式,大将人选中必有陈光一席之地。
作为我军历史上军功卓著的将领之一,是历史选择了陈光,也是历史造就了陈光,而无论历经多少岁月的洗礼,他的功劳仍然令人振奋,更让人敬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