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的2大危害(寒邪到底是什么)

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小雪的节气了,气温骤降,日照时间也变短,我们开始不停地遭遇寒邪的袭击,那么问题来了:寒邪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寒邪属于六淫中的一种。。。。

寒邪的2大危害(寒邪到底是什么)(1)

所谓六淫邪,是指天地之间的六淫之气。明代外科著作《外科启玄》:“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这里的淫的意思为过多,过甚——天地之间的六气本是正常的,但是一旦某一种气过甚,就变成了淫邪。

而寒邪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其中的一种,多发于冬季。寒邪有什么特性呢?

当然排在第一的,就是冷。寒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从小雪、大雪、冬至,到小寒共计四个节气,为冬令主气。寒为水气而通于肾,故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因冬为寒气当令,故冬季多寒病,那是因为气温骤降,如果防寒保温不够,人体就很容易感受寒邪而为病。

寒邪以寒冷、凝滞、收引为基本特征。它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寒为阴气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寒为阴邪。阳气本可以制阴,但阴寒偏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被阴寒所侮,故云“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

阳气受损,失去了温煦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寒邪在体表,就会有恶寒、发热、无汗等症,俗称“感冒”。若寒邪在里,损伤了脏腑的阳气,称为“中寒”。

比如说寒在脾胃,则脾胃的小轮运转失常,会出现吐泻清稀,脘腹冷痛;寒在肺脾,则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以及脾的运化功能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

如果寒在下焦,则肾的温阳化气功能受到损伤,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便溏、水肿腹水等;如果心肾阳虚,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人身气血津液的运行,都赖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畅通无阻。寒邪侵入人体后,伤及了阳气,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就会出现凝结阻滞,涩滞不通。而不通则痛,因此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因寒而痛,这种痛得温则减,逢寒则剧。那是因为温升则气升血散,气血运行恢复,故疼痛缓解或减轻。如果寒在肌表,凝滞经脉,则会出现头身肢节剧痛;如果寒邪直中于里,气机阻滞,则胸、脘、腹冷痛或绞痛。

但切记:寒胜必痛,但痛非必寒。

寒性收引,即收缩牵引的意思,是指寒邪具有收引拘急的特性。“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果寒在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如果寒邪侵袭肌表,则毛窍收缩,卫阳闭郁,出现发热恶寒而无汗。

寒与肾相应。寒为水气,通于肾。寒邪侵袭,寒水泛滥,肾的温阳化气功能失职,则尿少,水肿;寒水过盛,上制心火,则会出现心痛、心悸、肢厥等。

那么除了防寒,有没有好办法驱赶已经侵入身体的寒邪呢?答案是必须有啊,中医最大的本领就是驱邪除魔。

这里介绍一下以李可老先生的思想为指导的扶阳大法——真武汤和四逆汤。用李可老先生的弟子,刘力红先生的话来说:“这两个方剂有如阴阳,是总法,是大方向。”

“真武汤,重在一个“荡”字。荡就是驱荡阴邪的意思。临床实践中的寒病,无一例外是寒湿重于下焦,阳气被逼到身体的外面或者上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火外越,阳不归根。这时候就要用真武汤把这个寒邪先扫荡出去。

真武汤:附子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生姜15克,芍药15克。水煎服,附子先煎1小时(方剂来自《伤寒论》,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这里面的芍药有收相火的功效,桂枝和芍药一般会配伍着用,桂枝是辛散温通血脉的,芍药是酸的、收敛的,可以把散到身体外围和上面的相火给收回来,附子则直接滋补肾阳。生姜是解表散寒的,给寒邪一个出路,茯苓和白术功用为除湿健脾、散结化痰。

黄煌教授在《中医十大类方》中,将真武汤的适应症总结为9条:

1、精神萎靡,面色黄暗,倦卧欲寐,胃寒,四肢冷,尤其是下半身冷,膝盖以下冰冷。

2、眩晕、甚至身体站立不稳。

3、心悸、气短、肌肉跳动。

4、身体困重,嗜睡,四肢沉重疼痛,腰痛,关节活动不灵活。

5、小便少,大便不成形,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

6、全身浮肿,以下肢尤为明显。

7、或咳或喘,痰液清稀。

8、舌淡胖、舌质淡、苔白滑。

9、脉沉细。

以上症状有2-3项满足就可以使用。

有人用真武汤治疗受寒感冒咳嗽,也有人用它来治疗心脏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炎,肝腹水等——不管病名叫什么,只要症状对上,或者湿和寒两点对上,就都能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