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羊城抗疫绘画作品(文明广州齐心抗疫)

  当时间的老人把新旧交替的时钟敲响,当万里江河已披上了迎接新年的盛装,一场疫情灾难降临武汉,瞬间辐射到全国城乡。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人民警察纷纷奔赴一线战场,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在此之际,文学不能缺席,很多文艺工作者自觉、主动地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加油鼓劲,鼓舞了广大市民坚定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

  由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信息时报承办的“文明广州 齐心抗疫”作品创作大赛暨展示活动已截止征稿,市民及中小学生踊跃参与,以摄影、短视频、文字、书画、音乐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创作中去。现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

书画组

广州羊城抗疫绘画作品(文明广州齐心抗疫)(1)

《医生正在抢救病人》 作者:张弘

广州羊城抗疫绘画作品(文明广州齐心抗疫)(2)

《英雄儿女1:朱海秀》 作者:郑立君

广州羊城抗疫绘画作品(文明广州齐心抗疫)(3)

《英雄儿女2》 作者:郑立君

广州羊城抗疫绘画作品(文明广州齐心抗疫)(4)

《翼望——致孩子们》 作者:黄艳丽

文学组

  且行且努力

  ——战“疫”中对线上教学的摸索实践与思考

  作者: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梁飞燕

  01

  微课摸索,直面困难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我积极参加了区初中语文中心组的初三复习微课制作团队,和其他同行一起探索。非常感谢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黄老师前期在微信群给大家进行了微课制作的指导,由秀全外国语两位年轻的优秀教师——黄幻成、白杨老师为大家录制了微课的制作视频和微课案例供大家借鉴。对于微课我并不陌生,相关的理论早有学习,也曾经在同事的协助下制作过微课,但是独立使用软件进行微课制作还是首次。我心里有些忐忑,不知能否顺利完成微课制作任务。

  压力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提高自身的机遇,我决定迎难而上。我要制作的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外诗词复习微课,我先认真梳理了制作微课的思路:

  一、结合复习内容制作相应课件;二、根据课件进行讲解并将过程录制下来。很快,伴随着课件的顺利完成,我迈出了微课制作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进行录制,反复比较后,我选择了Ocam屏幕录像机作为录课软件,开始信心满满地进行微课录制。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录制却并不轻松,我特别注意自己说话的语速适中、用词亲切,包括语音和语调也尽可能清晰、利落、温和,希望能够顺利录完。可录制中越是怕出问题,就越出问题,不是嘴打个磕巴,就是漏说词语……就这样,从太阳东升到日头西坠,我坐在电脑前整整一天也没有录完一节不到20分钟的微课。我口干舌燥、焦头烂额,很郁闷,也有点沮丧,怎么办?难道半途而废吗?

  我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视频编辑合成,先把自己录制微课有问题的地方剪辑掉,然后再合成新的视频。问题又来了,视频剪辑我一直想学习,但因为平时工作忙也没顾上向年轻教师请教,现在临到用时很茫然,真是“技到用时方很少”!怎么办?我一咬牙,自己学!就这样,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上网查教程并反复实践操作,终于学会了视频的基本编辑,欣喜之余,我乘胜追击,连晚饭也顾不上吃,把自己录制有问题的视频找出来剪辑掉,重新录制,再编辑合成新的视频……就这样,边学边做,我成功地独立制作完成了微课视频!

  看着完成的微课,我甘之如饴,想起了《为学》中“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事实证明,在困难面前,只要抱着不放弃的态度迎难而上,就会有迎来成功曙光的那一刻。而这,不也正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千千万万人们的真实写照吗?

  02

  直播实践,再次闯关

  做完微课不久,按照统一部署,现阶段七、八年级学生主要采取利用学习资源包学习的方式进行线上学习。每天,由任课教师在“钉钉”群里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学。在顺利推行线上教学中,偶尔看到网上其他老师直播的各种段子,一笑之余我也在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开直播呢?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天,我收到了自己任教班级班主任陈老师的信息。原来,各班主任需要给学生开一次新学期的直播班会,而她因为回老家没带电脑不方便,所以想请我代开。同事有困难,自己能帮助,责无旁贷,我一口答应了,但是直播班会是否顺利自己心里也没数。晚上,我看着陈老师发给我的班会相关资料,自己又上网查找了一些,最终决定以“在记‘疫’和爱中回望……”为主题开这次班会。班会分三个内容,即新冠病毒知多少、致敬“最美逆行者”、抗击疫情在行动。我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带领学生了解大国防疫中的感人事迹,同时能够提高认识,思考如何从自我做起,落实好“停课不停学”。

  03

  线下思考,未来可期

  文章点出学生线上学习的种种问题,我身边有些家长也在抱怨,不自觉的孩子在上网课期间用手机、电脑打游戏、相互聊天。在我看来,以上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不会自主学习。此外,我还发现目前线上教学有两个短板:

  《爆裂》一书作者伊藤穰一(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被《商业周刊》评为“25位对网络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认为“一个人只有将学习和自己的兴趣、个人关系以及可能追求的机会联系起来时,才会学得最好。人必须建立起兴趣驱动模式,培养自主式和终身式学习的能力,否则将永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处于劣势。”他这段话也在启示我们一线教师在当下的线上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学习后的反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以后的日常线下教学中更要常抓不懈,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落实在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而让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当下,许许多多的勇士已经奔赴抗“疫”一线尽忠职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抗“疫”阵前,每个人都要“躬身入局”。身为教师,我们的战场就在线上,在网上,和以往相比,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对待线上教学,找思路想办法做好当下的工作。线上教学还在继续,带给我们每位教师的思考也在继续,我们每个人要努力向前,既勇于实践,又认真反思,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让我们在战“疫”中撸起袖子加油干,且行且努力,最终必迎来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你守护百姓安康 请让我守护你

  ——市轻校一位教师给坚守抗“疫”医护一线的妻子的信

  作者:周之游

  亲爱的:

  2017年,你自愿报名援疆医务工作,一去就是三年,我天天盼着你回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你在祖国西部边陲为边疆各族人民热忱奉献,谱写援疆医者大爱无疆的美丽诗篇,我在广州默默地守着一份心爱的体育教育事业和咱们的家。因为,我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好不容易终于盼到你援疆期满回到广州,单位上出于关怀,准许你有一个月的休假,加上春节公众假期,于是我们想象着又可以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那时,我们有好多好多的计划,谁知道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为每天疫情的发展而焦虑,为那些支援武汉战斗在防控一线的“战友”加油。本来你的休假到2月10日才到期,但是元宵节前那晚,你对我说:“我想提前结束休假,元宵节那天去上班”。我听到后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你是一名医务“战士”,看着自己的“战友”冒着生命危险为抗击疫情而“战”,你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就这样,你几乎是从援疆的战场上直接奔赴到广州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没有周六、周日。我每天早上目送你迎着朝阳离开家去单位,晚上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几乎是瘫倒在沙发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只有尽可能地把家务活全部揽过来,每天变着花样地煮好晚饭等着你回家,看到你吃得香甜,我就觉得甚是开心。

  相信在党中央的统筹、协调和正确部署下,这场疫情“阻击战”一定能很快取得胜利。那样,我们的小家也会像所有的家庭一样回归正常的生活,让我们一起为“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共同努力吧,你守护大家,我来守护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爱你的老公:周之游

  2020年2月25日

  “疫”线印记

  --抗“疫”期间,平凡人的故事给我感动最深

  作者:黄幼君

  01

  2020年的开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欢腾热闹的新春佳节变得人心惶惶。仿佛回到17年前的“非典”时期,每天早上起来,人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官网上最新的确诊数字,而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14亿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疫情之下,众生相皆生,那些隐忍而努力前行的普通人,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主流,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书写我们身边平凡人的“疫”线故事。

  1月23日晚10时,我和母亲去买口罩,在东汇城商圈,寻遍了大润发超市附近的药店,一无所获。我们每到一家药店,不用走进店门,老远就能看到大门上张贴的告示“口罩售罄”。也有不少市民不死心,总是要“耳听为实”,走进药店探个究竟,问上一句:“有口罩吗?”“没有”得到店员坚定的回答后,才会放下执念转身离开,继续找下一家药店。而得到“没有”回答的顾客络绎不绝,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

  小小的口罩,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在这之前,是多么不起眼。疫情来袭,一夕之间,成为了人们竞相购置的对象,何其金贵?何其恐怖?

  我家6口人,除去日常因为搞卫生做家务购置的一次性口罩,尚有库存10多个,再无富余。更别说那些处于疫情危险地带的人们,他们物资紧缺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怎么办?这年还怎么过?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和母亲静静地感受着除夕前夜的黑和疫情带来的世态炎凉。有哄抬物价的,有囤药物的,有利用口罩供货诈骗的,有以讹传讹造谣生事的……一时间,总是能在世道中觅得“钱味”、“怪味”的牛鬼蛇神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今夜,有多少人舍弃小家奔赴在湖北疫情救援一线的战场?又有多少人深陷新冠病毒的吞噬?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们最盼望的一天。然而,如今却显得没那么重要。在生和死面前,只要活着,天天都是春节。

  “口罩售罄”、“抗病毒口服液售罄”,甚至“双黄连”也在防疫的舞台上粉墨登场。我们盲目的越多,损失的越大。此刻,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尊崇专业。

  古人云: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1月23日,农历二十九, 20时43分48秒, 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当晚11时,我的微信朋友圈,突发“燃”了起来。

  “怒赞!今天,这位增城人捐出了100000个口罩!”

  “100000个口罩”这是我头一次认真的数“0”,5个“0”,高达6位数的口罩,对于奔波徒劳、买而不得的我们来说,这算得上“天文数字”。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的的确确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刚开始,我真的以为自己看错数错,直到点开链接,看到白字黑字写的“收条”和红当当的“增城疾控中心”公章印迹。我们不得不为企业家献爱心的速度之快、数量之多、责任感之强而感动。

  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在23日悉数捐赠到了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者是企业家谢锡卫先生,他在员工微信群里写道:“天灾人祸时,我们不要为了利益再去坑老百姓,我们公司要有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

  02

  “嘉伟,由于黄村村疫情防控工作较繁重,现安排你前去支援,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收到,立即前往。”

  1月25日,年初一,小楼镇“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吴嘉伟取消休假返岗工作,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前往支援共有62名湖北返乡人员的“重灾区”黄村村。

  认识小吴,源于创文工作。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责无旁贷。

  小吴就是其中的一员。96年出生的小伙子,瘦高瘦高的,戴着眼镜,话不多说,做事斯斯文文的模样。在凶猛的疫情面前,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冲锋陷阵。

  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前我们保护90后长大,现在90后保护我们。本是孩子的模样,只不过是责任感,促使和吴嘉伟一样的年轻人学着前辈的模样守护大家。

  我的家乡增城,谐音“真诚”,也许正是这份与地名相同的赤子之心凝聚起了大家温暖的力量。2月14日这一天,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同心党员服务队”活动。各镇街、村居呼叫需求支援情况,区委组织部统一调度和作出响应,全区在职党员志愿支援帮助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此时,我已在广州市区工作,但这份号召促使我志愿加入有爱的大家庭。

  各个同心党员服务队微信群“热火朝天”,一张张基层呼叫服务单,一经发出,在极短的时间内,党员们争相接单,“秒光”的情况接连发生。我也是“失手”多次的过来人,朋友对我说:“没关系,我们相约下次。”果不其然,我终于“抢”到了3月1日的服务名额。“有呼必应,党群同心”大家倾情参与支援基层防疫工作,更有党员同志接龙报名手慢了、错过了,直接在线“讨要”服务名额。

  “我是党员,我报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当下愈发显得珍贵。有人说,世上最长情的告白就是:我们在一起。而我想说,超越世俗,大爱便是:

  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03

  表妹怀孕6个多月,夫家在湖北。

  表妹1月上旬来到湖北,因突发疫情,至今滞留。新婚燕尔,本想在当地办一场热闹的婚宴,却不曾想遭遇波折。

  “华华,你爸爸说得对,你呆在广州好好的,却嫁给我这个湖北佬,这下可真的是害苦你了。” 湖北的疫情态势严峻,妹夫感到深深自责:“你怀着我们的孩子,在这儿困着,我真是太对不住你了!”表妹叹了口气,弹了弹丈夫的额头,“傻瓜!我爱的人就是你,我只要我们在一起。”妹夫不善言辞,握着表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

  逆境顺境,只要我们依旧保有初心,离不开、放不下,活下去、相信爱。

  仍记得,年前的人们热议:千年一遇的对称时2020年02月02日02时02分。众多青年男女期盼在这一天,与良人共结连理。各地区婚姻登记处也接地气地表示做好“营业”准备。然而,这场疫情却把美好时光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相爱着的人们,又有多少人因为这场疫情暂时分离或者天人永隔?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们,唯愿赤子平安还。

  04

  17年前发生的一切,我们刻骨铭心。

  这一次,武汉生病了,全国各地应援。广州更是如此,不仅贡献了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医疗队伍,还送去了一批又一批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2020年的开头即便很难,但在患难中,我们也见证勇敢、遇到感动、收获成长。

  冬季的黑夜尽管漫长,但永远遮挡不住黎明的曙光。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是一个个平凡的肉身迎难而上,挡在他人面前。

  待到武汉樱花烂漫时,我们相拥春天。

来源 | 广州市文明办综合

编辑 | 刘曼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