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最新演讲(善待他人也放过自己)

卡内基最新演讲(善待他人也放过自己)(1)

赫伯特·史宾赛曾经说过:“教育最大的目标是行动,而不是知识。”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过一句吐槽: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大部分你知道的道理也仅仅停留在了知道这个层面,并没有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践行和反复验证。没有行动的知识,也仅仅只是一堆信息,并不产生实际的影响。

最近在看卡内基的书的时候,也在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卡内基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之一,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对我启发很大。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比如说小时候期末考试公布成绩,很多人家里都鸡飞狗跳的。孩子战战兢兢地拿着不太好看的成绩单回家,父母一看分数就数落孩子不认真学习,考这么点分数对不起自己这么辛苦工作供养孩子上学。

本来因为考不好孩子心里还有一点愧疚感,家长这么一通数落之后,反而让他更心安理得接受自己的差生定位,直接躺平了。很多事实证明,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我们去批评一个人的时候,对方大概率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来批评和否定自己。

曾经林肯也非常喜欢评论和抨击别人,甚至还会写文章去抨击当时的一些知名人士。1863年7月1日到3日,“盖茨堡战役”展开。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随即暴雨倾盆而至,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陷入了绝境。林肯认为这是一个彻底击溃李将军的大好时机,于是命令米地将军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立即出兵击溃李将军。林肯不但电报下令,还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然而,米地迟迟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随即写下了一封斥责米地的信来表达自己的极度不满。但是,这封信最后并没有发出去,而是在林肯去世后,在他的文件中被发现的。因为事实已经发生,即使林肯把信寄出去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和对米地将军的斥责,都不会改变既定的事实。反而会让米地为自己辩护,记恨他。这在无形之中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和自负、虚荣的人。人性的本质需求之一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当你去批评、责备或者抱怨对方的时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威胁。当你想要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的时候,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不可能有好结果的情境中。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

当你因为下属工作做不好而批评和责备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许表面对你言听计从,实际上不知道他们在心里有多恨你。工作的目的就是一起走到共同的目标,大家常说的对事不对人,其实是对事也对人。因为站在你面前的不是一个机器或工具,他是一个有思想和情绪的人。可能有时候并不是对方没有做好,也有可能是你的要求和标准没有说清楚呢?能够用轻松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制造紧张和压迫感呢?你说对吗?

批评别人的时候,其实你是站在一个制高点去评论别人,可能你有意无意中会喜欢这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因为这显得你自己很重要。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包括喜欢给别人提建议也是,当别人不需要你的意见,而你一直想要给对方建议,希望对方按照你的意愿去做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批评。因为你认为对方是错的,你的建议是对的。当你给对方建议的时候,说明你比对方更高一层,也就满足了你的重要性需求。但是对方会认为你不信任或者不认可他处理问题的能力,表面上客气接受,但是心里未必感激你。

批评、责备和抱怨并不会改变一个人,也不会让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当你真诚的去为对方考虑,让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关心的时候,对方才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当别人主动向你寻求建议的时候,你的建议才是被认可和接受的,反之你的建议对于对方来说反而是一种负担和对他能力的否定。

愿我们能够克制自己批评和责备别人的冲动,用心去了解你的沟通对象,一起创造更好的相处环境,共勉。


喜欢我们可以点赞、收藏和转发哦~

谢谢支持,我们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