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1)

2020年9月9日晚,在竹林寺小念佛堂,妙江大和尚为发心出家的女众进行了开示。开示内容如下: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2)

大和尚第三次开示(一)

几位师父和发心出家的女众,今天也算是第三次,我们给你们开个简单的会。大家既然想发心出家,我们寺院也成就各位,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因缘。所以,那天也讲了,你们的年龄、文化素质也不是人家说的童真入道,很多好的机会也都错过了,所以大家就更要放下身心,生惭愧心。那什么叫惭愧?惭是对不起自己;愧是对不起别人,这就叫惭愧,发惭愧心。这其中有几个人学历也比较高,也没成过家。虽然说文化程度等参差不齐,但是大家向道的心是一样的。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3)

今天,这前排就座的这几位比丘师父,他们就是当初在竹林寺发心的。当时我们来这地方时,也是他们来这地方的时候,这都是多年前就来这的。他们出家都在20年以上了,在20年前他们来的时候,都是童真的,天真的。那时,哪里都是极乐世界。只要有个天真的心、童真的心,那哪里都是极乐世界。如果你是有所挑选,就像现前的这些在家居士,你们就是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就是执着的太多了,所以才走到现前这一步。你们有些人说:“我们要出家啊,快点儿吧,快点儿吧!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你们来出家还不够快。够快的话,那就早早下手,早早发心,到现在你们可能都是老师父了!在你们现在这个年龄那都应该是德高望重的了。所以你看人家那个普寿寺,跟我们这个年龄差不多的人,我们都是同时期出家的,到现在她们这都是各大寺院的住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师父了。

我们也是“望”,但是望洋兴叹的“望”,你看人家已经成就了,而我们才开始入门;说“老”,不是指年龄,而是说“老实”。你们看我们前面这几位师父,人家虽然年龄小,可这都是老师父啦!在我们这一脉传承中,就像我们竹林寺出来的人,始终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出入往返,对于你们来说是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这些。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4)

前几天就有几个比丘尼,也是在我这儿出家的,从小就在普寿寺,从普寿寺成立,一直到现在,现在是当家师了。问问她们学的东西,看的东西,就和我们义泰法师一样,中国佛学院念啦,厦门佛学院,各个佛学院也去念了。可是,回头想想,真正学的东西还是从竹林寺学到的。如果没有竹林寺,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精神支撑、学业支撑、道德支撑。

出家进步先学礼。在这个寺院里,看着好像就是简单的一天,就这点事:吃饭上殿。能把早晚殿这两堂殿规规矩矩的上了,能把这五堂功课做了,就是二时功课、早晚佛事、出入往返就这些东西,就是日常打理:一个打理打理自身,一个打理打理寺庙,就这点儿事情,规规矩矩、如理如法的,能长期坚持下来,那念佛也是万人修,万人去的。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5)

就说上一个月吧,我们的统战部部长和分管宗教的副部长,去了那个圭峰寺,一个比丘尼道场。那位副部长说:“我这分管多少年宗教了,各种各样的寺庙都走过,但这才叫真正的寺院呢。”圭峰寺,那就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寺院,实实在在的寺院。踏踏实实的去做,那就是好道场,修行的道场,而不是多有名的道场、多有钱、多有利的道场。出家人,又不是唱戏的,越光鲜亮丽越好!出家人,心是的就行。每天在佛前把自己的心表达出来就好。我们每天在佛前,二时上殿,每天如理如法地把这两堂殿上了,如理如法把这点饭吃了,这就是住持正法。

生活生活,了生死要在生活中了呢。啥叫了生死?先把这个生活正正常常的,不要不正常了。人家吃饭你不吃饭,人家睡觉你不睡,还说“我修行呢!”。为啥出了家叫入“僧团”呢?四个人以上的和合僧人就叫僧团了,你够四个人以上就能做法,我们叫羯摩,四个人以上就能如法做羯摩,三个人不能如法做羯摩,四个人以上能如法做羯摩,这就叫“僧团”。这就是修行道场,就是寂静处。每半个月如法做羯摩、诵戒,每天持戒修行。哪个时间不是在修行?都是在修行。哪的天都是天,心中只要是有菩萨到处都是菩萨,心有极乐到处都是极乐。五台山能成就人,山下面就不能成就人了?山下成就的人更多!(未完待续)

出家人的249条戒律(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修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