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

她出生于1995年,和所有孩子一样,是父母心头的一块宝。疫情发生后,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的一名护士,她第一批支援金银潭医院,接受春晚采访时,她的一句:"因为是医务人员,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令所有人潸然泪下,展现了一位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付出。

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1)

第一批,总得有人上

1月7日,朱庭萱接到单位的任务,派她和另几位医护人员去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对于这次临时指派的任务,朱庭萱既感到压力,也有些激动。这是她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她绝不允许自己在这次战斗中缺席。

她知道父母一定会担心,所以并没有同往常一样与父母视频,而是直接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果然,一向支持她的母亲这次破例反对了。母亲的话说得直白:"我不反对你去,但我不支持你第一批去。"

朱庭萱轻柔地对黄明奎说:"妈,第一批,总得有人上吧。"

她的母亲黄明奎止不住流泪,女儿的心思她懂,她一贯教育女儿爱家人、爱大家,现在,女儿要出征了,她是妈妈,妈妈就要理解女儿的心。她对女儿说:"闺女,爸爸妈妈和你在一起,有难处和爸爸妈妈说,别忘了跟家里报平安,爸爸妈妈和你一样,只进不退!"

从女儿赶赴金银潭医院的那一刻起,黄明奎的心就一直揪着。担心与祈盼,日复一日在她心头碾出两道车辙。

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2)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里,知道女儿没法回来吃上一顿团圆饭的黄明奎依然做好了一桌饭菜等着,没想到女儿竟然在春晚的大屏幕上。大屏幕上的朱庭萱笑容灿烂,略显害羞,短暂的采访中,她说:"恐惧和担心都会有,但是穿上工作服就没有担心了。因为是医务人员,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

病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就像朱庭萱在春晚的采访中说的,她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也不是没有恐惧感,可只要穿上工作服,她们就不再去想那些危险与恐惧。朱庭萱坦言:"我不能退缩,更不能当逃兵。护士这份职业告诉我,病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来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朱庭萱被安排到重症监护室工作。重症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抽血、吸痰、喂饭、护理大小便等等,每一项都需要她们给予帮助,但这些难不倒她们,让她们为难的是防护。

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3)

为了防止感染,她们工作的时候都是全副武装,不仅要戴上口罩、手套、鞋套和护目镜,还得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有时她闷得感觉鼻子吸气都跟不上,要张大嘴使劲呼吸才行。护目镜上起了雾气也不能擦拭,只能靠不停走动来保持清晰。在工作时间内她喝不上水,四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上洗手间。一天下来,脱下防护服浑身湿透,手被汗水泡胀了,同伴中有的人脸上甚至压出了水泡。

肉体的痛苦她们都还能接受,但最难接受的是沉重的心理负担,她们只能从彼此交错的眼神中,默默为对方加油。朱庭萱说:"金银潭医院里有不同省市不同医院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她们相互不认识,穿上防护服可能就只露出眼睛,彼此不知道叫什么,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但都会互相帮忙,帮助对方穿好防护服。"每当她帮同事穿好防护服,她都会抓着同事的胳膊说一句:加油!

做患者的家里人,让他们安心

朱庭萱不仅每天为自己和同伴们减压,也不忘尽力安抚病人。她说,身处隔离病房的病人除了身体上的不适,也充满着对未知病情的恐惧和不安。护士们首先要克服自己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障碍,细心完成每天的护理工作,更多时候还要充当"大家长"的角色。

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4)

善良的朱庭萱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不能让病人感受到恐惧,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跟家人见不到面,每天面对的又是'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他们的家里人,让他们安心。"

95后小姐姐第一回武汉(武汉95后护士小姐姐)(5)

"会好的,都会好的。"这句简单的话每天她都要说上不知多少遍。它既是人们在特殊时期的互相鼓励,也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朱庭萱和同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让他们少几分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央视记者探访武汉金银潭医院时,朱庭萱也接受了采访。镜头前,朱庭萱镇定自若的回答和自信的笑脸,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眼睛一亮。正是因为有她这样身处险地临危不惧,不断为患者着想的医务人员在,消除了患者心中的恐惧,给予了他们战胜疫情的勇气与决心。

关注"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武汉大学官微

图片来源于:武汉大学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