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联11字对联欣赏(名联掌故画上荷花和尚画)
精彩绝妙的对联多取材于生活,正因为它对生活有雅俗共享的关切度,对联才由此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从喜闻乐见。
清代浙江省钱某未中举人前,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所有过去他上门求助而毫不动情的新戚朋友都争相祝贺,饱受人情冷暖的他心有所感,于是手书一联贴在自家大门上:
(清代举人四方牌)
上联: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在清代,一旦中举,基本就进入仕途,与之前的人生将是两种状态,我们看《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一节即是写照,而这幅对联整幅对仗工整,针砭世情,对生活写实观照,入木三分。那些过去冷落他的亲朋友好友视之赧颜。
(旧时挑灯夜读的秀才)
上联:临亲丧,做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下联: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幅对联以秀才的心灵活动为入手点,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秀才的真实心理状况,悲喜交加的心情溢于联外,贴切应景。
早年看电视剧,名字好像叫《刁蛮娇妻苏小妹》,里边讲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故事时,也有一幅对联,很有名。
(连环画《苏小妹三难新郎》)
那天正值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新婚之夜,苏小妹想要试试新郎秦少游的才华,将秦拒之门外并出了一幅上联让秦少游来对,声称不对出来,不能入洞房,她出的上联应景:
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徘徊窗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只得在长廓内来回走动。苏东坡见状,虽然很替妹夫焦急,但这样的对联显然又不方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才思敏捷的秦少游听到石头入水的“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
下联:投石冲天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将他迎进洞房。当时不知其妙,现在细思,下联与上联的应对,不仅词性平仄实在工整,且又都是状眼前之物,实在不可多得。
当然,这样的即景联还有更精妙者,如这一则:传说从前有两位秀才朋友,两人一贫一富,两人相识并经常在一起赋诗联对,一天晚上,富秀才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因为上联中头一句用了两种颜色,第二句用了两个方位,要想对出下句,难度不小,思前想后,对不出工整的下联,只得回房细思,口中念念不停地念着上联。就在这时,穷秀才来敲门,只听门外传来一句:“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对联对上来吧。穷秀才说,已经对出来了啊,富秀才一思考,乐得哈哈大笑,下联与上联对仗工整,也是两种颜色,两个方位,实在天造地设的一副妙对。
当然,这样不经意间对出的对子还有更有名的对子,据说有一次苏东坡带团接待番邦使者,对方提出对对子,并提出一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一个上联,仅只十字,却既有叠声“尖尖,又有七、四、八三个数字,又切合当时接待的场景,苏东坡手下对不出,对着番邦使者只是摇手,番邦使者傲气相向,声称你们什么上国天朝,这样的对子都对不出来,苏东坡立即对道,明明已经对出,你却不知, 我们的下联是:玉手纤纤,五指三长两短,别着忙,哪有对不上!显然这个下联,也是既有叠声纤纤,也有三个数字,五、三、两。如果这不是故事,我们应当真心佩服苏东坡的捷才。
今天标题里征下联这幅上联,也有故事: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其他传说连环画)
有一天,清代著名的戏曲家,诗人,当朝翰林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游了一个尽情尽兴。随后把他请入方丈室中,说有一事相求。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写下几个大字:“画上荷花和尚画”。长老和尚的师傅见是一句大白话,正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上联倒过来读还是“画上荷花和尚画”,朋友们会说,这不就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翻版吗,又有何难,其实,这个上联中荷花的“上”与后面和尚的“尚”同音,荷花的“荷”又与和尚的“和”同音,符合这些条件的下联,就变得相当难对了。
(李调元雕像)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下联:“书临汉墨翰林书”。倒读还是原音,一般的通顺,而其中的汉墨指的是汉代的墨迹,其中的“汉”与翰林的“翰”也是同音,临写的“临”,又与翰林的“林”同音。
从此,这幅画后来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如上所说,下联实在精妙之极,但词性方面似仍有不妥的地方。善对的大家,能对出更好的下联吗?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