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

古人常说“伯仲叔季”,其中玄妙你知多少?古人:切记,不可乱用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1)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成语典故广为流传。我们常听到古人,用“伯仲”一词形容实力相当,不相上下。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还有谁能像诸葛亮一样写出如此千古雄文。那么,“伯仲”连同“叔季”起源何处,还有什么释义呢?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2)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尊卑有序。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3)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就是老大的意思,在古代与“孟”字通用,现在一般称呼比父亲年长一些的男子。“伯,把也,把持家政。”在古代按宗法社会里,一般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就一国而言,当国者则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即“伯”“霸”通用,指把盟国奉为霸主,也就是盟主的意思。唐代后汉语“伯”成了官长、贵族的称呼。

“仲”的本意在《释名》中解释:“仲,中也,言位在中也。”这个叫法至今还留在云南白语里,“仲子”指二儿子,“仲女”指二女儿。司马懿,字仲达,排行第二。其长兄:司马朗,字伯达;三弟:司马孚,字叔达;四弟:司马馗,字季达。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4)

刘邦

以此类推,“叔”指年少,现常用于称呼父亲弟弟,“季”指年幼最小的,不一定排行第四。汉高祖刘邦排行老三,因为他最小,所以又以刘季为字,他当了皇帝以后,曾经得意洋洋地对父亲说:“今某业之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我老幺比老二强。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5)

《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叔、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三国时期,孙坚给四个儿子取名就是按这排的: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另外,《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6)

除了表示兄弟排名,“伯仲叔季”还表示事物的顺序,比如唐朝诗人李邕 的《陇关游奕使任令则碑》:“《礼》《乐》《诗》《书》,伯仲叔季。”还泛指四季“春夏秋冬”: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7)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是没有名字的,周礼中有“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区分排行。如古书所记仲子、叔姬,意思是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所以,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是姓孟,而是指姜家的大女儿!

看看诸位姓名里是否有“伯(孟)仲叔季”,将来给孩子取名别弄错了,如有异议,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古人为何把一年分为5季(古人常说伯仲叔季)(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