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

有上元节,有中元节,据说还有个下元节……关于它的这些故事,你知道多少?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1)

有种吃惊叫目瞪口呆~图片来源:电影《倩女幽魂》剧照

怪谈故事丨第55辑

下元节,这个被遗忘的神秘节日是什么鬼?

(文 / 蓝)

---------------------------

再过一星期的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五日),就是下元节了。

上元节是元宵节,中元节是鬼节,那下元节……是什么?

从命名方式上看,这三个节日的确非常相似。事实上,它们的确有着很深的“家族渊源”。这三个节日被统称为“三元节”,最初的由来,则是和道教有关。

1.下元节到底是给谁过节?

道家的体系里有三官的说法,三官分别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别掌管着天庭、地府以及水域三界,继而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传说,这三官也被称为“三元”。因此,三元节,就是传说中三官的诞辰日。

太上老君炼丹图,图片来源:《造梦西游3》宣传图

2.太上老君的双重身份

刚才说到下元节的水官真身是太上老君,这种推断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在传统的下元节祭祀活动中,太上老君是被供奉的主角。但在有的地区,人们在下元节供奉太上老君,并不是为了祭拜水官,而是为了祭拜炉神。

这就有点矛盾了,这位长胡子老爷爷,究竟是管水,还是管火呢?

说到太上老君,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里的那位想用炼丹炉炼化孙悟空的老爷爷,可惜的是,用尽了三昧真火,也没能融化这只“泼猴”,反倒让他得了一双火眼金睛。在《西游记》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中有一段通过孙悟空之口对太上老君的描述。当时孙悟空正在训斥一个叫做“南山大王”的豹子精,他是这么骂的:“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这里的李老君,就是太上老君。连敢与天齐的孙悟空都称其为开天辟地之祖,太上老君之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咳咳,咱们先不说老君的实力,咱们继续说回太上老君的双重身份。作为下元节的水官,太上老君又是怎么跟炉神扯上关系的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铁匠们也不意外,太上老君就是这个被选中的人,不对,是神。于是成天围绕着炼丹炉的老君,被奉为炉神;凡是与火、炉有关的行业都会供奉他,尊称他为祖师爷。在某些地方,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太上老君最开始是“拳头打铁嘴吹风”,也就是说这老头儿打铁的时候非常拼命,他用拳头打铁,用膝盖当砧板,用嘴当风箱。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被烫得皮开肉绽;于是老君怒了,对铁说:“你烫掉我一层皮,我打掉你千层衣。”这描述也是十分生动——打铁的时候,铁块经过煅烧、锤炼,掉下一层层黑皮,直到溜光铮亮;这简直就是古代打铁匠的写照。这个传说,让高高在上、酷爱炼丹的太上老君,与世间千千万万金属匠人融为一体;因此,下元节里对炉神供奉得最热情的往往也是这些可爱的匠人。

3.下元节都要玩什么?

其实不管下元节的水官到底是谁,下元节当天水官下凡视察这事倒是妥妥的。既然神仙会来,人们必然要张灯结彩、置办瓜果,开个热热闹闹的欢迎会,额不对,是祭祀仪式。

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就有记载:“(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既然节日是来源于道教传说,那道观的道场就是欢迎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下元节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之一。这个咱们不细说,毕竟不是专业人士。

说完道观,咱们来说说“官方”的活动——在古代,朝廷有在这一天禁屠以延缓死刑日期的规定。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2)

深圳坪山“大万祭祖”仪式,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再来说说民间,下元节这天,人们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享祭祖先;大多数人会在家乡的祖先堂、家庙等地祭拜,以求祖先保佑后世子孙免于灾难、平安成长。有些地区会专门进行神赛会,而有些地区在祭祀祖先时会为祖先送上纸制的寒衣元宝等物;当然了咱们国家这么大,一眼望不到边,当然会有地域差异,所以各地庆祝下元节的方式也各不一样。小编在这只是说一下自己知道的一些习俗,如有遗漏,还请补充。

下元节既然为水官解厄日,少不了还要祭祀水官。水官既然叫水官,那么他侧重管理的就是水域诸事。咱们国家是农业大国,水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尤为重要,所以自古各地就会有到三官庙或者田间祭祀水官的习俗。当然祭祀水官也不仅仅是为了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官下凡也有“水官解厄”之说,所以也会有人祈求水官解救自己或亲友于危难间,为其排忧解难。当然可不能忘了既然水官是老君化身,而且老君还是炉神,所以金属匠人在下元节这一天也会歇业祭拜。

忙忙碌碌地祭祀了一圈,想必大家也饿了,现在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每个节日必不可少的节令食物。(说实话作为一个吃货,这个才是小编关注的重点,嘿嘿嘿。)下面我们就来揭晓下元节的节令食物是什么!以北京为例,节令食物就是豆泥骨朵,看着名字很文艺,但其实大家对它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它随着历史的变迁,淹没在了咱们日常饮食的广阔大海中,其实豆泥骨朵就是咱们平时吃的豆沙包。现在唯有少数的地区还会在农历十月去特意准备豆沙包了,而它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却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3)

北方冬季常见食物,豆沙包家族的一员——粘豆包,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看到这,大家是否发现,其实下元节的很多习俗早已融入了其他的节日甚至是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了。

4.日渐消失的“老”节日们

既然知道下元节是怎么来的,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它是怎么没的。

下元节的消失并不是个例,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提速,很多活动都仿佛被压缩了,下元节就是其中之一。在旧时,农历十月正赶上农忙收尾,入冬开始,大小节庆就有一二十个,有迎冬的,有祈福的,有祭祀的,当然也有庆丰收的,这一个月可谓是一个既闲散又忙碌的月份。但是这种忙碌与闲散只适合于古时候,随着科技的发展,四季的界限越来越淡薄,人们也就少了忙季、闲季之分,当然也就少了去为各大节日忙碌的时间,所以很多节日活动,都在追求时间的时候合并在了一起过了。于是就这样一缩再缩、一减再减,现在的十月早就没了古时候的热闹。在小编的记忆里,农历十月的节日,也唯有初一的“送寒衣”。直到今天小编才发现,下元节带着大大小小的节日,早已渐渐远去。

下元节作为一个节日的名字,现在鲜少有人会听过,小编曾好奇,在微信里问了十几个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职业的网友是否听说过下元节,但是结果却是全部否定,这个节日已经沉没在里历史的长河里了。小编知道这个节日,也是因为某一天突发奇想,为什么有上元节、中元节,没有下元节呢?所以百度了一下,出来的结果并不多,但这也引起了小编的兴趣,于是加大了挖掘力度,终于找到了更为全面的信息。一个节日的消弭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但是现在大家提起十月,首先想到的是不是万圣节、感恩节这些国外节日呢?这种对比让人心寒,但是也唯有叹息一声。

在当今多元化融合的世界里,我们接受了很多外来的文化,也在不经意间遗失了很多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些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历史文化长期的一个沉积。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在推行国学,为的不仅仅是找回古时候的那些文化,更多的是为了找到我们原本的模样。

愿世界安好,不忘初心。

◆ ◆

本期资料来源

[1]百度百科:下元节

[2]季力加:《漫话下元节》,《乡村文化》,1994年11月

[3]《下元节:要祭哪些神?》,《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11月

[4]袁浩:《当“感恩节”遭遇“下元节”》,《青年教师》, 2015年12月

[5]陈光新:《十月:暖炉、下元与倒稿》,《中国食品》,1997年10期

本期编辑团

主稿:蓝;编审:包包;美编:林远方;校对:Tris;排版:望月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4)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5)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6)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7)

疤面煞星是哪位球员(下元节趴体是谁的主场)(8)

◆ ◆ ◆

*法医秦明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