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

苏东坡是历史上一大人物,他精通诗词歌赋,在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历史之水名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资深的吃货。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1)

苏轼大概是很喜欢小动物的,喜欢到什么程度呢?顿顿不能少。他的诗有很多都是描写小动物的,比如我们从小就会背的《惠崇春江晓景》中就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意思是说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那么游回来干嘛呢?游回来就能被苏轼吃掉了。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2)

早在宋代,就有孙奕所撰的《示儿编》,书中载有一则苏轼吃河豚的轶事,写得颇为生动。话说苏轼谪居常州时,爱吃河豚。有一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独到之处,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吃一顿。苏轼知道后极为高兴。待苏轼吃河豚时,都躲在屏风后面,想听"苏学士"如何品题。挤得水泄不通,但只见苏轼埋头大啖,不闻赞美之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这时已打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说道:"也值得一死!"屏风后面的人,听到无不大悦。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3)

除此之外,苏轼爱吃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东坡肉便是苏轼发明的。苏轼贬至惠州时,初食牡蛎而觉味美,还致函其弟苏辙说:"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其味。"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亦是此时的名句。且他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即云:"似闻江瑶听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他老兄有荔枝吃,还念念不忘江瑶柱与河豚鱼,这种"吃一看二眼观三"的本能,非大老饕万万不能达到此一最高境界。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4)

 等到苏轼贬往儋州(即海南岛),因当地的生活条件很差,"至难得肉(指羊、猪、鸡)食",只好在土人"荐以熏鼠烧蝙蝠"后,终尝其味。按熏鼠即果子狸(玉面狸)、白鼻心之属,虽为野味,却是佳味,亦可见其口福匪浅。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苏轼是在现代吃这些动物,只怕是要牢底坐穿了。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5)

苏东坡为什么叫河豚(苏东坡拼死也要吃河豚)(6)

苏东坡虽一直都在被贬职,但我想,有美食陪伴,他的一生也是快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