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干线公路监测(挺起发展主骨架)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俯瞰祖国大地,501.25万公里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87万多座桥梁沟通东西南北,1.9万多座隧道穿越大山向远方延伸36.61万公里国道,37.48万公里省道中,有14.96万公里高速公路(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这些主干道构成了公路网的主动脉,挺起了发展主骨架,铺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家干线公路监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干线公路监测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俯瞰祖国大地,501.25万公里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87万多座桥梁沟通东西南北,1.9万多座隧道穿越大山向远方延伸。36.61万公里国道,37.48万公里省道中,有14.96万公里高速公路(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这些主干道构成了公路网的主动脉,挺起了发展主骨架,铺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公路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公路养护管理者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努力打造一张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有国际竞争力的公路网,让经济大动脉越发强健、越发通畅。
加强监管 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覆盖全国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前排左四)在项目现场督导。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运输需求的旺盛增长,公路网规模逐渐扩大,国家干线公路经济大动脉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周期性养护高峰期也逐渐临近。受重建轻养、资金不足、管理手段匮乏等因素影响,干线公路和桥梁等技术状况曾令人担忧。公路养护任务逐年加大、公众对公路管理服务水平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的现状,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提高现有公路设施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
顺应财税体制改革、履行路网监测职能的必然要求,加快公路养护转型、推行养护决策科学化,2011年起交通运输部申请专项财政资金开展了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受部委托,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简称部路网中心)承担具体组织实施服务工作。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从组织方面对质量保障明确提出提前做好沟通协调、提前确定报告大纲、提前做好工作计划;统一检测尺度、统一工作内容、统一成果表现形式、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评定标准、统一保障措施的“三提前、六统一”要求,以数据为生命,以责任为使命。
目前,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项目已完成路况抽检33.25万公里,重点桥梁监测400座,重点隧道监测61座,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12500公里,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十三五”期间,监测内容不断增加,抽检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最初包括国省干线公路抽检和重点桥梁监测,2015年起增加了重点隧道监测,2016年起增加了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2020年增加了公众满意度评价。
监测结果依申请公开发布,对次差路段和危桥(隧)分部、省两级进行挂牌督办,做到整改不落实、督办不停止。
在部级督办层面,督办路段整改完成率超84%。12座重点桥梁全部完成整改并摘牌。2座部级督办隧道中,宁夏六盘山隧道完成整改并摘牌,湖北东门关隧道已完成整改即将摘牌。
省级督办层面,督办路段整改完成率超80%,31座重点桥梁全部完成整改并摘牌,4座重点隧道全部完成整改并摘牌。
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行业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而且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调动起各地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有效提升了桥梁和隧道的安全运行水平,最大程度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路网监测保障道路、桥梁、隧道安全畅通。
形成闭环 “路况指数”为科学管养提供数据支撑
“十三五”期间,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项目共检测国省道15.75万公里。今年共有5.6万公里国省道纳入抽检,与往年相比,里程明显提升,外业检测压力陡增。今年外业检测分南北两个片区进行,北方片区9月11日开始,10月9日结束;南方片区10月16日开始,11月2日结束,时间紧、任务重。
“往年因施工剔除或者督办的路段今年再次纳入抽检接受检测,力争实现工作闭环、不留死角。”一位参与路况抽检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部分地区外业检测要经受严酷自然条件的考验。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本年度检测路段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工作人员数次通过海拔5000米以上垭口,有时大家连走路都会感到窒息。为了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驾驶员轮班驾驶提高注意力,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困难没有吓倒交通人,检测人员克服挑战顺利完成检测任务。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技术人员吸氧驾驶汽车。
为了加快检测进度,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积极组织两家单位分别运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和道路检测系统设备采集数据。在开始检测之前,所有参与路况检测的设备都进行了设备校验,人员也进行了培训,保证在准确性、一致性、稳定性方面达到统一标准。
在外业检测期间,检测车辆保持匀速行驶状态,没有随意变换行驶车道。检测车辆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发回了GPS定位数据,后台可实时监管。
路况检测现场。
数据质量是第一位的。技术人员对每日采集的数据质量进行复核,并形成数据质量复核日报表。在数据分析阶段,为了保证数据公正、公平,部统一组织开展了数据复核处理。
监测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普通国道各年度路况变化幅度较“十二五”明显缩小。2011年至2019年全国高速公路路况均处于优等水平。路网监测工作的常态化,对各省均衡养护工程资金投入、注重平时路况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1年以来,每年被督办省份逐年减少。“路况指数”客观公正地为燃油税“增长性补助”分配提供数据支持,助力加强行业监管,提升养护管理和安全水平,为部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普遍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典型经验不断涌现。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宁夏、安徽、辽宁、北京、山西、江西等地,在全国最早应用多功能路况检测车和路面管理系统进行路况检测与科学决策,个别省份已构建了连续13年(2007—2019年)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库;部分省份加大考核力度,将小修保养年度资金与养护工作绩效挂钩,与路况好坏挂钩。
大部分省份建立了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以“路况数据”“性能预测与分析”“养护效益对比”等为基础的养护科学决策机制,养护决策逐步由主观经验型向客观数据型转变;逐步形成公路大修工程“计划制定模式”,坚持“成线成网、逐条整段”推进大中修,高效整体提升路网技术状况水平。
创新驱动 有效保障桥梁运行安全
桥梁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桥”正不断刷新着世界桥梁的建设纪录。如何实现从桥梁建设大国变为桥梁管理强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总结桥梁结构衰变规律、找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提升点、为桥梁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重点桥梁监测,提升管理水平。
交通运输部每年组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座重点桥梁进行监测,涵盖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所有桥型,遍布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国家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普通公路。
今年重点桥梁监测分为4个组,7家单位具体承担项目。项目自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前后历时3个月完成。60余名专家、检测工程师和2家技术咨询单位的5名专家,协力完成了监测任务。部路网中心在项目实施期间进行了跟踪督导。
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桥梁箱梁封闭空间里的温度更高,有时甚至逼近50摄氏度。高温没能阻挡桥梁监测进度,专家们责任在心头、奉献在一线,仔细研判桥梁技术状况,查看关键部件受力状态,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监测结果。
技术人员在重庆忠县长江大桥检查主缆,此处离江面200米左右。
通过多年监测数据的分析和2013年以来各省(区、市)重点桥梁的评价结果,交通运输部进一步了解了全国桥梁的总体技术与安全状况。在此基础上,2013年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桥梁养护管理十项制度;2018年出台了《公路长大桥隧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若干规定》;2019年开展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性提升专题研究。
国道四五类存量桥梁持续减少,安全隐患下降明显。2015年至2018年,国道四五类存量桥梁总数分别占国道总桥梁数的比例为0.62%、0.96%、0.92%和0.76%,占比较低。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通过管理、技术创新驱动,有效保障桥梁运行安全。
在管理创新方面,江苏以“责任、发展、卓越、共享”为核心价值,积极创建“苏式养护”品牌,重视桥梁安全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推进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湖南推出桥梁智能监测机器人系统,实现快速自动化无损检测;山东自主研发了桥梁巡查车载观测仪,利用便携手持终端采集和存储数据;上海、湖南、重庆等省(区、市),制定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地方标准、实施指南、规程。
技术人员检查桥梁主要部件受力情况。
以点带面 规范隧道养护管理
你可能无法想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下,超过35000座、总长接近赤道的隧道为南来北往、东西穿梭的客货洪流构建起一个极为便捷的超级通道网。其中,2019年年底,全国公路隧道已达19067座、1896.66万米,特长隧道1175座、521.75万米。隧道穿山越江,是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技术状况关乎交通网畅通。
2015年,交通运输部正式组织开展全国重点隧道监测工作,旨在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摸清我国隧道总体技术现状,搭建隧道管养交流平台,从国家层面促进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隧道安全监管,规范养护管理,减少隧道运营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
隧道外业监测内容包括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内业监测主要对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养护管理单位养护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在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对发现的重点问题和病害复核,结合隧道现场检测结果,对隧道最近一次定期检查(修)技术状况评定等级进行评定复核。
隧道检测。
第一轮重点隧道监测工作(2015—2017年)养护管理状况评价平均分为73.46分,得分普遍偏低;第二轮重点隧道监测工作(2018—2020年)养护管理状况评价平均分为84.94分,得分明显提升。全国各省(区、市)对隧道养护的重视程度及管养水平均有了较大提升,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亦有明显提高。
土建方面,二类隧道占比大幅增加,由第一轮的49%增加至第二轮的83%,三类隧道占比大幅减少,由32%减少至7%;机电方面,一类隧道占比由17%增加至24%,四类隧道占比大幅减少,由10%降低为0。养护管理水平在制度建设与落实、专业化管理、检查与评定、功能维持或加固、安全通行、技术管理与养护创新等方面较第一轮都有15%—30%不同程度的提升。
今年重点隧道监测实施省份包括海南、湖北、山东、内蒙古、新疆、西藏等10个省(区)。隧道管养单位隧道养护专业化、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维修管理及时有效、动态风险防控意识逐步增强,隧道养护创新技术研究逐步加强。随着各地监管单位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多数隧道管养单位在完成日常养护工作的基础上,从装备研发、系统研发、标准建立等多方面积极开展隧道养护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风餐露宿的技术人员。
加强评估 全面掌握交安设施安全态势
清晰勾画的标志标线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一排排护栏一字排开发挥“无言哨兵”的作用……交通安全设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顺畅,对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交通安全设施,自2016年度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开始,增加了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检测项目。截至目前,部已开展了云南、贵州、重庆等22个省(区、市)12500公里普通国道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工作。
该项目的开展应用多功能快速检测设备可以快速检测所抽取国省道的平纵几何线形、横断面尺寸、前方景观图像和GPS数据等信息。对检测数据进行交通安全设施有效性、完整性分析处理,即可了解交通安全设施处于什么样的风险水平,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今年完成的2500公里普通国道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总体结果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针对本次检测发现的问题,负责检测的有关专家对公路穿城路段的标准规范,以及标志、标线、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提出了完善措施。同时,针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体系,对安全效果明显的公路安全设施及综合性安全提升解决方案进行示范推广,将风险评估融入公路建管养全生命周期;拓展年度评估范围,全面掌握安全态势,更好地了解各省路网安全水平的发展变化。
以人为本 公众评价公路服务水平
出行是否满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交通运输部为了解公众对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服务的评价,深化公路养护管理研究,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全国干线公路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电话访问、现场访谈、网络问卷和网络舆情组合方案,评价各省(区、市)干线公路服务水平。
部网站发布公众满意度调查二维码,扫描即可提意见。
公众满意度调查面向司乘、企业、自驾、居民4类公众,结合各省(区、市)常住人口、干线公路里程规模、交通量等因素,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确定不同调查方式相应的调查对象的抽样数量。项目组在全国31个省(区、市)小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车站等地区,选取了1500多个点位,完成15000多个线下调查。同时,利用网络和电话方式同步开展调查。
评价内容区分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分别对沿线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出行服务三个方面,共计43项评价指标进行调研。
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干线公路设施设备条件已能够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但需提升在各种场景中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水平。
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简称《方案》),从侧面强调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方案》明确,中央承担国道(包括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宏观管理、专项规划、政策制定、监督评价、路网运行监测和协调等职责。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加强对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督评价工作正是做好国道宏观管理、专项规划、政策制定的基础性工作,是《方案》实施中尤其重要和迫切的,同时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运输行业提升对交通存量资产的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现有交通存量资产的部级监测、准确评价、科学决策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有力抓手。
当下,放眼全国,一个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路通百业兴,它支撑人流、物流移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通人善于修路,更善于管路。全国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工作始终把群众安全出行放在第一位,有效保障了国家干线公路公共服务供给,矢志不渝让群众走放心路、安心路,在历史的考卷上,写下了科学严谨、精心精细、务实奋进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