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

[gé],象形字,金文的字形像铲去了毛之后的兽皮。本义即刮去兽皮表层的毛。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1)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2)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革部》革:獸皮治去其毛曰革。革,更也。段玉裁注:革,更也。二字雙聲。治去其毛,是更改之義,故引伸爲凡更新之用。

“革”是职部见纽;“更”是阳部见纽。两者为双声,上古时的读音相近,故可以通假。

《康熙字典》引《韻會》:皮熟曰韋,生曰革。呂氏曰:革者,去毛而未爲韋者也。

没有去掉毛的称之为“皮”;去掉毛之后的坚硬生皮,称之为“革”;用硝盐浸泡处理后柔软的熟皮,称之为“韦”。而八音中的“革”,指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鼓。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3)

以“革”作偏旁的字以“革”作意符的形声字:鞋(皮革制成的鞋)、靴(高于踝骨以上的长筒皮靴)、鞠(皮革制成的球)、靶(练习射箭时用的目标)、鞘(皮革制成的刀剑外套)、鞣(使皮革柔软的工艺)、勒(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鞭(驱赶马的皮鞭)、鞍(垫在马背上的坐具)、鞑靼(唐代时欧亚大陆说突厥语的游牧民族)、鞏[巩](巩固,本义是用皮革捆东西)以“革”作声符的形声字:缂(缂丝,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小梭子,直接在织布机上以纬线织出图案。)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4)

文献选读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5)

《詩經·大雅·皇矣》: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长,执掌。夏,是榎的通假,即楸木,古时用作杖刑之用。革,即皮鞭。上天教诲周文王:胸怀君王的明德,就不要大声、凶恶地对老百姓说话,不要鞭打、怒责老百姓,不要自我标榜、自以为是,要遵循上天的自然法则。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6)

成语典故

洗心革面

要改变旧日的自己,是发自内心的反省,还是仅仅表面上的应付?

《周易·革卦》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抱朴子·外篇·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 君子之变,是发自内心的;而小人之变,只是表面上的。所以要改变自己,一定要在清水中涤荡自己的心灵,洗去尘埃,回归赤子之心。

革故鼎新

革,改革、变更;鼎,重新建立政权。

◇《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可是几千年来的王朝更替,并没有革去王权至上的“故”,都以为“王权至上”是天经地义的,都不曾想到不受约束的王权才是万恶之源。新的统治者以谎言骗取了民众的信任之后,逐渐就不愿再兑现自己的承诺了。所以底层的大多数民众最终并没有从变革中真正受益。

汤武革命

指历史上商汤灭夏桀,周武王灭商纣王的革命。

◇ 《周易·革卦·彖傳》: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史記·儒林列傳》: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殺) 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荒)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因)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貫)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是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

◇ 在《史记·儒林列传》中,则记录了汉景帝时著名的一段关于“汤武革命”合法性的辩论。黄生认为帽子再破也是戴在头上,鞋子再破也是穿在脚下,君臣的名分不可破,因此“汤武革命”不合法。而教授《诗经[齐]》的博士辕固生则支持《周易》对“汤武革命”的定性,认为顺乎民心就是顺应天命,这就是合法性。如果照黄生的逻辑,岂非汉高祖取代秦始皇也不合法了?汉景帝一看再这样争论下去就麻烦了,于是从此禁止学者讨论“汤武革命”。

靠暴力革命夺取的政权也只能依靠暴力来维持,一直到维持不住了,再被新的暴力革命所代替。为什么几千年来就没有走出这样的循环反复?“汤武革命”在历史上开了一个杀头不改制度的先例,而汉景帝的禁令又从此禁锢了对“革命”合法性的思辨。如果“革命”只是一个借口,夺权之后并没有使天下民众生活得更好,而是在不断巩固自己的私利,这到底合不合法呢?

盤字的古字体(漢字的字元鳥獸動物革)(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