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试题精选及答案选择(红楼梦试题精选)

红楼梦试题精选及答案选择(红楼梦试题精选)(1)

26. 《红楼梦》中,晴雯、袭人是贾宝玉房中两个重要的丫鬟,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两个人物。在对《红楼梦》的人物研究中,有“晴为黛影,袭为钗副”之说。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晴为黛影”或“袭为钗副”的理解。

答案示例:

(1)“晴为黛影”,是说晴雯有林黛玉的风格。首先,晴雯眉眼与黛玉有些相似,二人都巧心慧思、风流灵巧。其次,二人品性相近。林黛玉由于寄人篱下,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因此爱使小性子,有时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同样,晴雯性格也很纯真,爱使小性儿。第三,二人对对宝玉的感情都很真挚。黛玉爱贾宝玉是发自肺腑的,她并不像宝钗那样希望贾宝玉走经济仕途之路;而晴雯对宝玉的感情也是纯真热烈的,不具世俗的功利性。因为林黛玉和晴雯在容貌、才华、品性、心志追求以及对宝玉的感情方面都很相似,所以有“晴为黛影”之说。

(2)“袭为钗副”,是说袭人和宝钗有许多相似性。首先,二人性格相似。袭人性情温柔和顺,宝钗的性情也稳重和平,二人都有一个“和”字。其次,在思想观念上,袭人和宝钗一样,都是封建礼教真诚的维护者,也是自觉的遵守者。宝钗多次劝谏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袭人也劝谏宝玉百事检点,读书上进。总之,宝钗和袭人都是颇具心计的人,只不过宝钗的心计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袭人的心计表现在人生道路的设计上,然而二人在才干、性情、观念和心计方面,二人颇有许多相似点,所以有“袭为钗副”之说。

27. 下面是《红楼梦》中不同人物对王熙凤的评价。请根据这些评价,结合原著谈谈你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理解。

贾 母: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

周瑞家的:她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秦 可 卿: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小厮兴儿:“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解析:对王熙凤的评价:

正面:爽利泼辣、精明强干、能言善道…

事例:见黛玉、回王夫人、协理宁国府、提拔小红、支持探春“改革”…

负面:自私圆滑、冷酷狠毒、奸诈虚伪…

事例: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挑动张华告状又欲将其灭口、逼死尤二姐/鲍二家的、逢迎贾母(邢夫人)、放高利贷、对仆人施刑、对待刘姥姥的态度…

答案示例:

(1)从不同人物对王熙凤的评价中,可见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立体的人物。她精明强干,在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丧事中体现出极为出色的治家理事才能。但她更有冷酷阴险的一面,得知贾琏偷娶,王熙凤计赚尤二姐入贾府,最终逼其自尽,就暴露出王熙凤的刻毒和狡诈。

(2)初见黛玉,王熙凤盛装华服,大说大笑而来,张扬的气势正如贾母形容的“辣子”。一句“倒像是嫡亲的孙女”,夸了黛玉,哄了贾母,又不着痕迹的捧了“三春姐妹”,能言善道背后更见其老于世故的圆滑。而对王夫人有关家事的询问,应答周全妥帖,又显露出聪敏与才干。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集精明强干、圆滑虚伪等等于一身的“多面体”形象。

28. 《西郊落花歌》中作者观海棠花落,以此“探春”和“送春”,《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林黛玉埋葬落花,一首《葬花吟》道出了多少悲愁。请结合原著描述“黛玉葬花”的情景,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

答案示例:

一阵风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地皆是。只见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绢袋,手内拿着花帚。她把落花扫了,装入袋里,细细地埋入园中一角的花冢。看着花冢,黛玉不禁呜咽起来,哭得好不伤感。她一面哭,一面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原因:①寄人篱下的命运。②多愁善感的个性。③前夜去宝玉处,晴雯不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她失望伤心。④次日正遇上饯花之期,心中无尽的感伤难以排遣,于是寄情于花,借葬花以解绵绵愁思。

29.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在梦中看到的“金陵十二册正册”中有关于探春的歌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舰,千里东风一望遥。”

这一歌词与探春的哪些主要经历相关?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这一歌词与探春的以下主要经历相关:

(1)在探春的带动下,大观园中创办了海棠诗社,探春写的诗虽然比不过黛玉和宝钗,相比迎春、惜春而言,也有一定的水平,可见探春的才气与志向。

(2)探春曾和李纨、宝钗一起临时管理家事,她不被家仆蒙蔽,明察秋毫,决断力强,并对大观园的管理进行了有力的改革,既增加了收益,又减少了浪费,可见其才志之高。

(3)王熙凤带着家仆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探春愤怒之中打了王善保家一耳光,表达自己对抄家的不满,也体现了贾家衰败之际她的无奈与痛苦。

(4)探春最终由贾政做主,远嫁海疆,离家千里。

30.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完成题目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办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他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可使奶妈妈们,他们也就不敢闲话了。”

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笑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平儿道:“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衬,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图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短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园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掐,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探春笑道:“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了气。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都忙劝道:“趁今日清净,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又提这没要紧的事做什么?”平儿忙道:“我已明白了。姑娘竟说谁好,竟一派人就完了。”探春道:“虽如此说,也须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这里搜剔小遗,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若是糊涂多蛊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岂可不商议了行。”平儿笑道:“既这样,我去告诉一声。”说着去了,半日方回来,笑说:“我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

[节选自《红楼梦》(庚辰本)第五十六回]

1. 下列对选文内容及《红楼梦》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王熙凤患病需要长时间治疗调养,王夫人暂让李纨、探春两人协理荣国府琐碎之事,后又因园中人多,恐失于管理,特请薛宝钗参与理家。

B.选文中“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一句所写的“才刚学里的八两”,指探春在理家过程中所免除的宝玉、贾环、贾兰等三人的学堂公费。

C.选文叙写探春理家之事,形象鲜明;之后的“抄检大观园”情节又展示了探春面对王熙凤、王善保家的搜检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

D.从探春理家前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情节可知,贾府过年依然讲究排场,但从贾珍、贾蓉与来进贡的乌庄头的交谈中已透露贾府经济的窘迫。

2.下列对选文中写到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B.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成立“海棠诗社”,自号“蕉下客”;比同辈份的贾迎春、贾惜春年龄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

C.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姑母,薛宝钗的姨母。

D.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贾赦与邢夫人的儿媳妇,贾琏的妻子,巧姐的母亲。

3.从选文看,平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4.文中画线句写探春“不免又流下泪来”,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探春流泪的主要原因。(4分)

5.读者普遍认为,王夫人为料理家务所挑选的李纨、贾探春和薛宝钗等三人可谓最佳搭档。请从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结合选文内容及《红楼梦》其他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6分)

答案示例:

1. C (3分)【解析】“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错,文中探春积极应对,

敢于斗争。

2.B (3分)【解析】探春比惜春年龄大。

3.作为凤姐的心腹通房大丫头,平儿善于维护凤姐形象和尊严,为凤姐争脸。如“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等语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性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的对话分析) (3分) (2)平儿辞令巧妙。如:“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舌头是什么作的……”等语句就说明了这一性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相关对话,宝钗的相关评价分析)

(3分)(3)精明细致。“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等语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性格特点。(结合平儿与探春对话分析)(3分)

4.(1)探春内心的隐痛在于,没有几个人拿她当贾府的小姐看,当探春听了平儿的话,不免感叹平儿的情义,伤心落泪。(2分)(2)作为代替王熙凤管理贾府的理家者,王熙凤有平儿帮衬,而自己没有贴心之人,不免伤感。(2分)(3)庶出的地位现实使她苦恼、逃避、挣扎,而庶母赵姨娘生性糊涂,素日惹是生非,借女儿理家之机生事闹事,令探春难堪,自身没人疼没人顾,伤心落泪。(2分)

5.(1)李纨是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就其身份来说是理家的最佳人选;但就其性格来讲,“尚德不尚才”,宽厚善良,往往管不了下人。(2分)而探春虽为贾府小姐,实为庶出,又是未出阁的姑娘,就其身份来讲,不如李纨正统;但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机敏聪慧,秉性刚强,富有才干,就其性格和能力来讲,适合理家。(2分)薛宝钗作为荣国府的亲戚,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就其身份来讲,参与理家不妥;但其富有理性,思虑周密,能够“施小惠全大体”(2分)这样“贤”宝钗与“敏”探春互补,共同与长嫂李纨密切合作,成为协理荣国府的最佳搭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