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适应小学新环境(放缓幼小衔接节奏)

  开学已将近一个月,从“第一天在课堂上坐不住,随时可能往外跑,老师喊名字也听不见”,到目前“课堂秩序井然,眼睛能专注地看老师”,一年级新生的课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9月22日,记者从后小河小学西缉虎营校区了解到,该校开设新生入学适应课程,放缓幼小衔接的节奏,减轻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们的压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其中规定,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性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

  后小河小学西缉虎营校区均为一、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在低年级段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经验。执行校长曹建红介绍:“今年我们设计了以‘贴近生活,关注兴趣习惯’为基本思路的幼小衔接新生适应性课程,并进行了相对应的评价机制。”

  走进楼道,随处可见的一米间隔“小脚丫”,“轻声慢步”的标志标识等都在提醒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下课了,有的一年级学生看到老师,立即站定,行90度鞠躬礼,道一声“老师好”。课间操,“一分钟站姿”环节,孩子们站得笔直,一动不动,但是当“拍拍操”的音乐一起,孩子们就跟着音乐节奏由慢到快地拍手、拍肩膀,脸上洋溢着笑容。

  据了解,该校开设的新生入学适应性课程主要从课堂常规、卫生习惯、安全纪律、作业书写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安排。为了让孩子们适应小学的课堂,还开发了校本化的“学习适应”课程,以“儿歌里的数字”“有趣的形状”“有趣的汉字”等主题开展全学科整合教学,以游戏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记者 张晓丽 太原晚报

幼小衔接适应小学新环境(放缓幼小衔接节奏)(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