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

说起国宝,人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大熊猫。作为我国独有的动物,吃喝玩乐,样样不愁。在对岸的大西洋中有一块独立的板块,那里的国宝考拉,可能混得确实有些糟糕。考拉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大熊猫800万年),但如今的地位确实已经远远不及大熊猫了。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1)

考拉有多珍贵

考拉又名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现存最原始的物种之一。由于澳大利亚板块的相对独立性,考拉也因此成为澳大利亚特有的物种。4500万年前,澳洲大陆脱离了南极板块,开始向北漂移,气候开始剧烈变化。

澳洲大陆变得越来越干燥,桉树、橡胶树这些植物也开始逐渐改变,适应环境。考拉的祖先也不得不变得依赖这些植物。大约6万年前,当智人抵达澳洲时,他们更是将考拉视为神兽,让其成为了许多神话和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2)

​考拉的数量正不断锐减

说到考拉的数量锐减,很多人一定要说2019年的澳大利亚山火。的确,澳大利亚山火就像是将考拉推向深渊的最后那只手,直接让考拉从“易危物种”变成“濒危物种”。据了解,澳大利亚山火至少让5000只考拉在大火中丧生,占了现有数量的将近1/3。

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考拉虽然贵为国宝,其实本身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了。1788年,欧洲殖民者第一次登上澳洲大陆的土地,“考拉“这个名字随着它们侵略的脚步,逐渐被世界熟知。然而属于考拉的灾难也拉开了序幕。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3)

由于殖民者的大量拓荒,考拉生存的家园被逐渐侵占。1924年,考拉在南部澳洲灭绝,新南威尔士的考拉也为数不多,维多利亚可能仅剩下500只不到。加上猎人的长期猎杀,考拉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澳大利亚也开始重视考拉的保护工作。

据之前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考拉的总数在14.4万至60.5万只之间,大约为32.9万只,与过去三代相比,未来三代考拉的数量平均下降了24%。而目前,考拉仅剩不到80000只。加上这次的山火,考拉的数量确实处在濒危物种行列了。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4)

​考拉生活环境的破坏

考拉数量锐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环境的破坏。考拉的居住环境一般必须具备这两个因素:一是居住的地方采食方便、并且有适宜的土壤和降雨能保持树种的生长;二是有其他的考拉已经在这片土地定居。

因此,环境的选择对考拉来说至关重要。然而随着考拉赖以生存的桉树被人类的砍伐,考拉可居住的范围被进一步缩小。此外,桉树由于油脂丰富,属于易燃植物。因此,山火的不断发生也让考拉以及它生存的家园都面临威胁。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5)

​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是媒体在澳大利亚山火后提出最常见的一个词。所谓功能性灭绝,指的是某一个物种的数量锐减已经不足以在维持该种群的繁殖,或者不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了。

前者理解很简单,每个种群由于基因的变异,都会产生不同的个体,比如人类的个子的高低。当环境发生突变时,它们保证种群中有一部分能活下去。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种群数量足够大,这才能产生足够多不同的变异。毕竟变异不是想变就变,维持基因的稳定性才是生存需要的。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6)

后者可以用野狗来举例。在某些地方,野狗数量极少,它们的存在已经对被捕食者的数量起不到任何控制作用,因此它们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已经消失,我们可以将其说成功能性灭绝。明显考拉属于前者,它们数量的减少已经不能再让它们抵抗随时而来的环境突变了。

考拉即将“功能性灭绝”的说法最早由澳洲考拉基金会在2019年提出,不过科学界对此大多持怀疑态度。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山火影响区域之大,对考拉是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即使考拉还能维持住繁衍,总体情况也不太乐观。

考拉成为濒危保护动物(混得最差的国宝)(7)

​ 总结

对比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考拉确实属于混的比较差的国宝了。如果你要问,考拉还有救吗?那只能看人类的行动了!你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