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文该怎么断句(通过一个例子说明道德经原文对照如何消除歧义)
《道德经》原文: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道德经》第34章
对于道,怎样理解“可名于小”与“可名于大”的表述呢?
““常无欲,可名于小”对应于“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无欲”承接前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是指大道不去主宰万物,不做万物之主,对于圣人就是“长而不宰”的无为特征,虽然是长官,却不去主宰百姓,所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反映的是“太上不知有之”,让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于是,似乎“小”得微不足道,正如“道常无名,朴;虽小”的描述,然而,只有这样才有“万物并作”或者“民自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大道又是万物归根的力量,显示其博大的一面,正如“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的万流归宗,所以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对应于圣人就是“执大象,天下往”(《道德经》第57,10,64,17,32,16,66,35章)。万物是“有”,归根则“无”,可见,道在“有”中“小”,而在“无”中“大”,因为它在“有”中不为,而在“无”中“为”。------- 《道德经:无为与自由》(修订稿)
解读说明:
1. 大道“常无欲,可名于小”与圣人“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对照
上述两句都涉及“无欲”,主语分别是大道与圣人,这种对照是《道德经》贯用的行文模式,比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81章)。
那么,如何理解这里的“无欲”?结合前文“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知,那是没有主宰万物的欲望。因此,通过原文对照,就可以缩小“无欲”的解释空间,就不能把“我无欲而民自朴”解释为“我没有贪欲,人民自然朴实”,不是贪欲本身问题,而是要避免权力主宰百姓与扰民问题,其实也就是不能“有为”。
2. 通过“不为主”反推“长而不宰”的含义
孤立地看“长而不宰”,很难确定这里的“长”到底是“生长”还是“首长”之义,而传统文化的解读绝大多数偏向前者,即便认为后者的也只是出于猜测而不是原文对照的结果,而当你把这两句原文放在一起看时才会发现,“主”与“宰”合在一起是多么地熟悉,并不需要更多翻译。
3. 不主宰反映了“太上不知有之”
权力不主宰百姓,“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不被控制,所以都说自己如此,一切都是自己的安排,那不就不再需要整天惦记着谁在领导自己吗?所以百姓“不知有之”的感受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老子说那才是最好的治理。
4. 因为“不知有之”,所以“可名于小”
为什么有“大人物”之说?那正是因为广为人知;反之,“小人物”不正因为不为所知吗?所以对于不扰万物的无为之道,老子说“可名于小”。
虽为“大道”,却貌似小得微不足道;同理,虽为有道当权者,百姓却“不知有之”。
5. “可名于小”与“朴虽小”的对照
明白上述“小”的原因后,再回过头来看“道常无名,朴;虽小”时,就不会把其中的“小”简单地理解为“微小”之类的物理概念而让人觉得云中雾里了。
6. 只有权力的“小”才有“民自化”的繁荣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第57章),前述的“小”是无欲而无为特征,带来“万物并作”或“民自化”的繁荣,这不正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写照吗?
7. 万物复归,彰显大道
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所以“大”是道的“名”,这种“大”体现在哪呢?体现在“万物归焉”,对应于圣人就是“执大象,天下往”(《道德经》第25,35章)。
8. 回归无为思想
无为是大道固有属性,所以它贯穿《道德经》始终。道在“有”中“小”,而在“无”中“大”,因为它在“有”中“不为”,而在“无”中“为”。因此,本章通过“可名与小”与“可名于大”的对比,同时反映了无为的两个方面,当然也是道的两个方面。
译文能否始终紧扣主题形成逻辑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品质,决定着它是否接近老子原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