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的千古名句。

应该不会有人没听说吧。

但是,这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却少人有读过。

即使您读过,可能印象也不深。

这不怪您,因为这首诗实在太奇怪了。

哪里奇怪?

您不妨先读一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1)

杜甫草堂

一、奇怪在何处?

诗题的意思是,恰逢江水像海水一样波浪滔天,姑且简短述怀。

奇怪之处就在这里:诗题中明明说江水波浪滔天,但整首诗只有颈联提到了“水”,而且还是很平静的水。

这一点被历来学者所诟病。

比如,清代才子纪晓岚就曾直说,“此诗究不称题”,也就是文不符题。

那么,您相信杜甫会犯这种错误吗?

这还用怀疑吗,显然不可能。

随便一个人写诗都不会跑题啊,何况是杜甫!

这首诗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如果您对杜甫的诗很熟悉,就很容易读懂。

这首诗妙在用典,但与众不同的是,典故全部来自杜甫自己写的诗。

我能找到5首,您不妨也试试看。

二、以前写诗,苦苦琢磨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耽,沉迷。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平生为人性情古怪,喜欢苦苦寻觅好的诗句,如果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

这两句比较简单。

苦苦琢磨,追求一语惊人,这是杜甫写诗的态度。

当然,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这样。

但是,杜甫明知道这一种很古怪的性情,他为什么还要对自己要求这么高呢?

答案在颔联中。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2)

花鸟

三、现在写诗,比较随意,因为心态发生了变化

2、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漫兴,随意为诗。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随着人的老去,现在写诗都很随意;面对春天的花鸟,也没有了过去深深的忧愁。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共隐藏了3首诗。

(1)“漫兴”,是指组诗《漫兴九首》。

这一组诗,记录了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美景以及心中的愁苦。

那么这些诗,诗人为什么会写得很随意呢?

因为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2)“花鸟”,以前指《春望》。

准确地说,是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您肯定很熟悉,体现了诗人浓浓的忧国之愁。

(3)“花鸟”,现在指《绝句(其二)》。

就是这首诗。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愁。

您看,诗人以前见到花鸟,是担忧国家,而现在呢,只有思乡之愁。

这就是“莫深愁”的含义,体现了诗人心态的变化。

正是因为心态的变化,让诗人写诗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以前心里想着国家,所以才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能写出好诗,得到朝廷的重用。

而现在心里想着自己,所以就比较随意了,反正也不期待别人的赏识。

那么,诗人的心态为什么会发生转变呢?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3)

竹筏

四、诗人心态变化的原因

3、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水槛,水边木栏。

槎(chá),木筏。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新添了水边木栏,以供垂钓,所以用木筏代替了小船。

这两句更加巧妙,不仅隐藏了2首诗,而且还含蓄地扣了题。

(1)“水槛”,指《水槛遣心二首》。

这首组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远离喧嚣的闲适之情。

很多人都读过,我也不仔细讲了。

(2)“垂钓”和“入舟”,指《渡江》。

这首诗可能您不太熟悉,原文如下。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这首诗我用白话文翻译一下:春天已经不能顺利渡江,因为二月已经风浪滔天;船只倾斜很厉害,水中的鱼龙仰卧在上,比船还要高;船艰难地行到水中沙渚边,白色的花和白色的锦缎颜色相加,风浪太大,只好退回岸边,水边的青草和身上的青袍又混在一起;开玩笑地问岸边钓鱼的人,“这么大的风浪为什么还要在这里钓鱼啊?”,结果他回答,“我哪里是钓鱼,只是悠闲地看着你们渡江呢”。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4)

风浪

您可能要问:这么大的风浪,诗人为什么还要渡江?

答案就在“青袍”两个字中。

青袍,是指品级较低的的官吏。

也就是说,诗人之所以要渡江,是因为有公务在身。

结果他渡江失败,反而被岸边悠闲的钓鱼客嘲笑。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个典故呢?

您看,诗人“新添水槛”,就是为了“供垂钓”。

这意思就是说,现在又面对波浪滔天的江水,但是他也可以做一个悠闲的垂钓者,不用再渡江了。

您看,这就巧妙地扣了题。

那么,为什么他现在不用渡江了?

答案很明显,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公务在身了,也就是没有官职了。

所以他现在不用再坐在船上,想着如何渡江,只需要一个木筏,悠然垂钓就行了。

您看,这两句非常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心态变化的原因:就是没有官职了。

既然没有官职了,诗人未来还有什么期望呢?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5)

杜甫草堂

五、未来的期望

4、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焉得,怎么找到。

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皆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令渠,让他们。

述作,写作,作诗述怀。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怎么才能有陶渊明、谢灵运的妙手呢,和他们一样作诗述怀,同游山水之间。

这两句也比较简单。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擅长写山水诗,诗人希望得到他们的妙手,自然也是希望未来能写更多的山水诗。

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这隐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无望之情。

以后不可能再回到朝廷了,自然也就用不着苦苦琢磨诗句,以后只能像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游玩于山水之间,那就随意写一些山水诗吧。

杜甫最喜欢哪一首诗(首联是千古名句)(6)

杜甫草堂

六、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首先,诗人以前写诗,要苦苦琢磨,为颔联的对比做铺垫。

其次,诗人现在写诗,比较随意,而这前后的变化是源于诗人心态的变化;

然后,诗人心态变化的原因,又是源于官职的变化;

结尾,含蓄地表达出对仕途的无望之情。

您看,诗人的构思是不是非常巧妙?

主要有两点:

(1)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仕途的无望之情,但是他却从写诗风格的变化着手,逐步展开,先引出心态的变化,再引出官职的变化,脉络清晰,又充满含蓄。

(2)更巧妙的是,诗人从自己的诗中借用了5个典故,尤其是颈联巧妙扣题,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您对杜甫的诗不太熟悉,或者没有充分的联想,那么您就很难读出其中的真味来。

这就是历来学者错误地认为“此诗究不称题”的原因。

您觉得这首诗写得巧妙吗?

欢迎留言哦。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