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

神舟十五发射成功,天宫空间站建设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圆满完成,外媒纷纷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这些媒体的报道中,纽约时报是其中着墨最多的一家,一直以来都以军事用途以及军方背景等极不友好的角度报道天宫空间站,但这次换了个角度,再次让大家感到非常无语。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

纽约时报嘲讽:阿尔忒弥斯十几国合作!

2022年11月29日(美东时间,北京时间30日),纽约时报刊发了关于神舟十五号冲天而起成功发射的报道,这次神舟十五号发射,纽约时报这次派出了两名记者采访,但从采访前要求隔离开始到采访结束一直都在抱怨,不是指责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就是指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处处保密,甚至连看到一辆不认识的工作车都认为是洲际导弹的保障车。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2)

这就是纽约时报的配图,什么角度不好选偏偏选这张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3)

比如这样的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4)

如果真不会拍就用官方配图

不过有一个事实就连纽约时报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天宫建设总耗资只有80亿美元,对比之下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耗资超过1000亿美元(笔者调查后认为这个数字在1850亿美元左右),中国载人航天投资效率远高于NASA。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5)

但不知是因为这个让记者很没面子,很快纽约时报的报道就从东拉西扯提到了阿尔忒弥斯计划,这是美国重返月球的重要计划,欧洲多国都争抢着参加。而对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虽然欧洲有派遣宇航员前往中国训练,然而迄今为止欧洲却对中国的天宫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而且纽约时报还举例了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的一份书面答复称德国与中国在空间站方面没有双边项目(德国没有航天局吗?)。

阿尔忒弥斯计划:十几国合作,是真的吗?

阿尔忒弥斯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此前的阿波罗计划NASA执行的登月计划,在1969年7月20日将两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从这个名字大家也都能猜到这是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不过阿尔忒弥斯计划不只是重返月球,而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 1、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
  • 2、猎户座飞船;
  • 3、月球门户空间站;
  • 4、商业载人着陆系统(星舰月球版);

11月16日,NASA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的是SLS火箭 猎户座登月飞船,另外这次发射只是绕月以及一些科学实验性轨道飞行,在飞船上只有一个模拟人体的载荷。SLS火箭在推迟了18次之后终于起飞了。12月10日,任务完成的猎户座飞船将返回地球,历时约一个月。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6)

阿尔忒弥斯计划到目前为止并不算很顺利,屡次延迟罪魁祸首的就是以太空发射系统命名的SLS火箭,这是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和助推器以及阿波罗时代留下来的上面级火箭“组装”起来的火箭,但这枚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火箭总共推迟了18次!虽然目前已经成功,但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整个阿尔忒弥斯计划按时完成的信心严重不足。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7)

另一个则是其庞大的系统,目前成功的系统仅包括SLS火箭 猎户座飞船,接下来更庞大的月球门户空间站和星舰月球版还没有着落,这个庞大系统的运转是这样的:

  • 1、SLS火箭将猎户座飞船送上运送月球空间站;
  • 2、在月球门户空间站修整后准备登陆;
  • 3、星舰月球版脱离空间站向月面着陆,完成任务后返回空间站;
  • 4、猎户座飞船带着宇航员返回地球

按照NASA的计划,月球空间站与月球以及地球之间都有“定期航班”,从NASA计划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确实相当不错,但太过于庞大,比如月球空间站主要包括如下模块:

  • 能源与推进组件:(PPE)用于为空间站和离子推进器发电;
  • 月球居住模块:为空间站提供长期居住的条件,提供一个猎户座飞船的对接口。
  • 后勤模块:为空间站提供后勤服务和实验条件,附带一个加拿大航天局制造的机械臂
  • 气闸模块:用于执行舱外活动外,并为深空运输提供停靠点;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太阳能电池以及对接与实验等相关模块,其参与国如下图的空间站各个舱段的制造任务分配: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8)

如果按模块数量占比计算,NASA为5席、欧空局占4席、加拿大和日本以及俄罗斯航天局个占1席,目前美俄交恶,俄罗斯这个估计是没法完成了,不过没关系这个不是主要模块,比较大的问题是欧空局,因为俄乌冲突对欧空局影响很大,很多航天活动都处在停滞状态,比如ExoMars 2022(欧空局火星探测器)原计划在2022年底出发,但目前已经延迟到到了跟中国火星采样返回的火箭“一起”出发,也就是至少6年后。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9)

所以月球门户空间站能按时完成就是见鬼了,NASA计划在2025年登陆月球,除非改变方案,想要用月球门户登陆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月球登陆的星舰是SpaceX担任研制任务的,目前地球着陆版的星舰还在“紧张”的研制中,月球版估计还没排上日程。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0)

笔者不是不相信SpaceX完不成这个任务,也不怀疑NASA的执行力,而是在这个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时代,策划如此庞大一个计划真的是认真的吗?

阿尔忒弥斯计划参与者与阿尔忒弥斯协定

到目前为止,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参与者是欧洲空间局 (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和加拿大航天局 (CSA),领导者是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其中欧空局参与国为卢森堡、意大利和英国以及域外国家阿联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参与国总共有8个,纽约时报用十几个形容还是差了点火候。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1)

阿尔忒弥斯协定和阿尔忒弥斯计划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后者是“重返月球计划”,前者有些类似于《联合国外层空间协议》,只是美国特立独行又搞出一个在月球,火星,彗星以及其他天体科学探索的规范,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是22个: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2)

国际舆论认为,美国纠集了一帮乌合之众搞了个山寨版外层空间协议,因为实力强大的俄罗斯和中国都没有参加,这份协议跟废纸也成了不大,因为在签署协议的这些国家中只有美国是有实力在这些天体上真正“开发”的,如果中俄不鸟美国,那么美国人就只能自个儿玩泥巴。

中国天宫空间站各国真没没兴趣?

纽约时报将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众多参与国和天宫空间站只有中国独木支撑相比较,实在有些牛头不对马嘴,NASA本来就打算把阿尔忒弥斯计划打造成类似于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多国合作计划,而作为天宫空间站的建设方中国载人航天根本就没有这方面考虑,或者可以说美国找人凑钱一起搞了个民宿,而中国则自己出钱建了个别墅。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3)

另一个则是双方的赛道也完全不一样,美国是重返月球计划,中国则是近地轨道空间站计划,两个不在一个赛道上,完全没有可比性。阿尔忒弥斯计划侧重于月球研究,其月球空间站位于地月系拉格朗日点L1,距离地球大约31.9万千米,来去一趟成本实在太高,假若要和阿尔忒弥斯计划合作空间实验,那么必须选择更高价值的实验。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4)

就这个角度而言天宫空间站优势非常明显,目前国际空间站还能再运行几年,但在2030年后国际空间站也将坠入大气层,按目前的全球航天的规划,至少有一段时间内近地轨道上将只有天宫空间站,其他国家想要完成在轨实验,也只有与中国合作。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大家真没兴趣?

如纽约时报所说,欧空局宇航员曾来中国参加训练这事儿还是真的,BBC FUTURE在2018年6月27日报道了德国ESA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Matthias Maurer)和法国宇航员Thomas Pesquet在中国训练的过程,内容包括常规训练与搜救以及飞船环境熟悉等。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5)

纽约时报也确认了德国后续与中国在天宫空间站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笔者也没有查到类似的合作协议,不过并非是大家对天宫空间站没兴趣,而是近期的一些合作早在2019年时就已经安排好了: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6)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在维也纳联合宣布,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

这些项目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墨西哥、秘鲁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实体等。项目涉及的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

除了这些需要有人照料或者无人照料的实验设施以外,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个项目是太空肿瘤实验:空间飞行条件下的个体内健康和肿瘤组织的3D类器官培养物的早期突变特征研究,这是一个需要载荷专家参与的试验,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挪威科技大学的医学博士Tricia L Laros博士,预计将于2025~2026登上天宫空间站展开为期31天的在轨研究。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7)

所以这就是纽约时报所说的找不到合作者?天宫空间站规模只有国际空间站的1/4,常驻航天员为3人,短期内可以增至6人,而Laros博士也是在轮换的上行飞船中登上天宫空间站,再搭乘下行飞船返回地面,目前的飞船只能乘坐3人,Laros博士估计还没座位,不过新一代载人飞船是6~7座的,估计到那会就可以“开发太空旅游了”,除了仨宇航员还可以带仨游客。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8)

问题天实验舱上的巨型模块

问天实验舱还有一个扩展区域,2028年将在这个区域安装一个高能宇宙辐射探测(HERD:High Energy cosmic-Radiation Detection) 模块,总重约2300千克,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意大利航天局达成的合作协议,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士的科研机构将参与这项研究。

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 阿尔忒弥斯计划多国合作(19)

加装了HERD模块的问天实验舱示意图

除了上述的这些以外,另外还有法国、瑞典、俄罗斯等国预计也将参与天宫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中,因此纽约时报的报道实在是非常不负责任,当然纽约时报的风格也一直如此,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参考:

https://www.nytimes.com/2022/11/29/world/asia/china-space-launch-astronauts.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