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提到“稀缺”,人们往往马上想到资源。而一位经济学家和一位心理学家把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应用到了心理方面,发现人们不只会稀缺金钱、时间,在心态和能力、执行力等方面都会稀缺。

如何摆脱各种稀缺,从稀缺陷阱中逃脱出来,就是《稀缺》这本书探讨的问题。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1)

稀缺心态

稀缺(scarcity)不只是一种物质上的缺乏状态,还是一种心态。

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是一种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少于“需要”的感觉。

觉得钱太少不够花,时间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饥饿的人觉得食物太少,而节食者觉得自己热量摄入的控制不够等等,都是一种稀缺心态。

所有人都可能有稀缺心态,对穷人来说,最广泛的稀缺是没钱没时间,而对富人来说,同样会觉得没时间,没精力,想做的事情太多。

稀缺心态会加剧稀缺,这是因为在稀缺状态下,人大脑的带宽被稀缺占据了。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2)

带宽(bandwidth)来自对电脑主机的类比,指心智容量,包括认知能力以及执行力。

电脑开了太多的程序会变得很卡,运行很慢。

人脑也一样,太过于忙碌会过多占据带宽,心里充满了很多事,就无暇顾及其他了,其实是一种注意力的占据。

稀缺心态有时候有正面影响。例如在时间节点之前,人会非常专注,全部带宽都集中在要截止的事情上,效率会提高,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在提交节点之前赶出来的。

这是一种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3)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

专注红利能提高效率,是因为屏蔽了其他事情。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沉浸一本书的时候,或者在游戏正酣时,即使距离很近的人说话都不会听见,进入了全然忘我的境地。

这是专注导致的管窥(tunneling)。

在稀缺心态下,我们就像透过管子看事物,对管子外的东西视而不见。

“摄影就是将景物装入框内,而框入一些东西就意味着其他景物会被排除在外。”——苏珊·桑塔格

(To photograph is to frame, and to frame is to exclude.——Susan Sontag)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4)

管窥会让人们专注眼前事物的成本,而在认知里缩小其他事物的收益。

稀缺心态的负面影响

管窥影响心智判断。

有一项很合算的保险,有余钱的富人会选择购买,而入不敷出的穷人即使知道保险很好也无力购买,等到真的有事发生,富人通过保险的理赔能损失很小,穷人则不然,到时就会“雪上加霜”。

同样,人们都知道健身有益于健康,有空闲有钱的人会花很长时间健身,练成一个好身体,而对于没时间的人来说,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也没法去健身。

注意力的分散不只是看不到那些具有长远收益的东西,还体现在细节方面。

如果一个人要操心的琐事太多,带宽被严重占据了,他就无暇在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再投入带宽,例如礼仪、态度方面等,也会影响学习效率。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5)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穷人家里的孩子往往不如富人家里的孩子学习好。

抛开课外补课等因素不提,单纯在学习效率上,穷人的孩子更多的带宽被其他事情占据了,例如帮家里干活、兼职工作等等,即使家里不需要他付出实际的劳动,但“少花钱”这根弦的时刻紧绷,也占据他的带宽。

而富人的孩子则会把全部带宽用来学习,实验证明,带宽在其他方面被占据太多,严重影响认知和学习能力。

也就是说,穷,会影响智商。

带宽同样也影响情商。

如果说情商是指人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方面的表现,生活里琐事缠身的人也不会表现良好。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6)

人的举止不会短期内改变,影响人的,就是带宽的负载。

所以不要轻易对别人的行为下判断,不要轻易定义别人。

因为你不知道在他表现不好的那天经历了什么。同样一个人,在另外一天他的带宽没被占据太多的情况下,表现就完全不一样。

以前学校有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支队十几个人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一个暑假,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实践结束之后回到学校我们也会经常聚会,一直其乐融融。

毕业那天,我们本来约定一起照毕业照,然而典礼结束之后其中一个男生却缺席了,而他前一天明明答应来的。

我们等了他很久,打电话也没人接,等到我们合影完毕,他才发信息来说不好意思忘了。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7)

当时我们对他的印象是这是凉薄的人,毕业了马上就见不到了,居然还能忘记毕业合影这么重大的事情。

事情过了几年,在同一个城市偶然见到他,他居然提到了那次缺席的合影,他说他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没找到工作,心烦意乱,毕业典礼之后真的是完全忘了合影这个事。

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因为经历了几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那些让人烦躁的事情对人的影响。

当一个人长时间工作之后回到家,真的一点别的念头都没有,只想静静地自己呆着,如果这个时候家人有倾诉的需要,或者顽皮的孩子在周围吵闹玩耍,那这个人一定会不耐烦,大概率会发脾气。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8)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指责这个人,就如同我们不能武断地说,穷人的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懒一样。

你的环境和别人不一样,你永远无法知道别人所占据的带宽对他的影响。

而这种被稀缺所占据的带宽是一种恶性循环,就是越拮据越会有突发事件要用钱,越时间紧迫越会有突如其来的任务。

稀缺会导致更多的稀缺,这就是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

逃离稀缺陷阱

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惕,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住所有诱惑的能力。

就像不会反弹的减肥是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逃离稀缺陷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次性行为,需要的一种人生态度。

要有节约带宽的意识,要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和执行力是很宝贵的,也很容易消耗殆尽,要让最重要的事情占据最多的带宽。

在金钱方面逃离的方法是储蓄。有人会说,本来已经没钱了怎么储蓄,但仔细想想,少买一件衣服,少买一款游戏皮肤,都是可以省钱的。

注意不能让自己去做这些决定,因为这些决定同样会占据带宽,甚至会引起报复性消费,就跟节食很久的人暴饮暴食一样。

不断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力就会被消耗掉。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9)

因此要在不经意之间做这些决定,每个月从工资卡中自动划归到一些钱去另一张卡,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对自己的自控力更没有信心,就狠一点,办一张外地的卡,设置成每个月自动打款5%或者10%到这张卡上,具体比例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影响基本生活就好,然后把这张卡剪掉,卸掉银行的app等等,尽量让取钱的代价高一些,时间久了,就会存下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

逃离时间方面的稀缺陷阱,则需要计划和空闲。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的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亨利·梭罗

空闲是很宝贵的,人生要留有空闲,这就需要把那些紧急而不重要的工作,利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的“专注红利”来完成,而不是占据全部的时间。

留下的空闲,要去规划那些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

例如,个人的自我提升,健身等等,这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但无限期拖延下去,等到用的那一天(被裁员或身体出问题)就会用非常高额的成本来弥补。

真正的贫穷与真正的富足(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10)

真正重要的是,将有效的带宽最大化,而不是将工作的小时数最大化。

人们常强调对时间的管理,《稀缺》却提出了对带宽的管理,说到底,人的注意力、精力、执行力也是需要管理的。

为人所称赞的“断舍离”的生活方式,从带宽的意义上理解,就是不让那些琐碎的不重要的事情占据你的带宽,而把“带宽用到刀刃上”。

就像梭罗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