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

《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三章记载了孔子一句很奇怪的话,其原文是: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初见到这句话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啥意思。人讲一讲仁义道德也就罢,连马也要讲道德?还让不让马活了。问题是你和它道德,给它讲《论语》,它能听得懂吗?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1)

先看看字面上的意思,“骥”一般情况下所指的还不仅仅是普通马,而是专指那些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问题是就算它是万里马,它也得听不懂仁义道德才行啊!先不说这个问题,孔子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看很简单,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并不是他的脚力,而是它的德行。”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2)

人可以称之为有德之人,而马的德行是什么?朱熹注释“德,谓调良也”,钱穆先生注释为“然所以称骥,非以其力能行远,乃以其德性调良,与人意相和协”,意思就是对于马来说,所谓的德行就是训练有素,能与人心意相通,能出色的完成人类传达给它的命令。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解释的通,如此说来只要通人性的动物都可以以“德”来评价,这范围可就广了。但是如果它服从主人做的是坏事呢?杀人放火,坑蒙拐骗呢?只要通人性,服从命令即是“德”吗?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3)

也有学者认为孔子这句话,应该还有以马喻人的内涵,朱熹引用了尹焞的注释“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千里马虽然有脚力,但之所以能称之为千里马是由于其训良,能为人所用才能称之为“有德”。一个人有才而无德,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也就是说人有德才是值得称道的。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4)

我并不太认可这种观点,人的德行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才是德的体现。为什么到了马这儿就必须为人所用呢?千里马之所以称之为千里马,第一是因为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第二是由于它能去完成,,而且还愿意去完成这种艰巨任务,或者说已经完成了日行千的任务。这可以说是对主人任务的遵从,但主观意识应该更重要,甚至应该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气概的体现。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孔子说骥不称其力)(5)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有德而无才”呢?又应该怎样呢?难道不应该称赞吗?难道孔子作为至圣先师,教授弟子也有挑学生的习惯不成,有才的教,无才的不收?应该不是,孔子教导弟子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让每个弟子都能尽其所长才是教化的正道。而且孔子也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之类的话,也是在表达这种意思。不过估计要真是一傻子,孔子应该也是不会收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