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相识一场(成年人最好的关系)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会和形形色色的人发生故事;
每一天,总有太多的关系需要面对维系。
年少的时候,以为如影随形就是交情深、亲密无间就是关系好。
成年后才发现,复杂多变的尘世中,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
莫过于浓淡相宜、远近随意,聚散随缘。
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因戏结缘,一部《罗马假日》成就了一段绵延半个世纪的情谊。
对于赫本,派克一直将她视为最好的朋友。
赫本结婚时,派克作为新郎新娘的牵线人,出席了婚礼。
后来,当赫本的婚姻画上句号,在她最痛苦的时候,远方的派克打来了电话。
赫本在爱情中的每一次经历,派克从不过多干涉。
但是,在她幸福时,他第一个送来祝福;
在她失意时,也是他第一个送上慰藉和鼓舞。
对于赫本来说,派克就是自己的解铃人。
她从不愿和任何人谈论自己的婚姻,却总能对派克敞开心扉。
1993年1月20日,赫本离开了人世。
派克在葬礼上说的一句话,令无数人动容:
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荧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是我无比的幸运。
有这样的朋友,此生足矣。
《人与永恒》一书中写道: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无意识中想要突破这界限。”
现实中,很多人错以为事无巨细地参与对方的生活,就是关系好。
然而,关系再好的两个人,若是相处起来没有了边界,也只会让人感受到束缚,而非舒服。
殊不知,只有我尊重你的独立,你也理解我的选择,才能形成一种不越界,不羁绊的默契。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界限:
留一点儿分寸,方能彼此舒畅;
有一点儿余地,反而相处得更好。
有事就联系,没事各忙各,不必寒暄,也不必刻意。
舒服的关系,浓一分则腻,淡一分则涩,浓淡相宜,才最长久。
很喜欢一句话:
“隔天涯之遥而不生疏,居咫尺之地而不狎昵。”
的确,好的关系,不因过于疏离而尴尬,也不因过于亲近而负累。
前段时间,作家李筱懿邀请易中天教授做客自己的直播间。
随后,李筱懿的一个朋友就托她向易中天老师求套签名书。
她坦率地告诉朋友:“很抱歉,我办不到,我也没有易老师微信。”
朋友觉得很奇怪,就问道:“你们是朋友,怎么可能会没有联系?”
李筱懿解释说,自己有事就托易老师的编辑转达。
她觉得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一位活出了自我的学者,生活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讯录多一人不如清净好,所以自己从来没有要求加易老师的微信。
正如李筱懿所言:“不打扰也是喜欢的一种。”
因为过分打扰,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困扰。
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
年轻时的我们,试图通过密切联系、频繁互动,来拉近彼此距离,维系感情;
后来才发现,保持让彼此舒服的距离,是成年人该有的自觉。
冰心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
“心若在,断了联系又何妨?心若不在,寸步不离又怎样?”
人与人的关系,便是如此:
不打扰,不等于不在乎;
不联系,不代表已忘记。
或许,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会模糊你我的模样,但不会冲淡一段真挚的友情。
真正的朋友从来不怕距离远,不怕久未见。
远近随意,互不打扰,才是有些关系最好的结局。
网上看到网友@十二分享自己的经历:
十二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关系特别好。
他说:“小时候和朋友一起,真的就像拍《家有儿女》的感觉一样。”
后来,大家都搬家了,渐渐失去联系。
前不久,他通过微信又重新联系上了朋友,但是不聚会,也不聊天。
大家仿佛都很忙,没时间,再也回不到当初的亲密无间。
十二说:“其实中间有5、6年完全不联系,不管是我,还是他,多多少少都变了。”
彼此的客套,就仿佛鲁迅和老年闰土之间的怅惘,自己觉得特别失落。
都说故人不如初,岁月不堪数。
现实是,成年人的关系,往往有一定的保质期限。
作家贾平凹就曾在一篇散文里感慨:
朋友渐行渐远,应该感到庆幸。
原来,贾平凹在突患肝病后,本来关系好的几个朋友,因为害怕被传染,悄然间,纷纷转变为冰冷而陌生的嫌弃。
望着绝尘而去的朋友,贾平凹说:“如此朋友是走了的好。”
自此,贾平凹反而用“我的肝病了”这句话,顺势免去了很多尴尬朋友,减少了很多无用社交。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正是因为把聚散离合看得太重。
人世间,任谁都是喜聚不喜散的,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就得学会接受凡事随缘。
人生这条路上,谁不是一边遇见一边再见,别担心会错过谁,也别难过谁的离去。
任何关系,不强求便不累,不执着就不苦。
在一起时,彼此珍惜,不在一起时,各自安好。
成年人最好的关系,就是聚散随缘,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有人说:人和人的关系,都是有季节性的。
就像青梅会酸,恋人会老,再好的茶,捧在手里也是会凉,朋友更是如此。
岁月流转,逐渐懂得:
不越界是根本,浓淡相宜才能长久;
不打扰是智慧,远近随意才是舒服;
不强求是境界,聚散随缘才最轻松。
愿你我所有的遇见,皆是恰到好处的美好。
作者 | 乐在琦中,钟情文字,表达自己,梳理情感,致敬人生。
图片 | 微博@左简-、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