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系统召回(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
国家标准《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GB/T 41047-2021)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项国家标准制定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标准起草过程是怎样的?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企业该如何应用好本标准?《产品安全与召回》邀请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产品安全研究所田晶晶博士进行解答。
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汽车召回完成率
汽车产品召回是一项国际通行的汽车后市场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消除汽车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逐渐完善,召回次数和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安全监管措施。
在召回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召回活动涉及大量老旧车型,汽车产品生产者无法联系到车主,造成召回完成率较低。随着二手车交易量的上升,无法联系的车主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多。因此,面对日益庞大的召回数量,如何利用有限的行政资源有效监督和评价生产者的召回实施情况并进行业务指导,成为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为进一步促进召回完成率提高,《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对召回完成情况查验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这需要跨部门开展召回过程信息监测与共享,因此提出建设开发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
标准制定中对企业充分调研
2019年,通过对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工作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和梳理,全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63)提出了制定“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的申请。为保障标准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组织了一汽集团等10余家汽车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座谈,组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进行了现场调研,对汽车产品生产者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2020年,标准起草组对全国78家汽车产品生产企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汽车产品生产者的召回完成情况、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以及召回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组织信息化领域技术专家开展了“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方案的研讨,确定了最初的技术路线。
2020年,标准起草组组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奥迪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有限公司和广汽本田有限公司对企业售后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交流,对“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方案进行了研讨,收集了汽车产品生产者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讨论了追溯系统试点相关事宜。
2021年,标准起草组组织部分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召回过程追溯相关工作机制进行调研论证,制定发布国家标准《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GB/T 41047-2021),并印发相关通知启动了追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在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追溯系统的企业接入覆盖率已达50%,初步具备开展跨部门数据交换条件。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GB/T 41047-2021《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从召回过程追溯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核心元数据、数据同步、数据共享要求以及系统性能和安全要求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产品召回技术机构、汽车产品生产者以及相关方开展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简称追溯系统)的建设和提供数据服务。
召回实施过程优化
我国汽车产品召回流程包括生产者信息备案、经销商联系车主、经销商实施召回、生产者定期提交召回总结报告等,主要存在汽车产品召回过程信息采集滞后、召回实施情况现场检查数据无法追溯、汽车产品召回信息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近期,部门规章《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40号)以及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38900-2020)相继发布,明确了在机动车年检过程中对车辆召回完成情况进行查验等相关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将召回数据共享至生态环境部和公安部的车辆年检系统,因此提出建设汽车产品召回构成追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召回活动实施进度和车辆召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集中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及业务联动。
追溯系统总体架构
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由企业端、管理端和服务端三部分组成,分别由汽车产品生产者、行业主管部门以及数据共享部门使用,追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汽车产品召回追溯系统总体架构
追溯系统功能要求
(1)追溯系统企业端
追溯系统企业端通过数据接口与生产者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快速获取本企业召回活动实施情况数据。基于召回实施的技术要求,对召回过程信息审核,包括车辆VIN(车辆识别代号,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否正确、更换的零部件是否正确以及召回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实现对召回过程信息准确性的校验。针对审核后的召回过程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定期、自动向追溯系统管理端同步,实现数据的上传。
(2)追溯系统管理端
追溯系统管理端动态获取企业端同步的召回过程信息,并与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召回备案信息与召回过程信息的关联,实时掌握召回完成情况。同时,对召回过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统计报表,如动态更新各个召回活动的完成率,为追溯系统服务端提供数据支撑,为召回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保障数据按时同步,追溯系统管理端对接入的全部追溯系统企业端进行统一管理,对追溯系统企业端数据接口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的功能。
(3)追溯系统服务端
追溯系统服务端提供基于VIN车辆召回信息查询检索服务,查询内容可包括召回备案信息和召回过程信息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追溯系统服务端的窗口输入车辆VIN进行车辆召回信息的查询。追溯系统服务端向相关方主动推送车辆召回信息,实现相关方对召回信息的实时快速获取,提升召回信息的触达率。追溯系统服务端向相关部门共享召回信息,为主管部门监管决策和行业服务提供支撑。
数据采集要求
根据汽车产品召回过程管理的需求,追溯系统企业端向追溯系统管理端同步召回过程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召回编号:应符合GB/T 39061中唯一性的要求,用于确定同步的召回过程信息所属召回活动。
实施召回的车辆VIN:应符合GB 16735和GB 16737的要求,VIN是车辆唯一身份信息,用于确定召回车辆。
实施召回的时间:经销商完成汽车产品召回的时间;召回完成信息审核同步至追溯系统企业端的时间为信息同步时间。
车辆维修记录编号:车辆在经销商处召回的维修记录单号,用于行业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
实施召回的经销商名称或编号: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经销商名称,用于行业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
召回通知接收人的召回通知接收人可能是车主或其他车辆使用人,也可以为召回送修或取车人员,用于针对召回实施其情况进行回访,开展召回效果评估等。如车辆尚在经销商处,可以填写经销商负责召回的人员联系方式。
汽车产品在实施召回后,经销商应及时向生产者提交车辆召回过程信息,并在次日24时前完成汽车产品召回过程信息的采集与审核。同时,车辆召回实施完成后,生产者应最迟不超过次日24时,通过追溯系统企业端将召回过程信息同步至追溯系统管理端。
标准应用情况良好
企业试点应用
根据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要求,该标准确定了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的技术要求。基于该标准的研究内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构建了“全国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并组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试点应用,实现了召回过程信息的快速采集。
跨部门数据共享
基于《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以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等关于车辆年检的要求,随着召回过程追溯系统在行业的大范围推广应用,计划与车辆年检机构等进行召回信息的共享,定期将车辆召回信息推送至车辆年检系统,在车辆年检针对在召回范围内未实施召回车辆进行提示,通过与年检机构的合作,提高召回实际完成率。与此同时,探索与保险机构进行召回信息共享,在保险环节对在召回范围内未实施召回的车辆进行提示。
企业应对措施
数据整理。汽车生产企业对召回制度实施以来的召回活动情况进行梳理,对应召回车辆清单和已实施召回车辆清单等相关数据进行清查和确认,健全和完善召回基础数据库,为数据同步做好准备。
部署联调。汽车生产企业按照汽车召回过程追溯系统相关技术规范,完成追溯系统企业端数据接口的开发部署、系统联调、数据迁移等工作,实现与追溯系统管理端的互联互通。
流程优化。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召回实施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的流转效率,根据《汽车产品召回过程追溯系统技术要求》有关要求,车辆召回实施完成后,在次日24时前通过追溯系统企业端将相关数据同步至追溯系统管理端。
系统运行。汽车生产企业对追溯系统企业端数据接口进行日常运行保障,确保向追溯系统管理端同步的召回实施数据准确、及时,并保持相关工作机制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简介:
田晶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产品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品安全大数据分析,主要参与国家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国家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平台以及汽车召回过程追溯系统建设等工作,为产品安全召回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杂志2022年第5期,转载请标明来源
【今日互动】
您身边有哪些从事产品安全与召回的典型人物,欢迎在下方留言推荐,说不定下期我们的采访对象,就是Ta~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
关注产品安全与产品召回的权威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