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有几种基本刀法 篆刻刀法中的常用术语
前面两篇介绍了识篆和写篆,今天转过头来,说说刀法的事,关于刀法,先有两个走极端的问题要单独挑出来说一下:
1、吴昌硕大师关于刀法曾经说:“我只晓得用劲刻,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见陈巨来先生《安持人物琐忆》)真的不需要注意刀法吗?
2、刀法才是篆刻最重要的技法吗?因为我前面文章就有朋友留言说:“篆刻是刀石艺术。这些识篆写篆没有必要下太多功夫,写篆书是书法艺术类,主要体现的是纸笔艺术,识篆属读书识字类,有个字典在手就行了。不要误导学篆刻的孩子们 ”。
(网友对篆法的评论)
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吴昌硕大师像)
第一个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吴昌硕先生的篆刻作品,就会发现,他的作品之中,冲刀、切刀,冲切兼用,刀法娴熟。比如下面的这方:人生只合驻湖州,冲刀多一些,因为线条需要流畅飘逸的感觉,但仍能在印的细节处看到切的痕迹:
(吴昌硕:人生只合驻湖州)
再比如这方:金钟玉磬山房,这是早期作品,那时他在学浙派,切刀多一些,但细细观察,照样能看到冲的痕迹。
(吴昌硕:金钟玉磬山房)
至于其他复杂的刀法,不需一一举例来说,因为吴昌硕大师的刀法是最为复杂的,具体可以见刘江先生《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一书。
大师自己之所以说他刻印没有“刀法”,是因为他的刀法真的已入“化境”,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当然也就不用才虑刀法,只用刻就好了。
第二个问题走了另一个极端,又过分强调了刀法的重要性。其实,只用稍稍一想:如果没有好的字法、篆法、章法,只是把篆刻字典上找来的字简单累积在一方印里,显然是不大可能出好作品的。因为在动刀之前,创作者必然要先想好该如何刻,而不是动手就刻,不加思索,这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篆法、章法的思考。篆法、章法都需要专业的训练。很多人忽略了,他们觉得有些大师拿起刀就刻,看似用刀自如不加思索,殊不知这些大师其实真的是“胸有成竹”才敢动刀的。这一点有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黄牧甫大师的一段轶事,出自黄大师给好友刻的一方印的边款:
(黄牧甫:国钧长寿及其边款)
“篆刻之难,向特谓用刀之难难于用笔,而岂知不然。牧父工篆善刻,余尝见其篆矣,伸纸濡豪,腋下风生,信不难也。刻则末一亲寓目焉。窃意用刀必难于用笔,以石之受刀,与纸之受笔,致不同也。今秋同客京师,凡有所刻,余皆乐凭案观之,大抵聚精会神,惬心贵当,惟篆之功最难,刻则迎刃而解,起讫划然,举不难肖乎笔妙。即为余作此印,篆凡易数十纸,而奏刀乃立就,余乃悟向所谓难者不难,而不难者难,即此可见天下事之难不难,诚不关乎众者之功效,而在乎独运之神明,彼局外之私心揣度者,无当也。质之牧父,牧父笑应曰:‘唯’。因并乞为刻于石,亦以志悟道之难云。乙酉秋,西园志。”
(黄牧甫像)
显然,这段旧事是朋友特意要求黄大师刻到边款里去的,这段话很说明问题,篆刻固然最终要刻,但“篆”也十分重要!
于是,我们把刀法的相关名词术语整理一下,给初学者,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执刀
其实,如何执刀根本不是问题,执刀的方法因个人的操作习惯及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现在大致能够称得上篆刻执刀法的大致如下几种(图片出自张华飚先生《篆刻刀法百讲》):
(执刀法)
不管是像执笔一样执刀,还是握拳式执刀,不管是正执还是横执,目的只有两个:其一、易于发力;其二、便于控制。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可以。早先说写毛笔字称“执笔无定法”,现在也可以推广说“执刀无定法”,怎么舒服怎么来。
二、真正的刀法:冲刀、切刀
如果你留意早期的篆刻理论作品,讨论到篆刻刀法一项,有很多专业术语,比如周公谨的覆刀、刺刀、复刀、反刀、飞刀、挫刀、补刀等;又比如许容的十三刀法,诸如正入正刀、单入正刀、双入正刀、平刀、复刀、涩刀、迟刀、留刀、埋刀等;又比如姚宴的十九刀法,诸如冲刀、切刀、正入刀、单入刀、双入刀、覆刀、复刀(两种)、反刀、飞刀、挫刀、涩刀、迟刀、留刀……又如汪维堂的十二刀法……看了这些,还没学会刻,已经头发蒙了。我们说,没那么复杂,真正称为刀法的,就只两种:冲刀、切刀。其他所谓的名词,多从这两种刀法中细分出来,不用去记。
讲篆刻史谈到吴让之大师时,我们又说过有披削法,来格来说,其实是冲刀的变种:所谓的披削法刀柄、刀刃与石面的夹角都非常小,用刀相对平坦、刻痕很浅的刻法。“披”有开廓之意,“削”有斜向切割之意。披削法刻出的线条浅而阔,刀痕与印石夹角较坦甚至近于平面。
要理解刀法,先要熟悉篆刻用刀:
(平口刀与斜口刀的差别)
篆刻一般用平口刀,极少用到斜口刀,初学者可先不管斜口刀。
(平口刀的正视图)
平口刀,正视,刀有两个标准的90度,如果不是90度,就是刀不合格,大于90度定位不准,太小于切石不力,90度刚刚好。
(锐刀与钝刀的差别)
请根据自己的风格选择刀刃的锐与钝。一般印风清雅的用锐刀多些,比如学黄牧甫,或者学赵叔孺、王福庵一类印风的。一般印风苍茫的用钝刀多些,比如学吴昌硕、来楚生一类印风的。
上面列出来的大量术语,分别产生于进刀角度的不同、行刀方向的区别、运刀快慢的差异、已及运刀趣味的表现力区别,古人找了这些名词来形容,对初学者用处不大,甚至可能扰乱初学者的注意力,可以暂时不用管。
只记两种刀法:冲刀、切刀。分别如图:
(冲刀与切刀示意图)
冲刀:具体的运刀方法是以一个刀角入石之后,向着线条所需的一个方向连续不断地推刀,用刀刃切割石面,运刀的周期基本上是完成一个笔画或一段线条。
切刀:具体的运刀方法是在刀角入石之后,用入石的刀角为支撑点,将部分刀刃向着线条发展的方向上强行压入印石
冲刀是最基本的刀法,适用面宽,表现力丰富,也衍生出很多刀法,篆刻流派中,浙派以外,几乎都都以冲刀为主要刀法,但他们刀下的线条却各具神采:邓石如、吴让之的健壮流畅,赵之谦的清雅端庄、吴昌硕的苍茫浑厚、黄牧甫的干净爽利,齐白石的爽利坚决……他们的刀法,主力都是冲刀,却滋味不同,如图:
(吴让之:逃禅煮石之间)
(赵之谦:赵之谦印)
(吴昌硕:葛书徵)
(黄牧甫:古槐邻屋)
(齐白石:中国和沙湘潭人也)
切刀是积点成线的刻法,表达一根线条,往往需要无数次碎碎的切刀动作,因此又被称为“碎切徐进”,它最早源于明代篆刻家朱简,后来被浙派宗师丁敬继承,随后开浙派一派几百年,代表篆刻家是“西泠八家”。
因为切刀每次用力强行压入的角度并不能保持完全统一,因此刀刃会偏离印文线条的方向,这种偏离又是微乎其微的,而每次这种微乎其微的刀刃与印文线条之间的夹角,在无数次有节律的切刀之后,又形成了统一节奏的长线条,因此,我们看切刀切成的线条,总是有豁豁丫丫的感觉,但线条的笔意并没有间断,也正因此,切刀表现出来的风格多是细腻含蓄的,而且因为两个切刀动作之间有停滞,刻出来的线条大多苍浑、古拙、迟涩。比如:
(丁敬:岭上白云)
(蒋仁:真水无香)
(黄易:画秋亭长)
(奚冈:频罗庵主)
三、几个相关的刀法概念
关于刀法,还有几个概念要剥离出来,对以后文章中的刀法表达的阅读理解会有帮助:
1、单刀
简单地说,就是一刀完成一个笔画的刻制,不再复刻,这种刻法当然只能见于白文印,单刀法刻出来的线条如图:
(单刀)
最早的单刀制印在古玺、汉印中均有出现,特别是东汉的将军印,因为临时拜封的原因,反而促成了这种一刻而就的线条,并由此形成率意自然,天趣纷呈的印风,如图:
(汉印:虎威将军章)
后面受此影响,在印风上独放异彩的是齐白石大师,他的白文印前面已举例说过。
(刻印的齐白石)
2、双刀
双刀即在印文印条两侧施刀,用两刀或者两刀以上把印文线条刻出来,朱文线条完成如图:
(双刀朱文线条)
白文线条完成如图:
(双刀白文线条)
3、复刀
所谓复刀,是在刻同一根线条时在同一方向上重复刻两刀或两刀以上。我们知道,单刀的线条一刀刻就,宽度显然有限,为了达成较宽的线条时,不可能一刀到位(当然,换大刀,入石深可以解决,但行刀艰难且浪费石材),如果换成双刀,又无法表达出一边光一边毛的向背效果,于是通常的方法就是采用在单刀线条光洁的一侧偏外一些复刻一刀,既有宽度又有向背。其实,齐白石印中的线条,仔细观察,有很多复刀线条。当代篆刻家李刚田经常采用这种刀法,如图:
(李刚田:上官朔)
刀法是篆刻形式美的主要表现手段,创作者具有熟练的刀法技巧,才有可能运刀自如,并尽可能达到线条起止凝重、转折灵动的效果,使篆刻真正“见笔见刀”即所谓既有“刀情”,又有“石趣”。这正是大篆刻家赵之谦所追求的篆刻。
(赵之谦:钜鹿魏氏及其边款)
不同的刀法当然可以刻出不同的线条特质,反之,同样的线条特质也可以用不同的刀法完成,所以,刀无定法,往简单了说,只要刻出想要的线形线质,用什么刀法,记不记得这些术语,都不重要。
(【老李刻堂】之330,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