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是铁矿吗(还记得上钢十厂吗)

凯田路是一条诞生才几年的新路,路不长,统共才430米。

虽然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其实却有不短的历史。差不多半个多世纪之前,这里曾见证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还有可与霓虹媲美的淬火钢花。

1

日前的一条新闻显示,上海为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本月5日至10月16日每周五22:00至次周一3:00,以及国定节假日假期前一日22:00至假期结束次日3:00,长宁区凯田路实施分时步行街。“分时步行街开放期间,将举办各类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为周末夜生活提供多元化的生活选择新去处。”

凯田路是一条诞生才几年的新路。位于两年前开业的长宁国际发展广场IM Shanghai商业体区域内,路不长,统共才430米,规划为城市支路。

据微信公众号“上海长宁”介绍,凯田路西端是轨交3、4号线虹桥路站,而东端则离10号线虹桥路站不远,交通十分方便。同时,凯田路和凯旋路、淮海西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对驾车市民,以及乘坐141、149等公交的市民来说,多了一条小近道,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因为路很新,连许多熟悉长宁地区的人都没怎么听说过凯田路。但事实上,这条路连接的地标都很有名:其东端与淮海西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西边是上海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东南是上海胸科医院,东北则是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而这个艺术中心的前身,老上海都知道,是上钢十厂的冷轧带钢厂厂房群。连同凯田路前身十钢一号路,这一片区域曾经都属于赫赫有名的上海第十钢铁厂。

2

建造中的上钢十厂(解放日报 资料照片)

1956年,上海第十钢铁厂成立。此后,从这里诞生了许多“第一”:

1958年,中国第一座冷轧冷弯型钢车间在此建成生产;1962年,中国第一条填补了中国镀锡薄板生产空白的热镀锡薄板作业线在此建成;1970年,中国第一座塔式酸洗机组在此建成投产;1971年,中国第一座700毫米电镀锡机组在此建成……

从上钢十厂涌现出的一线技师林善福,因为设计出“万能式轧钢机”而一举成名。1956年4月的报道说:“这台新机器用二个到四个轧辊,不仅能上下压制加工,而且侧面也能进行加工,又不会发生断辊事故。同时,轧钢机上有12道槽孔,能生产上字、工字、天字、十字、万字等各种形状较复杂的型钢。为农业合作化吐出了可制造17万部双轮带铧犁的槽形钢。”林师傅也因此获评上海市工业劳动模范。

1979年底,位于凯旋路的原上海冷轧带钢厂并入上钢十厂,成为十厂第一个分厂。一时之间,凯旋路、安顺路、淮海西路一带,都星落散布着上钢十厂的各个分厂和车间。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钢十厂的“版图”上,除了厂正门和西门靠着马路外,厂区东部、北部以及西北角均被居民区包围。马路、厂房、居民区以及居民活动范围,互相交织,此消彼长,也互为见证。比如,安顺路在1986年辟筑时仅与凯旋路交会,1993年向东延伸至定西路。2010年,在完成了所在地旧改后,安顺路得以向东南延伸至淮海西路。

1978年后,人们对日用工业品需求增加,上钢十厂着力为自行车、缝纫机等工业产品生产带钢原料。1982年,元旦后24天的带钢产量达到了前一年1月份的总产量。这年大年初一,家住中山北路西宝兴路的分厂副厂长周振南,“清晨四点半就出门,乘头班车赶到分厂,带领群众奋战。到下午两点半钟,全厂早班产量达到六百四十余吨,创造了历史同期班产最高纪录。其中为自行车三厂生产的带钢超产百分之二十七,为飞乐扬声器生产的带钢超产百分之五十三”。

改革开放初期,在上钢十厂这样的大厂内,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师傅们说,他们当年在厂里洗澡,工人们会把一段滚烫的钢带小心翼翼地扛到浴室,然后把钢带往水池里一泡,池水“嗞啦”一下沸腾,灼热的钢带就把洗澡水加热好了。除了食堂和澡堂,厂里还有电影院、舞厅、图书馆、托儿所……逢年过节,叶惠贤、梁波罗等沪上有名的文艺界人士常来十厂演出。但凡社会上发生事故,十厂也常发挥着重要作用:厂里的卫生科有救护车,保卫科有消防车。

许多老十厂的员工说,上钢十厂最辉煌的时期,大约是1982、1983年。当时,十厂每年的钢产量可达40万吨,交税七八千万元,与此同时,员工们年年加工资,基层员工的标准工资从36元起,每人每年都是几元、十几元地加。

1983年,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进了上钢十厂,十厂被选为企业改革试点单位。《解放日报》还报道过十厂“率先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事迹——1984年,上钢十厂开始了干部聘用制改革,更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以及干部聘用制。(《上钢十厂往事》,“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

当时的上钢十厂,确实风光。那个时候,谁家有人在上钢十厂上班,便是邻里羡慕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错开上钢十厂工人的上下班时间,提供该地区公交服务的汽车四场,甚至特意调整了行车时刻表,增加了班次。

3

炼钢厂是铁矿吗(还记得上钢十厂吗)(1)

炼钢厂是铁矿吗(还记得上钢十厂吗)(2)

炼钢厂是铁矿吗(还记得上钢十厂吗)(3)

均 姚志康 摄

1994年开始,上钢十厂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让黄金地段生出黄金”,逐步把第二产业从市区转移到郊县,陆续腾出包括坐落在淮海西路的企业大本营在内的所有地段。1995年后,上钢十厂一家家关闭分厂,逐步停止生产经营。1998年,上钢十厂关闭了最后一个生产厂房——位于天山路上的热轧厂。

留有工人挥洒热汗记忆的厂房,也由此走向大众。

进入2005年后,上钢原有的厂房被分为数期逐步进行升级换代。率先开发建设的是凯旋路以东临淮海西路的“新·淮海坊”和“中山万博国际中心”,以及淮海西路凯田路口的上海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2010年4月,轨交10号线开通,其虹桥路站与3、4号线换乘,并将空中步廊连接至“新·淮海坊”。现在是中山公园商圈重要地标之一的龙之梦购物中心,也是在上钢十厂冷轧带分厂原址上拔地而起的。

2005年秋,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共同打造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了开馆仪式。这个艺术中心的所在地就是上钢十厂冷轧车间厂房。厂房的建筑肌理与空间特征被完整保留,一起被保留下来的还有排柱、排架、行车梁等建筑元素。硕大的展区内,装上了燃气取暖设备、红外线报警、电子监控和气体报警等装置。与一般建筑强调所有管线“暗埋”不同,艺术中心特意设置了不少“明线”。原先的钢铁冷却池则被改造成了地下展厅,连原车间的排污沟都没有填埋。厂房的粗粝感和劳动的厚重感,成为给艺术展品加分的舞台。

2006年12月,上钢十厂位于安顺路的一个车间,变身为上海精盛花市。这是当时上海最具知名度的“精文花市”因文化广场建设需要关闭后,市中心再次出现的最大一个专业花卉交易市场。精盛花市总面积有2万平方米,一时之间,花卉交易十分热闹。不过仅仅过了5年,在2011年9月,花市又整体搬迁走了。

几年间,“新·淮海坊”西北侧临凯旋路的“东方明珠凯旋中心”、安顺路北的“宝武·新华”商务楼宇,以及安顺路上的许多项目,都渐次从原先开遍钢花的厂区版图上长了出来。城市的空间就这样从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生产区域,变成了承载更多城市功能的时尚街区。在这里,空间本身变成了一种艺术剖面,成为见证城市发展变化的载体。

2022年8月6日,上海第三届五五购物节12个重点标杆活动之一——上海市首届邻里生活节,在长宁国际广场正式拉开序幕。晚7点后,吃过晚饭的市民携着家小,摇着扇子漫步凯田路,在一路灯带的映照下,沿着布满绿化带的小摊位边看边乘凉。

差不多半个世纪前,在同一个空间内,厂里的文艺宣传队就地取材歌唱过车间里的生产生活:钢花舞长空,铁流映彩虹,干劲要比钢温高,丹心更比炉火红……如今,步行在时尚夜市中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这里曾见证过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还有和眼前霓虹相媲美的淬火钢花?

来源:作者:沈轶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