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

1991年8月18日,此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旅游度假,以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舍宁为首的代表团突然到访这里,这也让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

双方刚一见面,舍宁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你必须取消签署《新联盟条约》,同时还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或者将总统的权力移交给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

对于舍宁提出的要求,戈尔巴乔夫全部都拒绝了。

在这种情况下,舍宁等人只好把戈尔巴乔夫软禁在了福罗斯别墅里,以防止他在8月20日返回莫斯科签署《新联盟条约》。而关于这种说法,舍宁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戈尔巴乔夫是故意在福罗斯别墅不出来的,他想要观察事态的发展。”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

福罗斯别墅

于是,舍宁等人立即返回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并召集时任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和内务部长普戈等高级领导,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8月19日凌晨3时,为了避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个个分裂出去,他们最终决定成立一个由亚纳耶夫、亚佐夫、克留奇科夫等8人为主要领导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其余成员,除了总统戈尔巴乔夫以外,几乎包含了苏联当时各个部门的高官

与此同时,亚纳耶夫还通过媒体发表了《苏联领导人声明》,对外宣布说:“总统戈尔巴乔夫由于身体健康原因,已经无法继续履行总统的职责。国家正式进入紧急状态,军队将进驻莫斯科街头维持秩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联8·19事件”!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2)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绝地反击,8·19事件失败

这场事件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场“军事政变”,但军队在街头却是非常有序,甚至还会停下来等待红绿灯,就连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间斯考克·罗夫特都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会取得成功。

然而,就在关键的时刻,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他就是时任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的鲍里斯·叶利钦,同时他也是《新联盟条约》的幕后操控者。

正是由于叶利钦的出现,导致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仅仅维持了三天的时间,就彻底宣告失败了。

站在叶利钦的角度上来分析,他自然不希望有一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政权存在,希望弱化苏联的政权体系,以此确保俄罗斯联邦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3)

叶利钦

面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系列举动,叶利钦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在第一时间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他亲自登上图曼装甲师第110号坦克,在民众的一片欢呼声中,发表了《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

《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是一份态度强硬的文件,内容中写到:

“苏联犯罪集团(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施了国家政变,使国家陷入了非法状态,我们号召所有的俄罗斯公民无限期政治罢工,不屈从于任何篡权者的指令,积极反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军事法西斯制度。”

叶利钦希望通过宪法为武器,来回击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强烈谴责亚纳耶夫等人的非法行为。根据苏联当时的宪法规定,只有总统才有权力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其他人则没有权利。

自从叶利钦登上坦克发动群众的那一刻起,几乎就扭转了整个不利局面,也确实让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乱了阵脚。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4)

叶利钦登上坦克,发动群众

于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进入俄罗斯联邦议会大厦,对叶利钦实施逮捕,却遭到了大厦外围的数万名民众的阻拦。因为叶利钦是民选出来的总统,他们自然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叶利钦。

此时苏联的政治形势已经在倒向叶利钦这一边,毕竟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民众支持。

8月20日,这一天原本是戈尔巴乔夫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日子,但戈尔巴乔夫还在克里米亚半岛“度假”。不仅如此,俄罗斯联邦议会大厦的周围聚集了数万名民众,他们用身体堵成了一道人墙。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制定了“使用武力强行逮捕叶利钦”的方案,并定于8月21日凌晨3时展开行动。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5)

叶利钦

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然而,随着三位群众的意外丧生,使得局势发生了逆转。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发生,亚纳耶夫等人主动放弃了使用武力的计划,这让濒临绝境的叶利钦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后,军方部署在俄罗斯联邦议会大厦前的坦克离开了,同时将莫斯科街头的军队全部撤离。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持续了三天的政治行动,正式以失败而告终。

叶利钦赶在紧急状态委员会之前,接回戈尔巴乔夫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几位主要领导人,曾经都是戈尔巴乔夫的同事或部下,他们共同承担着苏联的改革重任。但是,当改革陷入困境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就开始走了弯路,于是就产生了联盟解体的危机。

为了保住联盟的体制不被破坏,迫使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8·19事件”,试图挽留已经处于悬崖边上的苏联。谁也不会想到,这场事变仅仅用了三天就宣告失败。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6)

“8·19事件”的初衷是维护联盟的体制,避免苏联分裂,但却演变成为了加速苏联瓦解的催化剂。

当莫斯科街头的军队开始撤退的时候,亚纳耶夫等人见势不妙,就派出一队人马赶往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请戈尔巴乔夫回来收拾残局。

就在这个时候,福罗斯别墅里面的所有通讯设施全部恢复正常,戈尔巴乔夫通过收音机了解到了苏联的最终动向,于是命令警卫封锁所有入口,不准任何人进入福罗斯别墅。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立即往美国白宫拨通了一个电话,他要和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全名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通话。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7)

老布什

早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以后,苏联和美国这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关系就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戈尔巴乔夫刚一上任的时候,就进行了一系列激进式的改革措施,结果却没有起到显著的成效。由于苏联与美国冷战的缘故,虽然苏联当时的个人自由得到了尊重,但人民的生活质量却在不断下降。

长期保持跟西方国家处于对抗的态势,将苏联拖得疲惫不堪,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用在了扩充军备上面。戈尔巴乔夫意识到,要想成功实施改革和改善人民的生活,就必须要与西方国家缓和关系,退出冷战局面。

为此,戈尔巴乔夫重新制定了“外交新思维”,并于1987年签订了《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的规定,苏联将会销毁1752枚导弹,而美国需要销毁859枚导弹。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8)

1989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与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举行了会晤,他以弱者的姿态劝说老布什停止核武器研发竞赛。通过马耳他会晤,成为了苏联和美国关系改善的一个转折点,还有人形象地说道:“美苏冷战是在地中海暖洋洋的海水中埋葬的。”

站在美国的角度上来看,戈尔巴乔夫实施的“外交新思维”政策,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正是因为这个“外交新思维”,使得苏联对美国的威胁降低了很多,这也是美国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是,美国和苏联虽然同时销毁了核武器,并裁减了军队人数,但从数量上却不对等。戈尔巴乔夫在这些问题上的步步退让,虽然让美国人非常高兴,却也遭到了苏联群众的不满。

自从马耳他会晤之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老布什还不断地赞美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新思维”,还从各种方面支持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9)

戈尔巴乔夫

“8·19事件”发生之后,老布什在第一时间就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讲话,强烈谴责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血腥”镇压民众等等。8月21日的早上,他又主动给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打了电话,叶利钦在通话中透露了一个即将实施的计划。

就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派出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人飞赴克里米亚半岛,想要把戈尔巴乔夫接回莫斯科的同时,叶利钦却抢先了一步,提前派出时任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前往克里米亚半岛,率先把戈尔巴乔夫接回。

叶利钦之所以把自己行动计划告知老布什,因为他想借助美国的外部影响,只有获得了美国的支持,距离成功就不远了。通常来说,任何一个国家内部发起的一个政治变动,都需要有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也是他战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0)

八一九事件

毫无防备,戈尔巴乔夫“被迫”下台

其实,自从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开始,他就进入了美国人的视线。

1990年6月12日,在叶利钦正式上台的第一天,就签署了一项《非党化总统令》。内容中规定:“禁止苏联共产党在俄罗斯联邦政府机关和企业里面活动。

在这种背景下,叶利钦成为了反对苏联政党的带头人,并于一个月后前往华盛顿拜访了老布什。对于美国人来说,叶利钦在企图削弱苏联政治体制的强硬态度上,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当戈尔巴乔夫被舍宁、亚佐夫等代表团软禁在福罗斯别墅之后,当时能够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对抗的也就只有叶利钦了,所以美国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叶利钦的身上。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1)

克里米亚位置

而叶利钦也确实用实际行动,向美国证明了自己。

8月22日凌晨2时,叶利钦派出了一架专机,顺利将戈尔巴乔夫接回了莫斯科。

此时的戈尔巴乔夫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叶利钦虽然将他接回莫斯科,却没有继续帮他坐稳苏联总统的宝座,而是将他带向了政治生涯的终点。

按照俄罗斯联邦检察院签署的命令,立即逮捕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和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而副总统亚纳耶夫、苏共中央书记舍宁等人也在逮捕名单之列。但是,对于苏联领导人的逮捕命令,竟然是由俄罗斯联邦检察院签署发出的,毕竟俄罗斯联邦也仅仅是一个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戈尔巴乔夫却不管不问,任由俄罗斯联邦检察院逮捕苏联的亚纳耶夫、亚佐夫等领导人。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2)

时任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

戈尔巴乔夫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回到了莫斯科,一切就可以恢复正常。于是,他在克里姆林宫正常办公,忙着签署新的人员任命书,但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就在这一天的白天,叶利钦以“悼念在8·19事件中牺牲的三名民众”为主题,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20万群众参加的集会。但是,他却在集会现场挂出了一面白蓝红三色旗,并对在场的群众隆重宣布说:“我想告诉世界各国,我们阻止了政变,今天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决定,将沙皇俄国时代的三色旗作为国旗。”

虽然戈尔巴乔夫在名义上还是整个苏联联盟的最高领导人,但叶利钦已经成为了克里姆林宫的实际掌控者,通过他的举动就已经证明了。

在接下来的俄罗斯联邦议会上,叶利钦更是当众上演了一出权力更迭的把戏,将毫无防备的戈尔巴乔夫赶下了台。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3)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8月23日上午,在叶利钦的盛情邀请下,戈尔巴乔夫参加了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的非常会议。叶利钦在会议上宣布“禁止苏联共产党的一切活动”,实际上,这场会议也就是特别针对戈尔巴乔夫而召开的。

就在这个时候,叶利钦走到演讲台前,要求戈尔巴乔夫与他共同签署这项法令。此时的戈尔巴乔夫一脸懵逼的样子,他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这样,在叶利钦的“威逼”之下,戈尔巴乔夫于第二天辞去了苏联共产党中央的职务,同时还将苏联共产党中央解散。随后,叶利钦立即派人查封了苏联共产党中央的办公大楼和所有财产,完全掌控了局势的主动权。

这场震惊世界的政治风暴,仿佛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悄然完成了,并没有给莫斯科带来任何影响。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4)

普京和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

随着苏联共产党的解散,也意味着加快了苏联解体的步伐,苏联先后承认了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直到这个时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已经名存实亡。

然而,戈尔巴乔夫并不希望看到苏联就此土崩瓦解,他马上起草了一份《经济共同体条约》,希望各个加盟共和国能够维持一种比较松散的联盟制度。

尽管叶利钦也在《经济共同体条约》上面签了字,但他却在背地里与白俄罗斯元首舒什科维奇、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宣布停止苏联的存在,这就是历史上的《别洛韦日协议》。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5)

戈尔巴乔夫

苏联作为所有加盟共和国的国际法主体,随着《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距离完全解体已经越来越近了。

如今,我们回顾苏联解体的这段过程,它是由各种历史因素而形成的。

  • 首先,需要对苏联国家体制存在的内在矛盾进行改革,来顺应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都会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 其次,“8·19事件”的爆发,使苏联各种力量之间的政治博弈更加尖锐化了,从而加速了“鱼死网破”的进程。
  • 最终,在各方势力的斗争下,导致了苏联解体。

通过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从中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存在了历史的偶然性。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戈尔巴乔夫彻底败给了叶利钦,他意识到,自己是时候退位了。

苏联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有何评价(是戈尔巴乔夫的错)(16)

苏联成员国

1991年12月25日,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这天的晚上,已经无力回天的戈尔巴乔夫向外界宣读了他的辞职报告。内容中写到: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的情况,我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我坚决拥护人民的独立,但同时我也维护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性。”

很快,飘扬在莫斯科红场上空将近70年的苏联国旗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的国旗,苏联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文章:

1991年为阻止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被夺权,军队出动,怎么回事?

1991年,为避免苏联分裂,出兵包围总统府,叶利钦如何力挽狂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