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是个怎样的人(武训乞讨36年乞丐变成了慈善家)
清朝咸丰年间,大清王朝每况愈下,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各地的乞丐也越来越多。咸丰九年(1859年),山东堂邑县突然出现了一位“疯乞丐”,别的乞丐只是乞讨吃喝,这位“疯乞丐”却与众不同,他不要好酒好肉,他只希望大家能给他一些钱财,他的理由更是离谱——他要“集资办学”!
一个乞丐竟然还想办学校,简直是吃错药了。所以,在大家眼中,他不仅仅是一个乞丐,还是一个“疯子”,“疯乞丐”这个名字也就因此而来。这位“疯乞丐”的名字叫武训。
《清史稿·武训传》记载:
且佣且乞。自恨不识字,誓积赀设义学!
意思是说,武训边做佣人,边行乞。他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识字,因此发誓要集资办学!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武训通过36年的乞讨,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办学梦,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乞丐慈善家。今天,笔者就借武训的故事,来和大家分享他的助学精神。
根据史料记载,武训出生于山东堂邑县(今冠县)柳林镇武家庄,因在家中排行第七,因此取名武七。后来才改名为武训。
武训出生在底层百姓家中,从小见惯了世间疾苦,因此没有机会读书识字。7岁那年,武训的父亲病逝,家中失去了壮劳动力,日子难以为继。于是,武训之母便带着7岁的儿子上街乞讨。14岁那年,武训丧母,他安葬母亲之后,来到一个商人家中做起了佣工,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趁机结束乞讨生涯。却不料,黑心的雇主用假账来欺骗武训,最终以此为由扣除武训的工钱。武训不服,虽然据理力争,但最终却遭到雇主毒打。
伤痕累累的武训回家后一病不起,3日水米未进,就在大家觉得他必死无疑的时候,武训却突然醒来,他总结自己之所以命运不济,皆因吃尽“文盲之苦”。
接下来的几年,武训先后来到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行乞,他发现世上有太多的人和自己一样,从小因家中疾苦而无法读书识字。从这时起,武训心中便有了一个志向:他虽为乞丐,却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办学校,让那些因家贫无法读书的孩子们有学可上。就这样,“疯乞丐”诞生了。
武训每天“吃杂物,能当饭”,到处乞讨钱财,若是有人给他较好的饭食或衣服,他总会想方设法卖掉换钱。不仅如此,武训还趁晚上和夜里的时间去给夫人打短工,他做过车夫、做过船工、也在马戏团当过小丑,甚至在码头做过搬运工……
时间很漫长,但慈善家的毅力却是永恒的。
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训用自己积攒的4000吊钱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立了第一所义学,这件事惊动了官府,官府为这所义学取名为“崇贤义塾”,当年就招收了50位学子。
而此时的武训,已经50岁了。从14岁到50岁,一个乞丐,用他36年的乞讨生涯,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
为了专心办学,武训没有用自己的钱财来享受生活,他没有娶妻,没有给自己置办房舍,更没有为自己购买衣服和食物。
在“崇贤义塾”中,所有的学生学费全免,教学经费全部由武训支出。每年的开学第一天,武训都会亲自跪拜老师,并且用丰盛的酒席招待这些师长。待老师们吃过饭,武训则把剩菜残羹吃到自己的肚子里。
两年后,武训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第二所义学,又过了六年,武训又在临清县办起了第三所义学,随着武训义学的出名,很多人也开始捐钱捐物,武训义学因此闻名于史海之中。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训因积劳成疾,在临清义学中溘然长逝。对此,《清史稿》用11个字来描写武训去世的情形:
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武训是笑着离开人世的,临终前,他听到学子们郎朗的读书时,他没有遗憾。至此,一个传奇的乞丐,用30余年践行了自己的理想,用笑声完成了人生的奥义。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武训虽然没读过《孟子》,但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穷,也可以兼济天下。
武训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在教育界和慈善领域影响深远。诗圣杜甫的终极理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而武训的人生志向便是:誓积赀设义学!
善心无大小,贵在坚持,贵在纯粹,贵在千百年来传承的一颗“仁心”。
近两年,字节跳动公益项目陆续启动,其中“渝爱助学计划”更是如火如荼,该助学项目陆续进入南川、奉节、巫山等山区资助困难儿童继续上学,已先后资助困难学生1911名,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然而,随着资助规模的不断壮大,这个公益项目也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我们或许不是“疯乞丐”武训,但武训的善举我们却可以继承。笔者通过考察后免费宣传这个公益项目,希望大家能够为爱心助学出一份力。哪怕是节省一杯奶茶,或是一包烟的费用,这些费用对那些贫困儿童来说,都是莫大的慈善。
附注: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益卡片,期待你和我们一起做“无价”的善举。#开心做好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