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都是悲剧的内核(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喜剧都有悲剧的内核。陈佩斯说的。

一个人会笑,基本来自于某种错位反差。

所以早年的喜剧默片,就是有人不断出丑,引大家笑。

出丑者以及错位者本身,会被认为愚蠢滑稽不合时宜,于是好笑。

诺斯罗普-弗莱先生认为,喜剧,就是两个团体的冲突。

非主流的群体需要得到认同感,于是用夸大差异的方式,包括某种自嘲,制造大范围冲突的剧情。

以此来引笑,来显出主流的愚蠢和虚伪。

这种努力,本身也是种悲剧。

所以喜剧,从笑料,到创作本身,都是有一方要被迫牺牲掉一些尊严的。或者自嘲,或者他嘲。

只是许多时候,悲剧内核是被隐去的。

比如,普通或低劣一点的喜剧,是站在略高/正常的视角,俯视有错位/反差/丑态的弱势群体开涮。

比如香港早年许多屎尿屁的东西。这时悲剧在大家的视角之外,是被嘲笑的对象,很容易就感受不到。

聪明一点或者有情怀的喜剧,是会从弱势角度自嘲,然后将强势的一切,通过去神圣化,制造反差。这一点做得好,观众的视角就会从悲剧的主体注目,感受到笑中带泪的感觉。

所以喜剧大师大多都是从“我本身是滑稽的“这一个角度入手,让大家感同身受,然后去嘲弄庄严的东西。

卓别林(他的滑稽装束)、周星驰(他的无厘头)、陈佩斯、赵丽蓉等,都是如此。

仅以陈佩斯自己的作品台词举例。

“我一直以为,只有我这样的能叛变革命。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这句话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但何尝不是陈佩斯这样类型小丑角色们的心里话?

”我是小偷?!我怎么能是小偷呢?“”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句台词,陈佩斯的慌张和自我身份迷失是大笑点,但本身的他又多可怜?

赵丽蓉奶奶最招笑的瞬间是?

是始终背不好的司马光砸缸?

是“你说难受不难受”之后一膝盖跪倒?

这两个形象背后,都是一个被迫操弄自己不擅长领域,导致某种程度上出洋相的笑料。而最后,又以直率和朴实,搞定了侯耀文和巩汉林虚伪的高大上。

先为难了自己,豁出去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嘲弄其他假恶丑。

喜剧大师都懂这一点。

最后一件事。看看这照片。

喜剧都是悲剧的内核(喜剧的内核是悲剧)(1)

仪态娴雅,温婉清秀,再想想她老人家最后以如何美好又质朴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真是提起千斤放下四两。

那些自吹“明明可以靠脸,偏要靠实力”,自吹“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的,跟这位真女神一比全都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