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近代史第3讲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1】朝贡体系瓦解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列强的加紧侵略,清政府出现了边疆危机,朝贡体系逐渐瓦解。1864年,新疆发生内乱,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趁机入侵,沙俄出兵占领伊犁。清政府出现海防与塞防之争。最终,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经过马尾海战,刘铭传防守台湾,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清政府乘胜求和,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1879年,吞并琉球。借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的机会,出兵朝鲜,1894年,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在平壤大败,同月黄海海战,重创日本舰队,李鸿章要求避战保船,北洋海军后失去制海权。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清政府朝贡体系瓦解。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清政府被举借外债),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条款

内容

影响

割地

赔款

通商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设厂

外交

朝鲜独立

朝贡体系瓦解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义勇军与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反割台斗争,最终失败。台湾至此被日本占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1)

【2】戊戌变法

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引发沙俄的不满,纠集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清政府继续编练新军,发展洋务。资产阶级维新派展开了戊戌变法。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此前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的儒家都是刘歆伪造的,《孔子改制考》主张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与传统经学结合在一起,宣扬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借助西方进化论思想,宣传维新。1898年,百日维新因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而失败,六君子被杀于菜市口,康、梁逃到日本,成为保皇领袖。变法措施除了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其他都被废除。

戊戌变法促进了民资的发展和思想解放,但缺乏群众基础,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守旧势力过于强大,最终失败。

甲午战争时期,西方人保持中立,不少当时的漫画体现了的那一段历史。可以到知识星球,龙门高考历史课下载文档,听更多语音课程。

漫画甲午战争

【1】名称:冲突的根源朝鲜。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2)

【2】名称:文明的进化。甲午战争中,中立的西方人。

朝鲜只是导火线,日本侵华的意图至少可以推及到唐朝初年。可谓蓄谋已久。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3)

【3】名称:巨人杀手。日本战胜了清政府,让西方意外。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4)

【4】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5)

【5】战后的日本,成为东亚第一强国,从中国攫取大量权益,加入列强俱乐部。

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6)

日本将沙俄干涉还辽,记在账本上,1905年,沙俄与日本在中国东北发生了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对于中国当时的预备立宪,是一个刺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