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

山西二青会上海代表团迄今最大的惊喜,来自马术赛场。上海马术队在马术项目三个组别参加的共16个小项中,收获7金1铜的骄人成绩,成为二青会马术项目最大赢家。

惊喜,是缘于马术项目不是上海传统强项,尤其相较北京、广东等马术重镇,上海马术运动发展相对落后。上海小将能领跑马术项目金牌榜,爆出不小冷门。

惊喜,也在情理之中。这几年,沪上多位青少年骑手已在国内赛场崭露头角,成为不可小觑的“00后新一代”;上海队细致入微给予后勤保障、用心营造良好团队氛围,让整支队伍在短时间里具备一定“集团军优势”。上海马术外部环境的不断攀升,也让人对这支“青年骑士团”的未来报以期待。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1)

威武俊美的少年跨上金鞍,扬鞭跃马飞驰而去……诗歌和武侠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在青运会赛场上成为现实。

王桢,这位还有一个月才满18岁的高个帅小伙,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但当他坐上马背就立刻爆发一股惊人能量。凭着这股能量,他在甲组场地障碍个人赛决赛一骑绝尘,稳稳拿下冠军。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2)

这是王桢是第一次参加青运会,但他此前的成绩同样引人注目:2018年北京鸟巢大师赛,王桢成为唯一的双冠王;全国青少年场地障碍锦标赛,他和两匹马拿到青年组比赛的冠亚军。本次青运会,无论团体赛还是个人赛,每一轮都是零罚分的表现、最终稳稳夺冠,都证明他无愧是整个队伍的实力担当。

别看比赛过程相当顺利,其实王桢在赛前背负巨大压力,“备战期间出了不小的问题,我的马之前受伤,到确定无法参赛时,距离比赛日没几天了。”到四处寻求良驹无果后,王桢只剩最后一个办法,借一匹三项赛的马——正是最终助他夺冠的Lax。“真正磨合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对我来说这个冠军太惊喜了!”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3)

这对“临时搭档”能够夺冠,在业内人士看来绝不只是幸运。“王桢虽仍显稚嫩,但多少已触摸到一流骑手的那一层境界。”一位资深马术教练感叹。

现代马术是两个生物的结合体。两名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人和马之间的交流,完全是另一回事。马和人的磨合期更长,只能靠训练或肢体语言来交流。高手的成功秘诀,往往是做到了“人马合一”。短时间里能够和一匹陌生的马充分磨合,王桢身上具备的天赋和能力可见一斑。

天赋也要靠后天努力才能兑现。幼儿园时,喜欢参加故事比赛的王桢,和母亲一起构思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里,我成了骑着白马的超人,为拯救世界而生。”当王桢之后在嘉定老家附近的马场第一次看到真马时,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第一次展开“童话故事”的篇章。那一年,他还不到10岁。

初中阶段的每个周末,王桢都会背上马术包,独自飞到北京参加马术课程,包里还有需要他完成的学校功课。这些年,他和爱马一起跨越一个个障碍,拿下大大小小的比赛奖项。很少有人知道 “白马王子” 背后的艰辛——他曾在训练中从马背上摔落昏迷不醒,也曾在场上被马蹄误踢,伤痕累累,依旧忍痛完赛。

王桢曾在日记中书写过自己的寒假生活。“整个寒假,我就住在紧挨马房的宿舍里。早上 6 点起床,打扫马房、喂料、喂水、刷马……上午三匹马三个鞍时下来,基本我的腿是打颤的,衣服全部都湿透了。还不能休息,马匹又要喂料、刷洗。下午继续三匹马三个鞍时,等到骑完马再把马匹安顿好,都要晚上七八点了。这时候我才可以吃晚饭、洗澡、做功课。临睡前还要去马房巡视一遍,马匹没问题我才可以安睡。每天我都重复这样的生活,在与马的朝夕相处中,我终于体会到‘马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写在国际马联规则的第一页。只有用心爱马,才能明白这条重要的规则 ……”

有天赋、爱马、也能吃苦……像王桢这样的孩子,在上海队不止一个。相比北京、广东等地的选手,上海队的队员们大多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马,他们比赛时所骑的,都是从各自俱乐部借来的马匹。能够拿下7枚金牌,实属不易。

笔者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这些孩子身上的那股灵气——世界大赛上,马术运动员身上往往会散发出一种优雅且充满活力的气质。从那些“骑士”身上你都能看到自信、激情、坚韧还有对马术的热爱。这些孩子身上,就有这样的特质。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4)

“这是一支充满凝聚力的队伍,也是一支充满欢笑的队伍。”随儿子一起前往太原的王桢母亲这样透露。在赛场上亲眼目睹的一次意外,让她感动到现在。

当时和王桢同组比赛的上海队女骑手朱晨蕊出现失误,并发生坠马,当时就被抬上担架。经过确认没大碍之后,她被安排躺在赛场的一侧休息。当时所有上海队成员都揪心不已,担心其伤势情况,其中也包括马上就要登场的王桢。

当王桢以高分完成比赛后,躺在担架上的朱晨蕊,竟踉跄地爬了起来,缓缓走向王桢的同时,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她是想祝贺王桢夺得冠军,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这位母亲说道。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5)

“我们这支队伍就像家一样,面对失败大家互相安慰和鼓励,赢了所有人都高兴。这样的团队,就是最强的团队。”说到这里时,王桢的眼睛里闪现着光芒。

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这支上海马术队散发出的能量,让所有人看在眼里、羡在心里。上海市马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程克强认为,这支队伍的组队模式和理念起到关键作用。“队伍的根基是俱乐部培养办训,挖掘出一批有天赋的好苗子。管理部门则在组队过程中,当好了‘调度员’和‘服务员’,将团队拧成了一股绳。”

马是马术比赛的核心。此次上海马术队的30多匹比赛用马,均由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统一组织运输,动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五辆“马车”。紧随马车的,是一辆保障大巴,上海市马术协会秘书长薛锦范“押车”,教练员、饲养员等保障人员随时待命,应对马匹在路上有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此次赴太原的上海马术队,是一个总共130多人的庞大团队,其中就包括每位选手的家人(赛事要求未成年人需监护人陪同参赛),还有每位选手各自所在俱乐部的教练、饲养员等等。几乎每位选手就有一个小团队,仅教练就有20多人。为了合理高效捏合教练队伍,上海马术运管中心采取合理的组织架构、细化分工等一系列手段,“我们很明确,中心派出的主教练不去干涉俱乐部教练的具体工作,只负责整合和协调。”大气度、大胸怀、大风度,让这个看似很难管理的团队,变得井井有条,且充满了人情味。

上海青少年马术锦标赛(二青会-上海何以爆冷成为马术项目最大赢家)(6)

不过体育强国的后备人才培养、后勤保障模式各有特色,但共同点是“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马术运动是一项高度社会化的运动,建设用地量较大,建筑指标较高,投资量巨大,回报周期较长,全部让政府承担并不现实,完全扔给社会也不实际。如今,社会力量办训培养人才,体育部门负责后勤保障,成为青运会马术赛场的主流配置,也是本届二青会改革的主旋律。上海马术队则将这一模式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七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